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岁岁腊八,试试粥全,腊八粥暖,归家有期

2022-12-22 16:39 作者:树林希望  | 我要投稿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2023年是12月30日),也是中国传统节日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

按佛教记载,释迦牟尼成道之前曾修苦行多年,形销骨立,遂发现苦行不是究竟解脱之道,决定放弃苦行,此时遇见一牧女呈献乳糜,食后体力恢复,端坐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八日“成道”

为纪念此事,佛教徒于此日举行法会,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也有腊月击鼓驱疫之俗,

十二月八日沐浴源于佛教“降伏六师”的典故,据北魏凉州沙门慧觉等所译《贤愚经》卷第二“降伏六师等第十四”记载:当年摩伽陀国富兰那等六师外道,国王因信奉六师而拒绝佛教,腊月第八日,佛升座与六师辩法,六师败北,羞愧难当,投河而死,于是,六师门徒皆来归佛,是以此日洗浴佛身有了祛秽之意。

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传说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

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其名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俗语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每到腊八节,北方地区忙着剥蒜制醋,泡腊八蒜,吃腊八面腊八粥。民间传说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以抗寒抗疫祛瘟。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每逢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

北京的腊八粥可以说是最为讲究的。掺在白米中的东西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葡萄、白果、青丝、玫瑰、红豆、花生……不下几十种。

人们在腊月初七晚上就开始洗米、泡果、拨皮、去核,半夜时分开始用微火炖,直到第二天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在中午之前赠送亲友,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

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来年会多结果实。

泡腊八蒜也是一道主要流行于华北地区的传统小吃,是腊八节的节日食俗。腊八蒜材料其实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也叫翡翠碧玉腊八蒜,

而腊八醋要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饺子,要吃素饺子,取一年素素净净之意,蘸腊八醋吃,别有一番滋味。“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

在我国北方,有 “我的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喝了腊八粥,就把“年”来办”之说,人们也在这一天祈求风调雨顺,庄稼丰收,表达劳动人民期望家家丰收的愿望,

清代苏州文人李福曾有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民谣有曰:绿豆绿,莫忘苦当初;黄豆黄,莫忘做文章;豇豆豇,莫忘菜汤汤;蚕豆蚕,莫忘三更寒;豌豆豌,做官且莫贪。

岁岁腊八,试试粥全,腊八粥暖,归家有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