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100问之007: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培养出自律的孩子?
当涉及到培养孩子的自律时,很多家长可能会倾向于采取严格的逼迫方式,期望通过施加压力和强制执行来获得孩子的自律行为。然而,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并不是长远之计,因为真正的自律是一种内在的品质,而不能靠外力强加。
什么是自律和他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自律的定义。自律是指个体通过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来实现目标的能力。这意味着自律是一种内在的动力,是个体自发选择遵循的价值观和准则。因此,逼迫出来的自律不是真正的自律,而是被迫从属于外部规则和限制的行为,也就是他律。这种他律是不可能持续的,因为它没有根植于孩子内心的动力和意愿。
更重要的是,逼迫的方式通常会产生负面影响。如果孩子只是因为恐惧或受到强烈的外部压力而遵守规则,那么他们可能会失去对自我行为的控制和责任感。逼迫往往会导致孩子的抵触情绪和反叛心理,甚至可能破坏亲子关系。孩子们需要自主选择和接受责任,以便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出真正的自律能力。
比如:孩子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并按时完成作业,因为他们明白只有这样才能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并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是自律。
比如:如果孩子只是因为害怕被惩罚而按时完成作业,而没有内在的动力和意愿,他们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可能会表现出拖延和不负责任的行为。——这是他律。
如何引导孩子建立自律能力呢?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发展自律呢?
1. 我们要树立良好的榜样。作为家长,我们应当表现出自律的行为,如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保持良好的日常作息习惯、积极参与健身等。孩子会从我们身上学习到自律的重要性,并受到激励去效仿我们的行为。
2. 我们可以与孩子沟通、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规则。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他们的目标,例如学习成绩的提高或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共同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建立相应的规则,如每天规定阅读时间或设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这样有助于孩子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为实现目标付诸行动。
3. 提供支持和鼓励。当孩子在学习、运动或其他领域取得进步时,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成长和进步的喜悦。例如,当孩子完成作业时,您可以给予肯定的鼓励和奖励,激励他们保持良好的自律行为。
4. 给予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机会。让孩子参与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让他们在一定的范围内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例如,让他们选择在何时学习哪些科目,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和决策能力,进而培养自律的习惯。
5. 我们要给孩子时间和空间。每个孩子的发展进程都是不同的,所以要有耐心和理解。我们应该培养他们对自我约束的意识,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律的重要性,并为他们提供发展自律的机会和环境。
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意识到,自律是一种内在的品质,不可能通过逼迫的方式获得。我们应该在他们发展自律的过程中成为值得依靠和借鉴的支持者。
本篇文章就到这里啦!如果你有想说的话,欢迎留言分享讨论呀!
我是MD老师,如果喜欢本篇内容,可以点击 分享、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