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硬核科普:结构解离模型(有关人格解体/多重人格以及一切解离症科普)

2022-01-22 21:04 作者:质子-明治系统official  | 我要投稿


所有解离等级一览

原文来自于did-research.org

翻译是莉莉,如果发现翻译有问题请指出

【标题一】结构分离理论

结构分离理论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没有人天生就具有完整 的人格。取而代之的是,婴儿是在处理不同需求的不同自我 状态的松散集合的基础上运作的——喂养、与照顾者的依恋 、探索他们周围的世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自我状态通 常在6岁或9岁时自然地融入到一个连贯一致的人格中。然而 ,童年创伤破坏了这一过程。由于相互冲突的需求、创伤记 忆、习得的行动路径或对创伤的反应,不同的自我状态无法 相互融合。当孩子的主要照顾人前后不一致,一刻慈爱下一 刻又暴虐,阻止了健康依恋的发生,反而促进了紊乱的依恋 时,就无法形成一个连贯的自我意识。

至关重要的是,这种整合失败的情况不仅仅发生在儿童身上 。虽然在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DID)中发现的自我状态的极 端破坏只能在自我完全整合之前发生,自我整合后发生的创 伤或年轻时发生但不需要完全自我分裂的创伤也可导致创伤 材料(记忆、感知、习得反应等)无法融入已经存在或正在 形成的人格。如果只有一种创伤、一种创伤或一系列相连的 创伤,其结果可能是人格的一部分与其他部分保持分离。如 果有更多的创伤或更复杂的创伤,自我的多个部分可能仍然 不整合,作为相关创伤材料的储存容器。

当只有一个包含创伤的部分,即情感部分(EP)与主要人格, 即看起来正常的部分(ANP)分离时,这就是初级结构分离。 当多个情感部分(EP)与看起来正常的部分(ANP)保持分离 时,这就是二级结构分离。在DID的例子中,既有多个情感部 分(EP),也有多个看起来正常的部分(ANP),这就是三级 结构分离。

(以下几页关于结构分离的内容主要基于Onno van der  Hart、Ellert Nijenhuis和Kathy Steele的《闹鬼的自我 :结构分离与慢性创伤的治疗》一书。本站提供一个没有那 么深入但更简短并免费的信息来源。)

初级解离模型一览

【标题2】初级结构分离

如果一个人有一个相对安全的童年,他们将有机会充分整合 他们的个性、自我意识和个人历史。然而,早期发育并不是 分离的唯一相关因素。遗传和创伤或极端压力的结合可导致 个体在后期的生活中分离,导致分离性障碍,如人格解体/人 格解体障碍或分离性遗忘,或创伤和压力相关障碍,最显著 的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当个体更具适应性时,当创 伤不是背叛性的创伤时,当创伤并没有重复时,或者仅仅当 个体在遗传上不易产生分离反应时,早期生活创伤可能会导 致相同的疾病。无论人格何时分离,主要的结构分离都是问 题所在。

根据结构分离理论,初级结构分离是指个体内存在一个情绪 部分(EP)和一个看起来正常的部分(ANP)。ANP是负责日 常生活的部分。EP与ANP发生分离(dissociation),即不 与ANP整合为一体,因为它拥有可能压倒自我并阻止ANP在日 常生活中正常运作的创伤经历。也就是说,对创伤的战斗、 逃跑、冻结和屈服反应以及与之相关的记忆和内化信息与应 对正常生活的人格部分是分离的。

对于PTSD患者,这使ANP保持麻木,避免接触创伤材料,除非 某些东西触发(激活)了EP,并以分离性闪回、过度警觉、 恐慌、易怒和鲁莽、情绪爆发、对自我和世界的负面认知、 噩梦或躯体化症状的形式使创伤浮现在脑海中。当EP与ANP一 起激活时,ANP会体验到与相关于EP所含创伤性物质的侵入。

当PTSD患者的EP被强烈地激活,以至于他们在牺牲ANP的控制 的情况下获得对于意识完全的控制时,他们会完全体验到创 伤体验,好像它就发生在现在一样。他们除了创伤什么都不 知道了。当EP和ANP都同时有知觉时,这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 得到缓解,但EP不能以任何有意义的程度上独立地立足于当 下。他们所有的心理能量和资源都用于徒劳地试图处理他们 所经历的创伤。当ANP有足够的心理能量和资源用于避免创伤 性刺激并防止其产生影响时,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比ANP已经 被消磨得筋疲力尽或可用资源较少时要小。ANP可能会对EP产 生强烈的负面反应,即使在EP完全接管的情况下,ANP没有意 识到并且事后无法回忆起。

