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没消失!端粒损伤30%、加速衰老15岁,四重方法教你科学应对
“新冠消失了吗?”
网上时不时会有类似声音出现。然而近日,我国多地宣布开展新冠抗体检测,如北京市计划将在3月底前完成人群血清抗体调查——新冠没凭空消失,疫情也还没结束。
对大多数人来说,“阳过”已是寻常,身体也对新冠病毒有了一定抵抗,但这并不意味我们就能高枕无忧。
除了病毒变异下再次感染的风险,看似“阳康”的我们,实则已被衰老如藤曼般缠绕,而这既不是科学文献里的小鼠实验,也不是耸人听闻的街坊流言,是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
(声明:以下称呼均为化名)
家住广州的李先生是一位十分注重日常保健的养生达人,虽还没到40岁,但在抗衰领域却已是位资深实践人士。
“与衰老下盘棋,尽可能让自己健康度过晚年,这是我人生下半程最重要的事情。”
生活中的李先生,可谓自律达人典范:每日坚持在科学指导下运动健身,全不懈怠;吃的食物经过精心搭配与估算,既不会让身体出现营养匮乏,也绝不会给多余的热量一丝趁虚而入的机会。
出于对健康衰老的追求与热爱,李先生与时光派结识。他时常会在阅读科普文章后与派派的小伙伴们交流——“感觉思想抢先一步实现了抗衰!”
思想迈出的第一步,李先生决定先给自己的身体来一次不同往常的“衰老体检”:“真的很好奇多年来自己的抗衰效果。”
时光尺®衰老综合检测结果真实反映了多年来李先生的抗衰成效:从端粒的长度与损伤程度上看,他的生理年龄相比他的实际年龄足足小了5岁!
欣喜之余,李先生对自己的抗衰大业更加充满信心。
图注:李先生的实际年龄是38岁(已隐藏隐私信息)
然而,让李先生如何也没想到的是,自己多年的抗衰事业竟败给了一场“感冒”。
2022下半年的一天,李先生突然感觉头晕、咳嗽、发热,起初以为自己只是着凉感冒,但随后的一些症状让他感觉“没这么简单”:浑身上下哪都不得劲,走几步就喘,心脏怦怦跳,多年从没疼过的关节酸溜溜直疼。
“原来是得新冠了。”家人准备的抗原白板上两条清晰的红线,告诉李先生“阳了”的现实。
提及当时的感受,李先生说到:“内心非常忐忑但又无计可施,尤其是想起那些‘新冠加速衰老’的科学报道[1, 2]。”
康复后约半年,李先生再次专程来到上海,进行时光尺复测,这次,李先生的身体内不仅出现了炎症因子风暴(注:指炎症因子在体内不受调控的过度释放,是一种失控的免疫应答),生理年龄更是直接飙升至48岁。
因为这场“感冒”,李先生老了15岁!
图注:此时李先生的生理年龄已由33岁暴增至48.1岁
除了李先生,在与新冠对峙中败下阵来的还有90后的张先生与徐先生。
新冠康复后,两人因为出差来到上海,也提前约上了时光尺衰老检测。
“一直看时光派的科普,也在社群里经常交流,很想来到线下沟通交流。现在疫情放开,我们也都阳过了,正好趁着出差的机会来做一次检测。”
图注:时光派会员交流群,入群可咨询Hebe (timepie06)
两周后,时光派工作人员将检测结果分别发送给了张先生和徐先生。
几乎是同时,时光派上海办公室里,来自张先生的电话响起了。
“你们是不是搞错了?!”张先生惊讶问道。
因为在他的检测结果上,赫然写着“生理年龄49.7岁”,比他的实际年龄大了一轮还不止。
然而,经多方专业人士评估,检测结果没有问题,最大可能还是因张先生曾感染新冠病毒。报告中,他体内IL-6等炎症因子水平异常增加,慢性炎症现象非常严重,端粒也呈现出明显损伤。
图注:30岁+的张先生身体的年龄已经接近50岁
而徐先生的情况也很是相似:明明才30岁出头,身体年龄却早早迈入40岁关口。
徐先生在与时光派沟通时表示,全面的评估让自己认清现实,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摆脱新冠对身体衰老的负面影响。
除去上述案例,时光派在与国内一位权威端粒研究学者交流时被告知——人体检测数据表明,新冠后,体内会有近30%的端粒受到明显损伤!
