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乐理琴律课程(8月26日开课)
古琴•乐理琴律 系列课程
古琴•乐理琴律系列课程,专为不懂乐理但想要学好古琴的朋友而设计,既有最基本的理论讲解和技能训练,也有对琴理系统深入的探究。
不管你是刚刚开始学琴的乐理小白,还是学琴多年但总觉得没有学透的资深琴友,这门课程一定会帮你解决许多学琴路上的茫昧与阻碍。
此乐理课为线上、线下同步教学课程,共三期,每期10节,共30节:
第一期:现已结课,想学习的琴友可报名观看视频录像,由主讲老师答疑解惑。
第二期:8月26日~9月23日,正在火热招生中~
第三期:随后开班,预计在今年内结课,敬请关注!
在第二期课程中,我们将主要学习三种律制:古琴上使用的三分损益律和纯律,以及现代通行的十二平均律。律制所要解决的是音阶中各音的由来和精密的高度,是在第一期基础乐理之上向源头处进一步追溯。
【第二期开课时间】
8月26日~9月23日
每周六10:00-11:45,共5周课
每周2节课,每节45分钟,共10节课
【授课形式】
多人班课上互动习训,课后习题巩固
线下+线上同步教学,精讲视频回看
微信交流群,课件分享,作业答疑
线下学习地点:潘家园总部
线上学习:度一视频号/度一学堂网站
【适合人群】
没有音乐基础或能力比较薄弱的琴友
希望精进琴技提高音乐综合素养的朋友
【学费学制】
每期课程10节,三期课程共30节
每期学费1500元
三期课程连报 享8折优惠!
【报名咨询】
可在文末留言,联系我们~
在学琴的过程中,你可曾有过这些疑问:
* 琴上十三颗徽位是怎么来的?为什么看起来疏疏密密毫无规律?
* 泛音是怎么发出来的?为什么手捂着琴弦居然还能发出清亮的声音?
*为什么泛音一定要在徽位上才得清响?为什么有时候觉得对准了徽位还是声音闷哑?
*同一个徽位上泛音与按音的音高有什么关系?哪里一样,哪里又不一样?
*按音的音位徽分以何为据?十徽八、八徽半、七徽六、六徽四、五徽六……为什么如此变化多端?
*为什么弹了很多曲子里面都用不到三、六、八、十一几个徽位的泛音?为什么这几个徽位的泛音听起来有些奇怪?
*宫、商、角、徵、羽五音以及十二律究竟是怎么来的?它们之间的音高关系是怎样的?
*古琴使用的是什么律制?与现代流行的十二平均律有何差别?
*为什么用调音器调好琴弦弹起琴曲却感觉不甚和谐?
通过第二期课程的学习,我们将会弄清楚五音、十二律的来源,徽位、徽分的原则,泛音、按音的异同……课程中既涉及到声学原理,又应用到数学方法,需要我们多花一点点耐心。
欢迎好奇心强的琴友来一起探究琴中的奥秘,来一次痛并快乐的烧脑之旅!
【第二期课程大纲】
(以实际上课内容为准)
一、泛音原理
1. 泛音发音原理:复合音与泛音列
2. 琴徽设置原则与发音规律
3. 泛音音位图与音高规律
4. 同弦同徽泛、按音高异同
二、三分损益律
1. 五音生成之法
2. 古琴三分损益律各弦相对音高
3. 十二律生成之法
4. 黄钟不能还原的缺憾
5. 五度相生与九徽、十徽
三、纯律
1. 纯律音阶的产生
2. 纯律大三度与三、六、八、十一徽
3. 古琴纯律各弦相对音高
4. 纯律正调泛音调弦法
5. 纯律与三分损益律的比较
四、按音徽分
1. 三分损益律按音徽分计算
2. 纯律按音徽分计算
3. 从徽间到徽分——记谱法的演变
4. 演奏实践中的按音误差
五、十二平均律
1. 中国古代律制的探索历程
2. 朱载堉与“新法密率”
3. 三种律制的比较
4. 世界其他乐制
5. 音律与演奏的关系
授课讲师:龚莲伊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硕士,古琴师从九嶷派古琴艺术传承人杨青先生。
中国琴会会员,国际中国音乐家联合会古琴学会会员,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理事,北京乐器学会琴歌与少儿美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我们的学习目标】
1. 有简谱或五线谱就可以弹出曲调,可以自由地移植感兴趣的歌曲。
2. 上下进退该到哪里都心中有数,不必死记硬背减字谱上的音位,记谱的负担将大大减轻。
3. 知道如何明确按音的实际位置,提高音准的精确度,不再模棱两可。
4. 能够准确高效地把握节奏,不用再艰难地模仿录音,也无需老师在课上反复纠正节奏问题。
总之,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乐理与琴律的学习会让我们对古琴的乐器、乐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会帮助我们大大提升学琴的效率,正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所以,不要怕麻烦,稍微花一点耐心,跟我一起学一点乐理与琴律知识,绝对会让你的学琴之路光明坦荡、事半功倍。
况且,其实它真得没那么难。相信我,也相信你们,都可以学好并运用起来。
【第一期乐理课学员群截图】
-END-
北京度一学堂古琴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