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舰世界】联合舰船设计:日本VIII级战列舰云仙

稿件作者:@L internationale
稿件性质:推演舰船
根据笔者来稿发表本文,由于格式编辑和内容精简,部分片段可能与原稿不同。
发表本文不代表编者认同笔者观点。

设计简介
根据B-65计划的放大设计,用于更好的对付他国巡洋舰。采用了新式356mm三年式主炮。
设计思路是放风筝。

HP:60200
鱼雷防护:31%
装甲:25mm(上部装甲带:32mm,舰舯甲板:40mm,主装甲带:279mm,吉野式核心区)
主炮:3×3 356mm
射程:24.6km
装填时间:26.5s
180度转炮时间:30s
Sigma:1.9(日大巡圈)
HE标伤:5950(点火率:34%,穿深:59mm)
AP标伤:10200(弹重:673.5kg,风阻:0.301,硬度:2657)
副炮:2×3 150mm(中轴线)8×2 100mm(舷侧)
射程:6.6km
防空:2×3 150mm 8×2 100mm 16×1 40mm 14×2 25mm
内圈防空伤害:104 (2.5km)
中圈防空伤害:308 (3.5km)
外圈防空伤害:196 (6.9km)
黑云数:9
最高航速:35kt
转向半径:960m
转舵时间:14.1s
水面隐蔽:15.82km(最小隐蔽:12.82km)
空中隐蔽:10.96km(最小隐蔽:8.88km)
消耗品:伤害控制小组、维修小组(+16.8%/28s/60s,+60%/+10%)、水听、侦察机

编者短论
一份对B65的放大设计。值得一提的是,B65确实考虑过356mm主炮,但最终放弃了;而网传的410mm主炮并不在B65的考虑范畴之内。
可能是初次做设计的原因,这份设计较为粗糙,强调了很多次要数据,却对很多关键数据含糊其辞。作者要求务必注上弹重、风阻、硬度等数据,但这对读者毫无意义——没有谁会对着弹道穿深计算器看文章。用简单易懂的语句阐明AP的弹道和穿深有所改善,才是表达的最佳方式。而更关键的——作为次口径战列舰,HE的大量使用不可避免——日战惯有的糟糕的HE弹道问题,作者却完全未曾提及。此外,云仙356mmHE惊人的34%点火率足以让所有日本410和457/460HE汗颜,显然作者没有注意到日战HE低点火率高标伤的特质,也就不必谈如何解决这一冲突。
其次,舰名选择得不是很好。战列巡洋舰需要用山名命名,作者显然熟知这点。但云仙是藏王原案的名称,有特殊的指向性,容易造成误解。日本的名山有很多,不是只能取这么几个舰名;而且日本前无畏和装巡的舰名也可作为选项之一。这就像设计一条不是蒙大拿级却名叫“蒙大拿”的美国战列舰,非常有欺骗性,让人觉得非常不好。
再次之,两座中轴线的150高射炮性价比很低,从各方面来说都无必要,改大和级也已经有考虑放弃中轴线的155mm副炮。也许作者希望扩展防空射程,但战列舰的大口径高射炮并不会给到6.9km的外圈。
此外。消耗品意义不明。云仙既不是一条对近战有高需求的船,也不属于有水听特化传统的系别,因此这个水听给的很让人困惑。如果作者有特殊的目的或需求,则应注明,但简介短到只有两句话。维修小组同理——一条日战为什么要拿一个英战的特化维修小组呢?

关于本栏目的更多未尽事宜,请点击这里。
《投稿指南》请点击这里;《数据格式共享创作指南》请点击这里。
战舰世界交流群:305231011
舰船设计交流群:63643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