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医”的起源...

2023-10-16 14:59 作者:五星大道出2  | 我要投稿

黄帝内经里,主要记录了黄帝问道于岐伯(记录了黄帝本人认为重要的知识点,当然也记录了黄帝与其他人关于医术的交流),每每听到岐伯讲到令黄帝兴奋的地方,黄帝都会命令人用玉板纪录下来,并存放在宝箱里,供后世流传。

若问这中医理论,到底是弄出来的,我们暂时可以用排除法。

首先,肯定不是黄帝,因为到最后,他本人也没有搞明白中医这个系统,他只理解了一个大概。

其次,也不是岐伯。从黄帝内经内里看,虽然岐伯对医学有着非常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他对星象和四季的变换,以及这些对人体的影响都有很透彻的研究。但是书里多次提到他是有老师的(上师)。《三坟》记载,黄帝下令让岐伯上师自考自证星象 日历,也算是对岐伯对这些知识有涉猎的一个佐证。或许医术 星象 四季变换 地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是中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或许是个巧合,黄帝只是觉得当时流传下来的日历不够准,想让对星象有些研究的岐伯和上师共同完善日历和星象也为可知。

所以,医术这个东西,多半是神农氏前后出现的。就像太始之初,突然蹦出来三男三女。九州初定,有人起了邪念想吞并其他氏族,突然蹦出来一个神制止了悲剧的发生,并衍生出了提挺氏。过了许多年,又蹦出来一个有巢氏,有巢氏有了儿子叫燧人氏,燧人氏有了儿子叫伏羲氏。

又过了许多年,他们不知道什么结局,只知道,神农氏说 他代替伏羲氏执政。

再后来就到了轩辕皇帝时代了。

关于神农氏,《三坟》里记载,伏羲氏是天皇,神农氏是人皇,黄帝是地皇。且不说脉络针灸那方面,就单说中药。一个动植物/石土吃了能治什么病,它生吃治什么,煮熟吃治什么,晒干吃治什么,外用治什么……另一种药又能治什么,怎样服用怎样治……一副药起码要用三四种药,它们怎样组合,用怎样的比例组合能治什么病,还有什么后遗症……中医药有万千种药方,千百种用法,如果真的是靠“古人们摸索尝试出来的经验总结而得”的话,我觉得这个方法直到五千年后的今天都无法总结确定其百分之一。因为在交通、信息、文明都还极度落后的旧时代,古人试药没有组织,没有体系,没有足够量的测试样本,没有高效的实验总结和传授方案,这种模式下,5000年能确定出10个药方我都觉得是奇迹身边有西医治不好,中医治好的。也有中医看不好,西医看好的。治病没有主次,中医也得分辨。如果中医真的那么神奇,古时候帝王就不会一个伤寒就嗝屁了。就算是使用说明书,随着人体的基因迭代,也该升级说明书了。关健现代人看不太懂这本说明书,只会一知半解的,怎么升级?6000年前的西水坡遗址里咱们老祖宗就已经懂得天文观星从而划定农时,四至都给安排得明明白白,中医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了,流传至今光一个六经十二脉就够现代人琢磨半天了,从整体系统来对症这种理念就很高级,而且很多文字记录往往只有自己切身体验才能感受到他的魅力,就比如内经所言的女七男八的自然周期,我个人在周期切变时是切身体验到了那种衰退,很多中医大家也都是成年后半路出家,现在要兴复中医一方面是得培养真正的传统中医,另一方面是要紧抓药物培育和炮制,现如今医药分家往往导致很多时候医生开了药方药不合格也看不好病。能把这些都做好,帮助更多人能看得起病看的好病就是最大的帮助,毕竟现在很多重病现代医学动辄数十万上百万的医疗费用,我外公慢性白血病,本来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输血,还得吃排铁的药,后来整了个土方天天吃煮好的猪皮,说来也奇怪他现在还真不用输血了,医院的医生还打电话来学习经验,他这个也算是食物的药性对于人体影响的一种直白体现,只希望咱们大家把他传承好,自己背背体悟体悟,调养自己的身体也是极好的。

“中医”的起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