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优公考】2023江苏公务员面试真题预测及解析:网络问诊别背离初心
在短视频平台上,存在大量所谓“网络名医”,通过科普视频宣传,利用医生助理引流,发起微信视频问诊,联合私营诊所卖药,形成分工明确、高效运转的新型“网络问诊”,而不少患者看病买药后却自称上当受骗。对此,你怎么看?
下面开始示范答题:
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近期的病毒恐慌,线上问诊,网上看病逐渐成为人们的主流看病方式,作为线下医疗的补充,不仅方便了民众求医问药,更有利于拓展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医疗资源可及性,但是,“真专家”干起“药贩子”,就已背离了线上诊疗发展的初衷,既非患者之福,也非互联网医疗发展之幸。
常言道医生的天职是治病救人,但是却演化出如此“网络问诊”,这无疑是我们整个社会的不幸,那只有究其根源,察其本源才能够助其完善。
一、医生理念偏差。越来越多的医生不以治病为自己的主要目标,而是想着如何赚钱,如何从患者的身上卖掉更多的药品,这无疑是助长了歪风邪气。
二、患者意识淡薄。一部分患者病急乱投医,尤其是在当下的疫情病毒恐慌下,有点小病也要找医生去看一看,这就导致没有分辨出网络问诊的真假,进入了卖药的陷阱。
三、政府监管薄弱。政府部门没有对于网络问诊出台详细的法律制度,监管不到位,并且由于网络监管范围大,难度高,致使于很多的“网络问诊”能够存活于世。
互联网诊疗一头连着患者健康,一头系着行业发展,只有如同线下问诊一样严谨规范发展,才能够真正造福百姓,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
其一、明确规定。完善网络诊疗相关法律细则与网络医药直播规范,并且明确规定网络医药直播的直播内容,动态化调整直播内容,对于网络药品的售卖严格控制,禁止出现为了卖药而看病的情况。
其二、广泛宣传。发挥主流媒体的喉舌作用,宣传线上问诊的正规渠道,对于一些正面典型要及时加以引导,一些反面案例要及时曝光处理。同时在线下通过讲座进社区,进学校等方式向居民普及网络问诊防骗知识。
其三、加强监管。引入群众进行监督,畅通群众监督举报渠道,对于虚假网络问诊及时举报。同时政府部门严厉打击网络医疗乱象,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的形式对于网络医药直播进行抽查,发现一起,打击一起,警示一片。
“不谋当谋之事,为医之耻;贪求身外之财,从医之危”。不管是为患者健康计还是为行业长远发展考量,互联网诊疗都应该永远把诚心诚意为患者服务放到第一位。收割患者的短视行为,败坏的是平台口碑,消解的是患者信任,最终影响的是自身长远发展。
答题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