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是抵御西方“认知战”的有力武器

文/木兰
常常说,雷锋精神永不过时。现如今,无论在学校还是各单位,雷锋事迹宣传越来越少。许多人应该有切身体会。随着雷锋精神日益被淡化,不少人萌生出“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价值观,精致利己主义盛行,令人堪忧。
雷锋有着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此外,雷锋在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不断丰富和发展一种崇高的革命精神。雷锋,是国家和人民的好战士,亿万人民永远记得他,怀念他,学习他,并且还会有无数人争取成为他。
在当代,学习雷锋精神尤为重要。
如今的中国一直在稳步发展,国力蒸蒸日上,值得国人自豪,可同时存在着隐忧。就论当前国际环境,近些年来随着美国将中国列为“最大战略对手”,确立有严重反华色彩的“印太战略”,中美两国之间的较量日趋激烈。
近两年来,白宫多次否认正在对中国开启冷战模式,可从美国手底里的种种动作来看,却很有冷战的影子。从特朗普到拜登,美国对付中国的阴招损招层出不穷,包括贸易战、科技战等,还不停地在台海、南海以及东北亚拱火。最近,美国接连使出险招,比如6.19亿美元对台军售,通过一大堆涉台法案,爆出“毁台计划”,拉拢日韩菲律宾组织反华阵营等,都可见美国的反华图谋。不过,美国对付中国,应该还有一个隐形的战场,虽看不见摸不着,却惊心动魄,险象环生,就是认知战。
认知战,类似于“攻心”战术。这几年,美国一边通过舆论攻势来污蔑抹黑中国,为中国栽赃,然后试图联手其西方盟友对中国发起制裁,一边又通过收买的方式,在中国网络舆论空间兴风作浪,挑起一波又一波诋毁中国的狂潮,拼命翻中国的垃圾桶,试图挑起亿万中国人的对立。
美国发起的认知战,应当是有组织有计划有层次的,很阴险,一般有这么几种:
美化西方来改变中国民众的价值认知。试图让中国人相信,西方社会才是真正的民主,西方人拥有最好的基因,西方的月亮最圆,不久前安徽陈某文教授大吹特吹西方的基因优势,就是个例子。
还有历史认知,就是借用国内不少大V账号渲染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国的民族英雄抹黑,同时为汉奸翻案,试图让中国人忘掉本国本民族光辉的历史,甚至让人们质疑新中国如何创立、如何抗击列强的艰苦奋斗历史。
还有敌我认知。通过社会一些不良现象,挑起男女之间、民族之间、地域之间、文理学科等对立,大肆挑拨离间,制造矛盾……认知战的招数很多,例举不完,都如同是射向中国的一颗颗思想上的炮弹。
要抵御这种思想炮弹的攻击,最好也最有效的武器,就是雷锋精神。
“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雷锋曾在日记里写下这段话,语句很简单,内涵却无比丰富,里面蕴含着崇高的价值观。此前,被抢话筒的教授鼓吹“同学们读书就是为了钱”、“外国基因就是优良”,这种人数量不少。他们在雷锋精神面前,会更显现出人格上的渺小,使人远离。
雷锋还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话同样简单,却无比崇高,足够让人们的思想得到一次好好的洗涤和升华。同时,如当今人们记住这话,只会使不良大V们挑起中国国内对立的图谋自动熄火。
雷锋也曾写道,“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这话依然无比崇高。就在近日,一名有过吸毒史的滑稽演员在网络媒体上作妖,说什么“爱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国有多爱民,民有多爱国!这是一种彼此的互爱与忠诚……”这话很有迷惑性,貌似在提“爱国”,事实上却是在鼓吹精致利己主义,有条件的“爱国”。令人后背发凉的是,这几句无耻言论还得到不少网民的附和。在雷锋面前,这名演员与其追随者,在人格上同样是多么渺小。
雷锋的名言很多,重温起来,每一句都使人如沐春风。全社会如再次以“学习雷锋好榜样”为风尚,我们还会怕社会风气不正吗?还怕美西方发起的所谓“认知战”吗?
学习雷锋60周年纪念日,我们深切缅怀我们的好榜样雷锋。学习雷锋,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