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人的心境
以前有一首诗词让我印象很深刻。这首诗词是宋朝蒋捷的一首词叫《虞美人·听雨》,原文如下:
虞美人·听雨
[ 宋 ]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后来,我在想这首诗词让我印象深刻的原因,是因为这首词用仅仅数句,就准确的描写了三个阶段,人的心境。
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中年时的心平气和,老年时的饱经风霜,在词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虽一言不发,却胜过万语。
少年时期高喊:“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此时的少年意气,挥斥方遒,豪情壮志满怀激烈。而豪情满怀的另一面,是因为这个世界不合理的一切而产生了怀疑,问道:这个世界会好吗?
中年时期却说,“信命但不认命,看清世俗但不世俗。”这时候的人经历了很多世事的磨练,见证了好友割席、利来利往,生离死别,逐渐相信了世界上大概还是有所谓“命运的安排”,但不认命,这是一种英雄主义,是不因此而同流合污,是因此而不怨天尤人。
有的人到了老年,话如麻雀,渐渐多了起来;而有的人到了老年,却如猫头鹰一般保持沉默了。
余华在《活着》里面写到:可是我再也没遇到一个像福贵这样令我难忘的人了,对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楚,又能如此精彩地讲述自己。他是那种能够看到自己过去模样的人,他可以准确地看到自己年轻时走路的姿态,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
我想在以后成为像富贵这样的老人,不然太没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