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物流业潜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2021-08-30 16:19 作者:天行健六西格玛  | 我要投稿

物流业潜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重在事前预防,而不是事后的控制。“防火”重于“救火” 从管理学控制论的角度看,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做到防患于未然才是真正的高手。

发现并评估物流潜在的失效和可能的后果,减少这些潜在的风险,从而提升整体供应链的可靠性。

让我们来举几个例子说明。

包装设计

潜在失效模式是产品包装问题,风险值到达了120,这时候必须采取行动。通过重新设计包装方式,然后把包装好的产品放置在卡车上进行道路颠簸试验,来确定新的包装方式是否会对产品在运输搬运过程中造成损坏。

在完成了这项措施以后,该项的风险值被重新评估,降低到30,这个过程的潜在风险被大幅降低,属于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配送上线

潜在失效模式是零件变形,影响产品装配,风险值达到90,需要采取改善措施。通过改变搬运容器为专用的塑料箱,并重新评估风险值为24,这个潜在风险受到了控制。

成品发货

潜在失效模式是成品发货错误,由于风险值只有24,属于不需要采取改善措施的范围,因此并没有针对该项目进行整改。

风险值超过多少就需要采取改进的行动?这个标准与行业和企业的目标定位有关。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标准一般在60-150之间不等。



物流业潜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