【传染病系列06】朊病毒-上集 疯牛病的致死之路,人吃疯牛病肉安全吗?朊粒蛋白

【传染病系列06——朊病毒(上)】
1.“羊瘙痒症”
羊瘙痒症是一种传染病,宿主主要是绵羊,其次是山羊,最早记录是在1730年的英国,这一病症可能是通过西班牙的绵羊传过来的。
症状:包括1)羊身体瘙痒,摩擦或者用嘴咬发痒部位导致身体大片脱毛而引发皮肤创伤;2)抬高前肢或后肢行走不稳,摇晃,失去平衡等。死亡率100%。
传染途径:水平传播,包括长期在被污染的牧场中饲养,食用含有羊瘙痒症因子的饲料,眼结膜接触,皮肤伤口接触等;垂直传播,即母婴传播或围生期传播等;医源性传播,疫苗被羊瘙痒症感染。
2.疯牛病
1985年一名英国兽医处理了世界上第一例已知的疯牛病例。
症状:包括1)离群独处;2)焦虑不安,狂躁;3)震颤,痉挛;4)富有攻击性;5)身体协调变差。
1987年夏,英国调查部门在患病奶牛脑组织样本中发现“羊瘙痒症原纤维(SAF)”,这项结果发布在英国《兽医记录》上。兽医学家将之命名为“牛脑部海绵化病”,即“疯牛病(BSE)”。
传染途径/源:在对各种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后,确定是食物污染导致疯牛病的传播。因为疯牛病常出现于乳牛而非肉牛,所以经过调查发现一种肉和骨综合的粉状蛋白质补充品(肉骨粉)有很大问题。
疯牛病产生原因:通过调查英国境内所有类似家畜尸体处理的工厂发现,降低处理温度和取消溶剂萃取使原本强韧的疯牛病致病因子“幸存”,从而传播疾病。还有一种说法是英镑贬值,黄豆粉和鱼粉价格上涨,所以肉骨粉在饲料中占比从1%提高到12%。
1988年春,英国政府颁布禁令,禁止反刍动物(这里主要指牛和羊)炼制的蛋白质充当反刍动物的饲料。
调查报告于1989年2月发布,报告再度强调羊瘙痒症和与疯牛病有关的假设。以及羊瘙痒症不会传染给人类,根据等量代换原则,认为疯牛病也几乎不可能危害人类健康。英国食品管理局主管兽医将对羊瘙痒症的认知沿用至疯牛病,坚称疯牛病不会传染人类。在这一问题中,英国政府误导了大众,吃(病)牛肉很安全。
1990年,英国一只猫因患海绵质脑病变安乐死,但主管兽医的人员强调没有证据证明这种病会传染。在接下来四年,有62只猫陆续以相同方式死亡,英国政府迫于压力承认问题可能出现在遭受污染的宠物食品上。截止到2004年,英国确诊的病牛达18万多头,涉及三万多个农场,经济损失数百亿英镑。
3.克雅氏症
1913年6月,一所布雷斯劳的修道院中,一名女仆神经病发作被送到医院中。2个月后,她还是去世了。医生通过解剖尸体,发现她脑部严重受损,脑细胞被大量杀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神经胶质,但却没有发炎的痕迹。
因为克罗伊茨费尔特医生和雅各布医生都发现了这一类病例,并发布了文章,所以这一新型病症被取名为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症,即克雅氏症。
至今,克雅氏症被视为一种不经常出现但也并非稀有的疾病,该病病患以中老年人为主(50-75岁之间,75岁后似乎就不会再得这种病)。但在疯牛病爆发的后来几年中,报道了十多例青少年患者。一名1993年出现症状的少女脑部切片显示她的海绵质脑病变,这跟疯牛的脑部病变是一样的,后面几年陆续发现类似病例。按目前的说法,这种疾病极有可能与疯牛病存在联系。为了与传统克雅氏症区分,这种可能与疯牛病相关的被称为变异型克雅氏症。
症状:常以视力减退为首发症状,继而出现进行性痴呆,肌阵挛样抽搐等。
病理改变以神经细胞变性,脱失,胶质细胞增生,脑实质海绵状空泡形成。患者在出现症状后一两年内死亡。
简单做了个笔记,如果有错误的地方,希望看到的朋友能够指出。
感谢up的科普,又了解到了一些新知识。期待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