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Q390C钢板/Q390C开平板批发零售

2022-08-15 16:23 作者:山东启鑫钢铁  | 我要投稿

Q390C钢板/Q390C开平板批发零售 


现代钢结构的发展与钢材性能的提高密不可分。随着钢材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钢材的强度提高,钢材的相关性能也得到了改善,促进了钢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Q235 钢(当时称为 3 号钢)被广泛地应用于工程结构中;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Q345 钢已经逐步成为建筑结构中的主要用钢 。近年来,随着微合金化和热机械轧制(TMCP)工艺的发展,新型的高强度结构钢材开始出现 。


一,Q390C简介

现在,通常把名义屈服强度不小于390MPa 的钢材称为高强度结构钢材。高强钢不仅在强度上有了很大提高,同时在材料的韧性、可焊性能上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良好的力学性能保证了高强钢在实际中应用。

二,Q390C应用

Q390C高强度结构钢材在结构工程中应用始于日本 [3] 。横滨的 Landmark Tower、东京的 JR East Japan 和 NTV Tower 均采用了高强钢 [4] 。2005 年完工的悉尼 Latitude 大厦在其钢结构转换层中使用了 690MPa 级别的高强钢。位于澳大利亚悉尼的星城饭店,在其地下室柱和剧院屋顶的桁架结构使用了 650MPa 和 690MPa 强度级别的钢材 [3-4] 。

德国柏林的索尼中心在其屋顶桁架中也采用了高强钢,主要是 S460 和 S690钢 [5] 。国内的大跨及高层建筑结构中也开始采用高强钢,包括国家体育场(图 1-1)(Q460E/Z35) [6]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主楼(图 1-2)(Q460E/Z25 和 Q460E/Z35)[7] 、深圳湾体育中心(Q460GJD) [8] 、凤凰国际传媒中心(Q460GJE)等 [9] 。除了建筑结构外,高强钢还在桥梁结构、塔桅结构中有很多应用

具体来说就是,一方面要控制加热温度、轧制温度、轧制变形时的压下量,还要在此基础上控制轧制后的冷却速率。

这样不仅仅可以获得一些细小的铁素体或者奥氏体晶粒, 还可以通过正常的热处理方式获得更优异的材料力学性能。

从实际使用效果看,在炼钢工艺无法对夹杂物及偏析程度进行有效控制的条件下,进行钢板下线堆冷,可大大提高钢板探伤合格率。

工艺优化前,矫直下线后心部温度达450 ℃以上,位于中低温转变组织转变温度以上。

堆冷后,心部近似于等温转变或转变速度极其缓慢,得到非常少或者没有中间硬化相组织,进而减小组织应力,同时还可以消除或减轻残余应力,避免微裂纹的产生,钢板中心不分层。

通过纵向比较,确定最优的生产方式。

其中含C量在0.14%~0.17%、Nb含量在0.02%~0.035%,粗轧开轧温度仍采用1020~1150 ℃,4~5 道次轧后待温,二次开轧温度控制在(930±10)℃,终轧温度控制在 820~850 ℃终冷温度控制在 660~680 ℃。

板厚为5mm 时,堆冷冷速为1℃/s;板厚为3mm时,堆冷冷速为2 ℃/s。 此工艺为最佳生产工艺。

此种工艺不再追求很强的细化晶粒效果,而是适当减弱晶粒细化程度,使屈服强度稳定在一个合理范围,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屈强比。

(1)、Q390D薄板钢在750~1200 ℃时断面收缩率均高于60%,具有良好的高温热塑性。

实际生产中为了保证铸坯质量,矫直温度应控制在920 ℃以上,拉坯速度控制在0.8 m/min。

(2)、含C量控制在0.14%~0.17%,Nb含量在0.02%,板厚为5 mm,堆冷冷速为1 ℃/s,板厚为3mm时,以2 ℃/s的速度冷却时,室温组织为珠光体和铁素体,屈强比降低。

(3)、采用粗轧开轧温度1020~1150 ℃,经4~5道次轧制后待温,二次开轧温度920~940 ℃,终轧温度820~850 ℃,终冷温度660~680 ℃,矫直下线后堆冷,冷速为1~2 ℃/s的TMCP优化工艺,生产的Q390E高强卷各项力学性能满足技术要求。


Q390C钢板/Q390C开平板批发零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