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教学设计逐字稿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藤野先生》,幻灯片上的四副漫画是同学们初读文章时为藤野先生画的,同学们觉得哪一副画的最好,最像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呢?
你来说,你也想补充,你有不同看法,同学们很有想法,虽然看法不同,但是都能基于文本,发现文章中的细节支持自己的观点,同学们可真会读书。
二、整体感知
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就是这样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那么如果只用一个词来概括藤野先生的性格特点,你会用文章中的哪个词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原文,圈出关键词。找到了就举手告诉老师。
同学们阅读的速度可真快,告诉老师你们找到了——“伟大”这一词,出自文章的第37段最后一度,让我们齐读这句话——“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我们刚说的,“伟大”就是一个关键词,那么这个词就应该——重读,让我们再读一次,是什么,让鲁迅觉得“伟大”?你来再读读这句话,伟大到什么程度?再作者的“眼里”和“心里”都有这种感觉,你来,把这种感觉读出来,越来越好了,让我们再次齐读——。
那么,是什么样的性格,能够称得上“伟大”呢?
三、文本分析
(一)分析作者“眼里”的藤野先生
通过为藤野先生画漫画的活动,从鲁迅的眼里,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活质朴,但治学严谨的藤野先生的形象,那么这样的性格算得上“伟大”吗?同学们都摇了摇头,我们能感受到藤野先生是个好学者,但是离伟大似乎还差了一点,那么让更进一步,聚焦到藤野先生和鲁迅的相处,看看他做了什么事,能够走到鲁迅心中。
(二)分析作者“心里”的藤野先生
让我们一起欣赏班级同学表演的鲁迅和藤野先生的日常小短片,观看提示:一边看一边观察,待会儿要告诉老师,这对师生相处中,那一幕最令你印象深刻?
给他们掌声,同学们表演得可真生动,哪位同学来说说,令你记忆深刻的一幕。
你马上举手了,你来说,你说你对短片中特写的讲义印象深刻,因为讲义不仅批改过了,还有很多红笔的订正,而且从头到尾都是这样,从这里你觉得,藤野先生一定画了大量的时间帮鲁迅改作业,那么这个细节你觉得,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人?你说从中你觉得藤野先生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那么你来给我们再朗读这一句,把藤野先生的认真读出来吧。
大家给他掌声,这位同学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不仅观察仔细,而且有自己的想法,用一个词概括细节中体现的人物形象,让我们也聚焦到这一段落,刚刚同学说藤野先生批改了讲义,我们看文章的原词,用的不是“批改”,是“添改”和“订正”,让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它们的区别,“批改”是我们常见的打钩打叉,那么“添改”,我们把这个词拆开,“添”是“增添”,增加了什么呢?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
“改”是“修改”,修改了什么呢?“我”写错的地方,甚至是“文法的错误”“都一一订正”了,同学们我们回忆一下,藤野先生是什么老师呀?对,他是医学老师,为什么要修改“文法的错误”?这其实不是他分内的事情呀,谁来说说你的想法。你觉得是因为做事认真,一丝不苟,所以看到有错误,他都帮鲁迅订正了,你猜测这也是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心,想要帮助他更好的融入在日本的留学生活,从中你还看出了藤野先生是一个很热心的人,真诚的关爱着他的学生。
同学们可真有想法,就从这么一个小小的片段,我们就发现了,藤野先生是一个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学生充满了关心热心的好老师,谁再来分享一下令你印象深刻的细节,并告诉我们从中你发现,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同学们分析得真到位,综合同学们的答案,从鲁迅和藤野先生的日常相处中,我们可以发现,藤野先生是一个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严格又耐心、循循善诱、正直无私,求真务实的人物形象,他是一个好学者,也是一个好老师。作者选取了日常生活中的琐碎而又能够反映人物性格的典型事件,细节丰富,让藤野先生穿越经年岁月,依然鲜活得出现在我们眼前。
四、感悟主旨
那么这样的人可以称得上是“伟大”吗?有些同学还是摇头,觉得一定要崇高卓越,超出寻常才叫“伟大”,但是呀,看人我们不能脱离当时的环境,同样是一碗白米饭,酒足饭饱和饥肠辘辘时,你会有截然相反的感觉,对于给你这碗饭的人,你也会有不同的感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环境和背景不同了,所以我们要读懂藤野先生的“伟大”,也要放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体会。
为什么这样的藤野先生,在鲁迅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离不开鲁迅生活的时代背景。
(一)以点带面,深入背景
联系我们阅读过的《朝花夕拾》,和同学们查阅的背景资料,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那是个怎样的时代。
你来,你想起了《无常》里,那是一个黑暗无情而又不公平的社会,同学们的联想能力可真强,能过把学过的知识串联起来,是呀,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鲁迅苦苦找寻救亡图存的方法,在《父亲的病》中,他下定决心救治像父亲一样的病人,在《琐记》他决心了,要“到外国去”,鲁迅是在这样无路可走又满怀希望的情况下去日本求医的。
(二)小组谈论,体悟“伟大”
那么鲁迅在这过程中遇到了什么人,他们有什么特点,鲁迅对他们又是怎样的态度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综合每个同学找到的答案,派一个代表,上讲台来,展示你们的讨论成果。
第一小组写的满满的,你们来,你说遇到了清国留学生,他们不学无术,鲁迅对他们充满了失望和厌恶,他还遇到了同级的日本学生,他们因为鲁迅那“不过是没有落第”的分数而举报他,认为他作弊,他们对中国人充满了歧视,鲁迅对他们怀着满腔的愤懑。
你们小组还找到了,鲁迅在仙台还遇到了职员,他们对鲁迅倒是优待,很乐于助人,但是他们的“优待”大概来源于“物以稀为贵”,鲁迅虽然感受到了好意,但却始终月的“好意难却”,从这里你们看出了鲁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还有补充,你们组发现了鲁迅还在看电影时看到了围观枪毙的中国人,他们幸灾乐祸而又麻木不仁,鲁迅这时清醒而悲愤。
鲁迅在日本遇到了这么多的人,他抱着治病救人、救亡图存的心来到国外留学,只有藤野先生,给了他最及时最需要的帮助,而且藤野先生还是如此认真认责、一丝不苟、治学严谨、严格而有耐心,同时又循循善诱,让鲁迅的心愿得以实现;而且在这日本人对中国人普遍带有歧视偏见,甚至中国人自己都麻木不仁的情况下,藤野先生给了鲁迅超越国界的无私而真诚的关心与尊重,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在当时的社会中,这样的人格与精神可谓超出寻常,可以称得上一句“伟大”了!
文章以藤野先生为题,跟随着作者的视角,我们看到了一个在那个时代有伟大人格的藤野先生,但是通过这段留学经历,我们也看到了在那个黑暗扭曲的时代里,那个始终满怀着爱国理想,有着极强的民族自尊心,为了一丝希望不断奋勇向前的鲁迅先生,他又何尝不是那个时代里,超出寻常而又崇高卓越的“伟大”的人呢?!
五、课堂小结
藤野先生与鲁迅的故事并没有随着文章的结束而落幕,让我们一起齐读幻灯片上藤野先生回忆鲁迅的话:“... ....我是为了对道德的先进国家表示敬意,而不单为周先生一人... ....”让我们了解“伟大”的含义,感受“伟大”的精神,让我们每个人都像“伟大”看齐,努力成为“伟大”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