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980年,沈阳一位妇女拿3斤黄金到银行,竟牵涉出19年前的大案

2021-03-15 18:25 作者:中国北方  | 我要投稿

这起黄金失窃案还惊动了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和副总理李先念,专家组立刻派人展开调查,但直到19年后,才成功抓获黄金大盗关庆昌和其妻子黄素珍。本篇文章,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这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黄金失窃案。

1980年4月的一个中午,沈阳中华路的中国人民银行营业部,走进来一个衣着朴素的妇女。看起来大概有50多岁,双手紧紧握着一个小包,神情也有些紧张。

银行的保卫看她不像存钱的,还询问她是否走错地方了。妇女竟说道:“我是来存金子的。”就这样,妇女走到窗口前,直接将手中小包打开。竟然掏出了一块约3斤多重的高纯度黄金。在场的工作人员全部惊呆了。

因为在那个80年代,虽然有一小部分人有钱,但顶多都是一些小金镯子、金链子之类,并没有直接能拿出3斤金块出来的家庭。所以营业员非常警觉的拖延下时间,告知这个妇女这些金子太贵重了,可能需要向领导汇报一下。


营业员快速将这金块进行比对,发现这是一块工业黄金,纯度非常高,并非是民间流通的,所以这个金块的来路必然有蹊跷,明显不是来自银行的渠道。但是营业员并没有直接询问妇女金块的来路,而是像正常一样给她办业务。

接着,营业员将她这块金子换成了2万多元的巨款,并且建议她将这笔钱存到银行,这样每年光吃利息也够生活了。其实,这是营业员担心将钱都给妇女后,会追不回来,所以让她存起来,这样可以拖住她。

这个妇女十分开心,便同意存款。接着,她表示要回家了。营业员灵机一动,说“您现在是我们公司的贵宾客户,所以我们有专车送您回家。”妇女内心一下慌了,她提高了警觉,并且表示家离这不远,不需要接送。


工作人员看此妇女有点警觉,便强拉硬拽将她拉到车上。而这并不是送她回家,反而直接送到了公安局。这件事被公安得知后,意识到事情严重性,便通知了副局长李广军。副局长李广军马上回到局里,亲自对这个妇女进行询问。

这个妇女被眼前的架势所吓到,内心已经慌乱,一下子,就被问了出来。原来这三斤金块是19年前从沈阳615造币厂偷出来的,而且家中还有47斤,总共50斤,约800两,总价值36万元。

这下公安们才知道,这竟牵扯到了已经成为疑案的“沈阳造币厂丢失50斤黄金”一案。原来在19年前,1961年的沈阳,那个时候国家为了缓解粮食的短缺,便用黄金换取国外的粮食缓解困局。


而沈阳造币厂便接到了这个任务,就是将民间的黄金进行提炼。但是由于那个时候条件的限制,许多未提炼的黄金饰品,都简单的存放在库房中,经常出现丢失的情况。而这个妇女的丈夫就是在造币厂中负责生产科的关庆昌科长。

关庆昌在解放前有着为国民党工作的背景,但是其本人非常谨慎,一再隐瞒身份,躲过了组织的调查,成功的进入了造币厂工作。可能是其本性的难改,经常利用职务之便,监守自盗,拿一些小金旮沓回家。

而正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个妇女名叫黄淑贞,与他是夫妻,也是喜欢占便宜的人,所以他们频频从厂子偷金子出来。但一次一小块,让他们感觉这样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发财,便决定干一次大的。有一次造币厂进来一大批黄金准备提炼,关庆昌得知后,便让黄淑珍前往打探。


黄淑珍装成找好朋友聊天,然后借机观察车间内的情况,很快便发现了黄金所在地。回家后,她便将情况告诉了关庆昌。关庆昌决定挑星期六的晚上动手。1961年3月18日傍晚,负责车间的组长郭家慧下班后,关庆昌戴着手套,拿着铁质羊角锤,从家中出门来到厂子。