结构分离如何包含简单的分离性疾病尚不清楚,但为了使这 一理论有效,它必须在某种程度上适用于所有分离性疾病( 这里用来指所有以分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无论分离是否是 用来定义这种疾病的特征和分类)。这可能是对于那些有人 格解体/人格解体障碍的人来说,EP的存在会导致ANP与自身 或其内部过程的各个方面,或与周围环境或周围世界发生脱 节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EP会导致阴性和非阳性症状(失 去正常的意识和处理,而不是获得与创伤相关的侵入)。这 可能代表EP的一种心理逃避或一种屈服。如果内部分离是由 创伤引起的,EP可能已经将正常生活和创伤之间的分离内在 化,或者已经将分离调整为一种与创伤保持距离的方式,从 而更容易让创伤的肇事者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而不会让患 病者因此受伤。

对于那些患有分离性遗忘症的人来说,结构分离的作用更容 易解释。这些人通常会出现PTSD症状,或者当(触发了他们 发生分离的创伤性事件导致的)失忆症结束时,会在实际上 出现PTSD。在这种情况下,ANP仅仅经历了一段不定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没有EP的干扰,EP包含了对创伤的所有意识。当 EP返回后,患者会经历与PTSD患者相同的挣扎。

应该注意的是,一些人认为存在一个ANP和一个高度发展的EP 的情况属于初级结构分离,由于遵循严格的基于数字的二分 法。然而,就本网站而言,只有一个ANP和一个EP的个体,但 其EP被视为中度分化的实体;或其ANP患有失忆症的低分化实 体(可能作为OSDD-1个体的一部分出现),被视为具有二级 结构分离。这是为了避免与DSM-5诊断标准相冲突。然而,这 样的情况很少。更为罕见的是,符合DID临床标准的个体在其 整个人格系统中只有两个部分。同样,就本网站而言,基于 两部分之间分离边界的复杂性,此类个体被视为具有三级结 构分离。

二级解离模型一览

【标题3】二级结构分离

当创伤从较小的年龄开始,持续时间更长,由家庭成员或监 护人造成,或涉及到更极端的紊乱依恋时,结构分离理论认 为,初级结构分离可能不足以让个体处理他们所面临的创伤 的所有不同方面。从较小年龄开始的创伤会影响不太完整的 人格,持续时间更长的创伤有更多的创伤材料需要储存,由 本应保护弱小的儿童的人造成的创伤会为其在日常生活中保 持对创伤的无知提供强烈的动力,伴随着紊乱依恋的创伤迫 使孩子以冲突的方式对看护者做出反应,而不允许他们的任 何其他习得反应显露出来。当部分或全部条件满足时,结果 可能是复杂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边缘人格障碍(BPD )或其他特定的分离性障碍(OSDD-1)。虽然创伤可能不足 以,或个体年龄不够小或解离程度不足以产生多个明显正常 部分(ANP),但多个情绪部分(EP)是这些疾病的原因。

二级结构分离是指个体内存在一个ANP和多个EP。与一级结构 分离一样,二级结构分离中的ANP负责日常生活,而多个EP持 有ANP不能充分整合的创伤性物质。然而,与初级结构分离中 只有一个EP来处理战斗、逃跑、冻结和必要的屈服不同,这 些多个EP各自处理创伤的独特且经常相互冲突的方面。不同 的记忆簇、强烈的情绪、习得的反应、内化的信息和个人特 征将与不同的EP相关联,并且EP可能比初级结构分离中的EP 更发达。

患有复杂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成年人通常是由于长期或反复的 创伤,如战争、政治酷刑、长期监禁或种族灭绝。儿童期创 伤也极大地增加了进一步创伤导致成年后发生C-PTSD的风险 (Cloitre、Garvert、Weiss、Carlson和Bryant,2014) 。当对新创伤的反应与过去未解决的创伤交织在一起时,这 被称为双重情绪,它可以重新唤起旧EP或增加现有EP的数量 。患有C-PTSD的人与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人以相 似的方式体验到他们的部分。个体的ANP保持麻木和回避状态 ,直到有东西触发他们的一个EP,在这一点上,EP将根据他 们所含的特定(创伤)物质作出反应。然而,C-PTSD患者的 ANP可能有更不健康的应对机制。投射、与肇事者的认同、对 肇事者持有积极的情感或痴迷于对肇事者的报复是常见的, 并且可能在多个EP中表达。

