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信宝股票APP平台分析股市、汇市、期市为何普涨?
上周全球股市、汇市、期市普涨
随着6月份美国通胀大幅降温,美联储货币紧缩力度存在放缓预期,叠加国内政策面利好支撑,上周全球股市、汇市、期市迎来普涨,其中全球17个主要股指悉数上涨。
卓信宝(6006888.com)卓信宝隶属于广州老牌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旗下运营的股票平台,是国内领先的互联网股票平台注册资本10000万人民币。是一家专注于股票投资、金融服务、及资产管理的专业机构,平台以帮助用户安全、高效和快速财富增值为主线,客户可以通过本平台获得最高13倍杠杆,最高可配2000万操盘资金,全程网络操作,高效便捷。
“美联储在6月暂停了加息,暗示加息步伐进一步放缓,虽然鲍威尔也表示不排除再次连续加息的可能性,但美联储担忧的核心通胀进展缓慢的问题在6月有所改善,6月核心CPI环比已经明显回落至0.2%,进一步降低了美联储在7月之后再次加息的可能性。对美联储货币紧缩进入尾声的确认,导致海外权益市场在上周整体走势偏强。”海通期货股指分析师许青辰说。
广州金控期货研究所副总经理程小勇说,对于股市而言,流动性紧缩和高通胀是下跌的两大关键因素,因流动性紧缩会抬升估值,高通胀会导致消费疲软,影响上市公司盈利。
对于A股来说,程小勇表示,近期股市和期指的反弹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指标显示下半年经济大概率会出现边际改善,规模以上企业盈利降幅触底,而产成品存货增速即将触底,补库预期、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制造业在AI等技术变革驱动下转型升级都带来上市公司盈利下行预期缓和;二是在美国通胀超预期下行之后,美联储加息临近尾声,这使得人民币贬值压力和资金外流压力减弱,从而从流动性层面不会给A股造成负面冲击。此外,市场对于下半年政府刺激性政策的预期还未完全消散,市场情绪转向积极。
在许青辰看来,对于国内市场,除了外部权益市场整体较好的环境影响以外,市场继续博弈政策发力的可能。从已公布的6月宏观数据PMI、通胀和出口来看,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偏弱。尽管6月金融数据信贷和社融增长边际上有所改善,但结构上的矛盾依然显著,居民贷款尤其是中长期贷款未见明显改善,总体来看,需求不足的问题持续是拖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高频数据方面,上游生产端各指标仍处于中性或偏弱的水平;下游需求端,地产数据仍较弱,当前票据利率中枢指向信贷需求6月的边际改善或较难持续。6月降息以来,市场对于稳增长政策落地促使经济基本面触底回升预期较强,但当下宏观层面的修复并没有明显起色,政策对需求的刺激仍需加码。
央行:后续仍有充足的政策空间
在上周五的新闻发布会上,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国内经济面临的一些挑战,属于疫后经济复苏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应对超预期挑战和变化仍有充足的政策空间。
“从我国上半年政策来看,还是保持定力,主要是结构性政策为主,并没有转向‘大水漫灌’。在货币政策上,总量政策体现在降准和小幅降息,并没有大规模放水;结构性货币政策‘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延续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和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持续加大对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基础设施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财政政策更加积极,但是并没有进一步扩大刺激,对地方政府债务还是延续严控措施,防止地方债务无序扩张,在城投债方面并没有兜底,要保持良好的财政纪律,为将来的政策预留空间。”程小勇表示。
许青辰认为,从目前已经落地的结构性稳增长工具来看,整体上政策力度未超出市场预期。而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上重提逆周期调节,对货币政策操作的表述整体偏向积极的论调,上周五召开的202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对于货币政策工具的表述同样整体偏向积极。因此,我们认为后续宽财政的政策仍会发力,而降息之后短期继续宽货币政策虽然可期待的点不多,但至少增加了后续博弈的可能。
“当前国内政策保持定力,围绕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等政策可能即将出台,大规模经济政策刺激不现实。”光大期货研究所宏观分析师于洁介绍,李强总理7月6日下午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以及上周央行新闻发布会上均提到“经济整体在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转变” “在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上下更大功夫”,肯定了新经济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新经济上半年有效对冲了经济的下行,未来可能加大高新技术制造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传统经济政策方面,基建资金三季度可能比二季度要强,专项债发行提速和专项债扩大用作资本金范围可以期待。制造业投资受到工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的提振,可能依旧是经济当中的亮点。
对于未来的政策空间,程小勇表示,目前货币政策还是相对积极,但没有“大水漫灌”,并没有出现类似西方国家负利率的情况,这为未来引导市场融资利率下降提供了政策空间,而且目前中央也判断国内经济更多是结构性问题,总量性的货币政策效果并不适合当前经济情况。
美联储进入紧缩尾声,国内市场会受到什么影响?
随着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会给国内市场带来什么影响?
对此,程小勇认为,从海外市场来看,高通胀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由于美国经济存在下行压力,尽管6月高通胀回落势头超预期,但是核心通胀增速高达4.8%,离美联储2%均值的目标还很高,所以美联储大概率会在7月加息最后一次,但不会很快降息。从流动性角度来看,资金外流和人民币对国内市场的负面冲击会减弱。国内市场,商品和股市大概率迎来中期反弹走势,但反弹高度还需要看内需修复情况,并不能很快确定为反转。
“美国通胀降温,去年6月俄乌冲突导致能源价格飙升,是本轮通胀上行的最高值,高基数为今年6月CPI同比涨幅放缓创造了一个比较好的条件。美国通胀可能逐步降温,按照现在的环比外推,CPI可能会在四季度重回上行趋势,预估CPI和核心CPI同比年末分别降至2.8%—3.2%、3%—3.5%。对于金融市场来说,本次CPI数据公布后市场预期加息概率进一步走低,但整体不影响7月加息一次的预期。”于洁说,通胀下行是市场和美联储的共识,在加息次数上,美联储预期年内还有两次加息,市场预期还有一次,差异不是很大。基准情形下,年内美联储可停止加息,但较难快速转为降息。整体来看,下半年海外流动性依然延续收紧的趋势,但收紧的幅度已经有限,对于国内商品影响偏负面,但幅度可能不大。
许青辰则认为,今年以来,外部因素并不是A股市场的主要矛盾,在美联储进入紧缩尾声的同时,国内货币政策依然稳健,货币政策层面的分化导致中美股市走势的相关性较低。而且市场也不会因为美国通胀的缓解而产生外需可能改善的预期,外需持续偏弱仍是大概率事件,对于A股而言,除了短期对情绪有所提振以外,实质性影响估计较小,难以成为持续性的交易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