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以德服人的勇士: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

2023-07-31 15:39 作者:muffinman211  | 我要投稿


(文藝復興人文精神的生命力)(米開朗基羅早年的樂觀意志)

(出自台灣大學王世宗教授《歷史與圖像——文明發展軌跡的尋思》第十章〈文藝復興人文主義觀點下的天人之際〉,288-9。)

  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1501-3)晚於前作(丹納提羅(Donatello)的大衛像(1430-33))僅七十年,然它呈現了許多不同以往的素質 。在裸露的程度上,此作較丹納提羅的大衛像更為徹底,事實上它已完全暴露 ;在人體表現上,它的精確完美水準更高,而與古典理想雕像相彷彿;在表情神態上,它也更為高昂而有自信,精神熠熠,毫無疑惑;在刻畫的內容上,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並無任何武備兵器或戰鬥跡象,它只是一個雄偉英俊的獨立男子;而此作的巨大(高5.5公尺)使得前述各項特質更為凸顯 ,也使它更富有氣勢與意義。這座雕像是米開朗基羅早年(約28歲)的作品,其所蘊含的人文主義意識甚高,從這個雕像的造型實難令人聯想它的宗教性題意,它的勻稱雄豪風格有如希臘神像,而從主題概念去評析,則令人深感其所內含「以德服人」、「以直報怨」、「邪不勝正」、或「勇者不懼」的正氣。即是因為此種捍衛正道的勇氣節操,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全身體態雖與古典雕像類似,但其臉部表情卻有曠古未見的豪情神氣,它流露著一種奮鬥殉道的決心與唾棄浮華安逸的壯志 ,這個英雄氣慨與希臘早期的英雄主義不同,因它有所為有所不為皆為道義,不為名譽;並且為了強化大衛的力量,這個看似比例協調的古典式雕像,其實有局部的肢體扭曲與全身緊繃的表現,它的手腳特大、肌肉結實、血管外突,沒有舒暢自然或放鬆自在的跡象。然這個大衛毫無武裝,表示他不採以暴制暴的蠻行;他也不似先例為腳踏巨人頭顱的勝利者之姿,而是一個正義使者,勇於挑戰惡勢力 ;他雖然體格健碩,但其懾人的力量乃在於精神而不是魁梧;他的姿態似有準備,但既非攻擊也非歇息,而有一種「讓該發生的發生」的坦然氣度。在這個大衛身上勇者的志節與壯士的體格同時展現,如此可見它的健美軀體及孔武力氣其實是精神的象徵或強化精神力量的手法;進一步而言,這是米開朗基羅對於「肉體乃是精神羈絆」的暗示,難怪其英雄人物的造型總是外表平靜和諧而內情激動緊張,似乎魂魄將破身而出 。這個大衛像成功之處在於它突破宗教的格局,而展現「匹夫不可奪其志」的人格尊嚴與「天生麗質難自棄」的人體美感,但也因為它「答非所問」的離題程度太高,使其難辭名實不符之咎,若說此作名為「勇士」恐更得體,但如此則必使此作的精神層次降低;同時這個大衛固然富有精神力量與道德勇氣,但他並無神性表徵或宗教性象徵,這使全像充滿人本觀念而缺乏神聖感,若循常例將大衛比耶穌,則此問題將更明顯。然而米開朗基羅終究是以大衛為題創作此像,這也表示他不喜全然的俗世價值,可見這件快樂的天人合一作品是出於米開朗基羅早年對基督教天真樂觀的信仰,它隨著藝術家對生命意義更深刻的體會,而逐漸成為不堪回首的青春大夢,然由其晚年作品(如「將耶穌從十字架上解下」)與此作風格之殊異,也可推斷其後這個才華早現的藝術家境界提升之驚人程度。

丹納提羅(Donatello)的大衛像


【以德服人的勇士: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