而被誉为“细胞生命时钟”的端粒,长度、变化速率及异常端粒比例,都决定了我们的身体“老得有多快”。
“阳”群效应既成现实,难道只能躺平摆烂,放任随大流?科学研究结果告诉我们:不是。
2022年,我国学者发现,尽管相比非感染者,新冠显著加速了人体衰老,但疾病初始阶段的衰老加速情况在后期康复阶段出现部分逆转,新冠对寿命的影响可能会恢复[3]。
图注:新冠后期,患者的表观遗传年龄与端粒长度出现一定恢复
综合当下最前沿、最专业的科学研究,时光派从营养补剂、抗衰设备与生活方式出发,为广大读者原创出品多篇长文,期许助力国人早日从新冠中恢复。以下仅为部分撷取,可联系助理获取原文链接。
· 预防新冠、应对新冠后遗症,该选什么补剂?
从预防到缓解新冠后遗症全程,维生素D、ω-3脂肪酸、NAD+前体等等,均得到了临床验证,而辅酶Q10、芹菜素、木犀草素、银杏提取物、山奈酚、人参皂苷等等,又被发现能精准应对长新冠症状,帮助我们摆脱新冠纠缠。
· 对抗新冠,什么生活方式才更好?
好的生活方式,抗击新冠又抗衰。新冠后的我们水果蔬菜少不了,能量充足最重要,如何吃,吃多少?以及,光吃不动不可取,可如何运动才更好?并有五大情绪管理方法供你参考。
……
然而,世间不存在千篇一律适合所有人的章法,深入了解当下身体衰老状况,做到精准干预,才最高效。可联系时光派助理Hebe (timepie06),或点击下方链接了解时光派TimeCure衰老管理服务——195项五维衰老综合检测、个性化定制精准抗衰方案(内含补剂、器械、饮食等四重方案)
—— TIMEPIE ——
这里是只做最硬核续命学研究的时光派,专注“长寿科技”科普。日以继夜翻阅文献撰稿只为给你带来最新、最全前沿抗衰资讯,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和疑惑;日更动力源自你的关注与分享,抗衰路上与你并肩同行!
参考文献
[1] Douaud, G., Lee, S., Alfaro-Almagro, F., Arthofer, C., Wang, C., McCarthy, P., Lange, F., Andersson, J. L. R., Griffanti, L., Duff, E., Jbabdi, S., Taschler, B., Keating, P., Winkler, A. M., Collins, R., Matthews, P. M., Allen, N., Miller, K. L., Nichols, T. E., & Smith, S. M. (2022). SARS-CoV-2 is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brain structure in UK Biobank. Nature, 604(7907), 697–707.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2-04569-5
[2] Hampshire, A., Chatfield, D. A., MPhil, A. M., Jolly, A., Trender, W., Hellyer, P. J., Giovane, M. D., Newcombe, V. F. J., Outtrim, J. G., Warne, B., Bhatti, J., Pointon, L., Elmer, A., Sithole, N., Bradley, J., Kingston, N., Sawcer, S. J., Bullmore, E. T., Rowe, J. B., Menon, D. K., … Cambridge NeuroCOVID Group, the NIHR COVID-19 BioResource, and Cambridge NIHR Clinical Research Facility (2022). Multivariate profile and acute-phase correlates of cognitive deficits in a COVID-19 hospitalised cohort. EClinicalMedicine, 47, 101417. https://doi.org/10.1016/j.eclinm.2022.101417
[3] Cao, X., Li, W., Wang, T., Ran, D., Davalos, V., & Planas-Serra, L. et al. (2022). Accelerated biological aging in COVID-19 patients. Nature Communications, 13(1). doi: 10.1038/s41467-022-29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