而关庆昌并没有来到存放黄金的车间,而是先来到厂子浴池洗澡。而这并不是他为了洗澡,而是为了给以后找不在场的证据。浴池里人很多,所以大家都能做他的证人。洗完澡后,关庆昌马上来到存放黄金的车间,将一个没有带铅封的箱子动手,绞断箱体上的铁丝,撬开箱子的木板,将里面两块黄金绑在身上,带了出去。

整个过程,非常顺利。接着,他绑着50斤的黄金,咬着牙坚持走出厂子回到了家。紧接着,将黄金放好后,又马上走出门去,直奔厂子人多的地方,为的就是多制造些不在场证据。第二天,车间组长郭家惠检查黄金的时候,发现有个箱子被撬了,而里面的黄金也没了。


郭家惠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因为这可是50斤的黄金,在造币厂丢失,必然会引起大波澜的。慌了一阵后,他赶紧向厂长报告。厂长得知后,马上联系了公安局。公安来后,首先询问的便是郭家惠。


从他报案时起,他的厄运就开始了。因为他是黄金的保管者,当然成了第一个被怀疑对象。他来报案就被扣住,受到了严厉的审讯:“金子哪里去了?老实说!”郭家惠感到天大的冤枉,他要知道金子哪里去了,还会来报案吗?解释、辩白都显得苍白无力。不但他,连第一个发现黄金丢失的高兴贵,也成了怀疑对象。这师徒俩成了难兄难弟,他们很快被关在一起,每天有军人看守。


他们两个本来都是老实工人,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两个人每天只是面对面哭泣,睡不着觉,吃不下饭,还被逼着天天交代问题。没有的事他们没法承认。他们就这样被关押了三个月,最后的结论是交代问题不老实。郭家惠的包装组组长职务被撤掉,预备党员资格被取消。以后,他们俩一直背着偷盗黄金的黑锅,19年没有抬起头来。


不仅是和黄金直接有关联的人受到怀疑,其他工人也被这种狂风暴雨般的破案方式所牵连,有的工人看见六一五厂的厂门,腿就开始发抖,工人们的心态都被扭曲了。


在那个以阶段斗争为纲的年代,人们的观念被牢牢禁锢。谁敢偷八百两黄金?专案组在工人和干部中间没有揪出黄金大盗,自然想到了阶级敌人,断定是阶级敌人在搞破坏。第一批重点嫌疑目标就是地、富、反、坏、右五类分子,专案组把所有的五类分子统统审查一遍,没有发现线索,又把一批“走资派”列为重点嫌疑目标,一一审查。折腾了一百多人,案子也没破。


这种残酷的斗争和不间断斗争所制造出的恐怖气氛,使得人人自危。有一位参加过朝鲜战争的老兵,在一次斗争会上,受不了这种刺激,自己冲上台去,主动承认说:“这金子是我偷的。”但这位老兵在厂里是出了名的老实人,在朝鲜战场又受了伤,落了残疾,连专案组的人也不相信,只好不了了之。


真相大白


1980年3月,国家提高金银收购价格,这消息像一块巨大的磁石,把关庆昌紧紧地吸住。他算了一下,那800两黄金,能变卖36万元钱。那块6斤重的金条就值4万多元钱,发大财的机会到了。他和老婆黄淑珍专门到银行营业部观察收购金银情况,发现卖金银不必带任何证件,认金不认人。关庆昌兴奋地对老婆说:“是时候了!”


4月15日,关庆昌和老婆早早地起床。关庆昌把3斤多重的金子包起来,缠在老婆腰上。这块金子是关庆昌从那6斤重的金块上剁下来的。黄淑珍赶到了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中华路营业部,上午9点多钟,她心惊胆战地把金块送进七号窗口。


关庆昌一早对单位领导说亲属得了重病,请假去医院看望。此时他正悄悄坐在营业部角落的一把椅子上,紧盯着得了“重病”的老婆的一举一动。过了一会儿,银行营业员管凤昆对黄淑珍说:“你这块金子值2.3万多元,钱不少啊,在银行储蓄吧!”


