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揭秘,连板股是如何诞生的?
最近,进入业绩的公布窗口期,板块切换速度快,市场除了氢能源概念和元宇宙概念几乎没有能够持续上涨的。
中字头、证券、银行受益于政策,但是整体涨幅一般,龙头随意切换,而且还带不动板块内部的小弟。
至于锂电、高科技板块就更不堪了,周五甚至一度带崩指数。
但是在此背景之下,依旧有一些人气股持续爆发,形成了连板潮,热闹得很!
比如,军工重组概念出现了10连板,次新冷链出现了9连板,氢能源出现7连板,涉锂的出现6连板,烟草行业出现19天13板。
这些人气股中的随便任何一支,碰上基本都是大肉。
但是怎么把握呢?
我翻来覆去,看了不下100次K线图,发现了几个规律:
第一:集中出现的业绩真空期
10月31日是三季报公告的最后时间点,随后就进入了11月、12月、1月等至少2个多月的业绩公告真空期。这两个多月,没有业绩暴雷的风险,主力敢于放开干。
第二:启动之前往往股价位置较低
我发现这些股票,除了次新,其他的无一例外都是在底部启动,而且之前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横盘。
同时成交量极度低迷,有的换手率甚至不足0.2%,可以说是一潭死水。
第三:市值普遍较小
近期的连板股,市值最高的不过200亿,最低的只有13亿,普遍在50亿左右。这个体量是主力最容易控制的,也能够容纳一定的资金量,如果太小,也没什么意义。太大,也玩不动。
大家懂了吧?
第四:题材配合
比如氢能源的连板,就借助了氢能源概念的东风,成为万众瞩目中最靓的仔,这样拉上去后才有更多人接力,才有拉升的动力。
否则,你在一个垃圾题材上拉升试试?想都不要想。
第五:大部分业绩亏损
除掉次新,我研究了17个连板股,其中竟然有11家是亏损的。
也就是说,主力喜欢你,跟你无关。
只要你符合以上几个特质,不管你的实际盈利情况,都能够给你炒一波。
做价值投资的朋友,应该不爽了吧?但没办法,这就是A股的现实,不管你承不承认。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
周末了,祝大家周末愉快,关注我,财经聪哥,有空过来一起学习!
作者| 聪哥
来源| 财经聪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