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歧义句讨论

2022-10-11 11:54 作者:小仙子每天都很童话  | 我要投稿

一、英语中有一种形容词是有歧义的,以 unlockable 为例,利用树形图或其它分析手段来说明它们产生歧义的根源。(15 分)

(这是 20 多年真题中第一次出树形图来考察歧义,如果是不考察大综合题目,那这道题可能会成为出题趋势,但是改了大综合后,这种题目不大可能再考,歧义部分只需掌握基础的歧义定义,类型,解决方法即可。报考语言文字学小方向的同学可以自己做一做,解题的重点在于un-,-able 这两个词缀)

 

二、“谁都赢不了。”这句话是否是歧义结构,为什么形成歧义?仿照“……谁也……“造一个句子。

“谁都赢不了”这句话是歧义句。歧义句是指相同的形式表达不同的意义。这句话有种理解:1,(他跳绳最厉害)谁都赢不了(他);2,(他跳绳最慢他)谁都赢不了。这句话首先属于书面语歧义中的语义歧义,其次又属于角色歧义。

仿照“……谁也……”,造句“他谁也不信”,与上述结构相同。

这种歧义句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消除:语音,轻重音不同、停顿;语境,上下文语境、背景知识语境、句子内部语义制约;结构变换句式、改变句型、改换词语。

 

三、他有一个女儿很骄傲。这句话的歧义在于骄傲既可以指向他,又可以指向女儿。

 

四、为什么有些双关与歧义形式相同,但前者是修辞格,后者是一种语病?(15 分)

1)定义

双关是指利用语音或语义的联系,有意使语句同时关乎表里,言此而指彼的修辞格。在形式上现此隐彼,在语义上,借此言彼。实际含义既含而不露,又查而可得。

歧义。是指用一种语言形式表达两种不同的语义的现象,需要通过变换形式等方法消除歧义。如“咬死猎人的狗”。

2)类型

双关可以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必须依托于语境才能构成。

1,谐音双关。利用音同或音近,如“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2,语义双关。利用词语或句子在语境中形成的双重含义,如“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3)作用

1,巧妙的表达作者的思想;

2,深刻,启发思考,给人教益。双关和歧义(定义、相同、不同)

4)相同

1,都可以用一个形式表达两个含义;

2,都可以借助语音或语义来表达不同含义;

5)不同

1,含义层次不同。双关是表层含义和底层含义两个层次;歧义是一个层次中的不同含义。

2,说话者的有意性。双关是为了增强表达效果故意为之,歧义是无意中的歧义。

3,从听者的角度,听到双关不会误解说话者的意思,而歧义就可能。

4,从辨别含义的方式上,双关不依靠语境,歧义依靠语境。

5,从表达含义的方式上,双关依靠语境,歧义不依靠语境。

因此,虽然有些双关与歧义形式相同,但前者是修辞格,后者是一种语病。

仔细分析下列三个句子并回答后面的问题。(20 分)

 

五、①他在笔记本上画画。

②他在船上看见了失散多年的兄弟。

③他在档案馆里发现了当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时的成绩单。

这些句子是否存在歧义?如果存在,请指出其意义,并解释形成歧义的原因

第一个和第二个句子存在歧义。

第一个句子

a,他在笔记本(本子)上画(了一副)画;

b,他在笔记本(本子)上(随便)画画(没做别的);

c,他在笔记本(手提电脑)上画(了一副)画;

d,他在笔记本(手提电脑)上(随便)画画(没做别的);

第二个句子

a,他在船上看见了失散多年的兄弟(他在船上,兄弟在岸上);

b,他在船上看见了失散多年的兄弟(他和他兄弟都在船上);

c,他在船上看见了失散多年的兄弟(他在岸上,他兄弟在船上)

第三个句子没有歧义。

第一个句子为结构歧义,即词的多义/词和短语同形;

第二个句子为语义歧义,即语义指向不同,“在船上”指向不同的语义结构

 

六、指出下列结构的歧义类型,请运用一定的方法消除歧义(共 15 分)。

(1)我借了他一百元钱。

(2)The police will shoot the terrorist with a rifle.