黄淑珍把这些钱分别用6个姓名办了定期和活期存款,又领出65元钱的现金,揣进兜里。


这时,银行保卫干事刘国臣走了过来,热情地请黄淑珍进办公室喝杯水,休息一下。银行营业员夏玉环也面带微笑地对黄淑珍说:“为了保证您的安全,我们银行过一会儿开车送您回家。”黄淑珍不知是计,高高兴兴进了休息室。


关庆昌眼见老婆钱财到手,银行工作人员还把老婆当作对金融事业有贡献的人物热情招待,他感觉石头落了地,得意洋洋地离开了营业部。


关庆昌高兴得太早了。就在他回工厂的路上,沈阳市公安局和平分局副局长李广军接到营业部的电话,立即带领3名公安干警赶了过来,严厉盘问黄淑珍这种高成色工业用黄金的来源。黄淑珍吓得面如土色,支支吾吾,实在瞒不住了,只得交代了犯罪事实……


李广军当机立断,与六一五厂取得联系,驱车来到厂里。


当天下午5点多钟,关庆昌正在厂俱乐部参加党员大会,心里想着老婆此时应当在家里做好了可口饭菜,等他回家庆祝一下。他不知道,在几个小时之前,他已经被公安局和厂里安排的保卫人员,牢牢地盯住了。工厂保卫科长拍拍关庆昌的肩膀,请他到厂部会议室去一趟。关庆昌没有犹豫,跟随保卫科长来到了会议室。


推开会议室的大门,看见威武的公安干警等候在那里,关庆昌立刻明白了,一切全完了!黄金梦破灭了!关庆昌瘫倒在地。与此同时,李广军派出公安干警对关庆昌的家进行搜查,从衣箱底下垫箱子的两个大匣子中搜出全部金块,人赃俱获,19年的黄金大案,终于告破!


破案的消息一经传出,六一五厂沸腾了。19年来,黄金大案压得六一五厂的职工喘不过气来,不间断的运动,搞得每一个人都成了犯罪嫌疑人,在六一五厂几乎到了“谈金色变”的程度。现在一切终于水落石出了,那块压在每一个人心头上19年的大石头终于被卸下来了。六一五厂一片欢腾,工人们如同过节一般,家家户户买肉打酒,畅饮庆贺,工厂附近商店里的酒被抢购一空,很多人喝得酩酊大醉。


1980年6月4日,六一五厂召开了隆重的平反大会,几十名因黄金大案而遭受迫害的人,从各地赶来,恢复了名誉。他们除了喜悦外,望着彼此已两鬓斑白的头发,另有一番感叹:“人生有几个19年啊!”


关庆昌随后被法院判处死刑。但20世纪80年代中国已经步入了法治社会,根据当时法律,盗窃罪没有死刑,关庆昌据此提起上诉。虽然关庆昌罪大恶极,但最后改判为无期徒刑。关庆昌有幸步入法治社会,否则在19年前,他必死无疑。


关庆昌在监狱改造得很好,以后又被减刑,服刑不久就出狱了。刚出狱时,他推着小车在街头卖牛奶,艰难谋生。后来年事渐高,行动不便,就靠儿子接济生活。20世纪90年代,人们在沈阳市大东区小河沿公园晨练的人群中,经常可以看到关庆昌的身影。也许关庆昌在朝阳下,面对清澈的河水和岸边婀娜的柳枝,能体味到这种安宁的可贵。垂暮之年面对这种难得的安宁,想想当年为八百两黄金费尽心机,受尽煎熬,这黄金真的是微不足道了。




1980年,沈阳一位妇女拿3斤黄金到银行,竟牵涉出19年前的大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