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2.2.3 罗吉尔·培根

2023-04-25 11:43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3、罗吉尔·培根(约公元1214—1294年)


  中世纪后期英国先进思想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先驱。出身于贵族家庭,生活在英国城市工商业迅速发展、自然科学思潮逐渐兴起的年代。他在大学读书时,就受到一些革新派人物、自然科学先驱者的影响,以后在大学任教,并进行了大量科学研究工作。由于坚持科学进步,主张宗教改革,他遭到封建教会的残酷迫害,一二五七年被赶出大学,接着在巴黎寺院里被幽禁十年,晚年又被关进监狱十四年。

  培根的哲学思想基本上倾向于唯物论。他把自然界作为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并强调知识最根本的来源是经验。他说,认识有三种方法:权威、判断和实验。权威必须通过理智来判断,而判断又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证实是真理,所以,人类认识的道路“是从感官知识到理性”,“没有经验就不能充分认识任何事物”[1]。他严厉地斥责对权威的盲目崇拜,以及经院哲学家的因循守旧、不学无术和空洞烦琐的论证,认为这是认识真理的四大障碍。在宗教神学占绝对统治地位的中世纪,这些思想体现出他的勇敢战斗精神。

  对于“共相”[2]问题的争论,他主张个别事物是客观的,自身存在着的,并不是从共相中引出来的。他说,自然界只产生个别的马,而不是产生一般的马;宇宙是由千差万别的个别事物构成,而不是由一般构成的。他还认为,一般也是客观地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它使一类事物区别于他类事物。可见,培根既反对唯心主义的唯实论[3],又不同于唯名论[4],而是试图越出经院哲学争论的范围,摸索新的解决途径。

  培根十分重视实验科学,断言只有实验科学才能解决自然之谜。他对数学、光学、天文、地理及语言等方面都有丰富的知识,并亲自进行了许多观察和实验,提出过不少有价值的论述和大胆的猜测[5],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对宗教神学的统治是一个有力的打击。

  培根思想的唯物主义倾向和科学实验,不仅对十三        十四世纪唯名论的兴盛有巨大影响,并且对近代欧洲的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思想发展也有重大影响。由于时代和阶级的限制,培根还没有摆脱神学世界观的束缚。他是一个僧侣,他的革新思想往往同神权思想交织在一起,他的实验方法也和炼金术、占星术交织在一起。他勇敢地揭露了教会的腐化堕落,但又把希望寄托在“公正的教皇和公正的君主”身上。他的思想反映了从封建社会内部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工商业者的变革要求。

  主要著作有《大著作》、《小著作》、《第三著作》。


注:

[1] 《大著作》。

[2] 一般。下同。

[3] 主张一般是先于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

[4] 主张个别先于一般而独立存在,但把一般看成是主观的。

[5] 如对各种球面镜的焦距、性质的论述和飞行机器、机动航海船、眼镜、望远镜、显微镜的设想。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2.2.3 罗吉尔·培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