定冠词 警察 将来 射击 恐怖分子  步枪

(3)王老师已经通知了。

(4)这瓶茅台他们都喝了。

(5)山上驾着炮。 

(一)定义

相同的形式表达不同的意义,形成歧义句。

(二)类型

歧义句主要分为口语歧义和书面语歧义。书面语歧义包括结构歧义和语义歧义。

(1)语义歧义——语义指向歧义,我借给了他一百元钱;

(2)语义歧义——语义指向歧义,The police with a rifle will shoot the terrorist。

(3)语义歧义,王老师已经通知过这件事了。

(4)语境歧义,他们真是喝太多了,连这瓶茅台他们都喝了。

(5)语义歧义——语义特征歧义,山上正在架着跑,小孩子不要过去打扰。

 

七、“我是昨天来的”这句话有没有歧义?这句话对我们研究与学习语法有什么启示?

有歧义。主要是由重音的不同导致的。

 

八、“他把钱包丢了”有无歧义,为什么?

有歧义。歧义分别为“他把钱包弄丢了”和“他把自己的钱包丢了出去”。一个语言单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有多重意义,即是有歧义。造成歧义的原因有很多种,具体分析如下。

九、“我只吃了一个苹果”有歧文。造成歧义的原因是“只”的语义分别可以指向:一个、苹果

十、“奥巴马已经去过长城,普京还不知道呐。”这句话是有歧义的:一个意思是,一个意思是。在两种解读下,“普京”在结构中的语法身份不同,前一种解读下是,后一种解读下是。

十一、“他在院子里发现了小偷”是个有歧义的句子,造成歧义的原因是在于“院子里”的语义指向既可以指向他,也可以指向小偷,还可以同时指向 他和小偷

十二、“他们三个包子都吃了”是个有歧义的句子,造成歧义的原因是在于“都”的语义指向既可以指向 ,也可以

十三、以“考得好”为例,说明可能补语和状态补语可以怎样区分。

(1)可能补语的定义及分类、举例

(2)状态补语的定义及分类、举例

(3)“考得好”这个短语有歧义,可以是可能补语,也可能是状态补语,两种补语的划分方法主要有一下  两种:

扩展法:补语前能加状语的是状态补语,不能加的是可能补语可能补语:考得好——*考得不好(不能扩展)——*考得很好(不能扩展)

状态补语:考得好——考得不好(可以扩展)——考得很好(可以扩展)

省略法:状态补语在一定的语境中可以省去,可能补语则不可以省去。如:小明得意地拿着考卷给妈妈:“妈妈你看我这次考得!”

十四、对比以下句子,指出它们在句法结构上的异同,并分析句法成分与语义关系之间存在什么的特点, 就此可谈谈你对句法与语义关系的看法。    

(1)这种人炸弹也不怕。     

(2)这种人也不怕炸弹。     

(3)炸弹这种人也不怕。     

4)这种人对炸弹也不怕。

1、3 句法结构相同,都是主谓谓语句;2、4 句法结构相同,是一般主谓句。

1句中“这种人”是大主语,是施事;“炸弹”是小主语,是受事;“炸弹也不怕”做谓语。3句中 “炸弹”是大主语,是受事;“这种人”是小主语,是施事;“这种人也不怕”做谓语。

2句中,“这种人”是主语,是施事;“也不怕炸弹”是谓语,“炸弹”受事。4  句中,“这种人”是主语,是施事;“对炸弹”是状语,“炸弹”是受事;“怕”是谓语。

由此可见,句法结构的意义和形式之间不是一对一的关系。语言中具体的语言形式是有限的,而这些语言形式表达的意义却是无限的。同一句法关系可以表示不同的语义,而同一语义也可由不同的句法关系表达。若用相同的形式表达不同的意义,就形成了歧义句,如“鸡不吃了”可指“鸡不吃食了”,也可指“不吃鸡了”。若用不同形式表达相同的意义,就形成了同义句,如题中的 1 与 3、2 与 4 都是同义句。

因此,我们说,句法关系与语义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但却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歧义句讨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