对于代表对创伤的战斗反应的EP,对ANP的侵入可能包括身体 上的攻击欲、高度警惕和强烈的惊吓反射、易怒和鲁莽,以 及针对他人或个人的情绪爆发。对于代表对创伤的逃跑反应 的EP来说,入侵可能包括逃到一个感觉安全的地方,试图躲 到某个地方,惊慌失措,以及极端的恐怖和厄运感。对于代 表冰冻(木僵)反应的EP,可能会痛觉缺失,此外还有全身 僵硬症、对刺激缺乏意识和反应。对于代表屈服反应的EP, 可能出现痛觉缺失,并可能伴随着主动延长与使其感觉到强 大或危险的个体相处的时间。所有EP都可能伴随着分离性闪 回、对自我和世界的负面认知、噩梦或躯体化症状。

与初级分离的EP一样,EP可能完全控制C-PTSD患者,导致完 全经历的闪回和随后的失忆症。EP的部分侵入可能会导致分 离症状、难以与他人建立联系,以及对肇事者的关注,这可 能是出于同情或报复的性质。ANP通过避免可能导致其激活的 刺激来避免EP的部分和完全侵入。

边缘型人格障碍在某些方面与PTSD和C-PTSD相似,通常与儿 童创伤和分离有关,尽管并非所有BPD患者都经历过创伤或有 分离症状。BPD患者的症状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因为9种可能 症状中只需要出现5种就可以诊断。然而,“人际关系、自我 形象和情感的普遍不稳定以及明显的冲动”(美国精神病学 协会,2013)是BPD的主要特征,这些症状与自我调节、自残 、对孤独的恐惧和空虚感等问题密切相关。结构分离理论准 确地描述了这些特征。

研究发现,80%以上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存在无组织或不安 全的依恋方式,这可以解释许多相关问题。这种依恋方式通 常是儿童创伤或父母无组织或不安全的依恋(儿童的边缘人 格特征本身会加剧这种依恋)的结果。无组织的依恋需要许 多内部矛盾,这可能导致缺乏整合。特别是当特定类型的不 安全依恋被关注时,这一点尤其正确,在这种情况下,孩子 会在依恋和脱离依恋之间交替,或抛弃其情感,使情感状态 被否认(Mosquera、Gonzalez和Leeds,2014)。

BPD患者的EP处理依恋和分离、理想化和贬低,因为这两种思 维、感觉和反应模式对于儿童来说都是必要的,因为儿童的 护理者在支持和情感上的无用、忽视或虐待之间交替。当冲 突EP侵入ANP时,这导致身份的不稳定。紧张、混乱的人际关 系加上对被遗弃的恐惧源于看护者从未建立起健康的依恋, 看护者没有提供孩子所需的注意力、情感和支持,以及看护 者不可预测的拒绝。BPD患者的退行(孩子气)行为经常反映 了被定在过去的EP。情绪调节和脾气方面的困难与ANP忽视EP 的情绪有关,EP在激活时会对通常被否认的极端情绪做出反 应。这种无法调节情绪的现象源于个人的主要照料者从未教 会他们识别或管理这些情绪。冲动和自我伤害行为是处理强 烈情绪的另一种方式,可能是由于未经承认的父母批评、拒 绝或敌意。短暂的分离症状和偏执是对极端不受控制的焦虑 或EP侵入的反应,分离可能表现为ANP的阴性症状 (Mosquera et al.,2014)。

BPD的其他症状也可以用结构分离来解释。例如,BPD的常见 症状是长期感到空虚、孤独和无聊。对于患有边缘型人格障 碍且EP较强但中枢ANP较弱的个体,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ANP 在EP未显现时内容相对较少,以及ANP必须避免太多可能激活 EP的情绪和情境触发因素所致。另一方面,BPD的某些冲动性 可能是由于个人为了感觉更完整而试图将EP逼出来。自残被 认为是减少分离的一种尝试。

其他指定的分离性障碍亚型1是属于二级结构人格分离的最复 杂的障碍。OSDD-1在许多方面与DID非常相似,它并不总是处 于二级结构分离状态,因为它与DID的区别在于没有失忆症, 或者说完全分化的部分,而不是ANP的数量。从理论上讲, OSDD-1患者应该只有一个ANP和多个EP,但事实上并非总是 如此。无论如何,OSDD-1患者的EP可能比其他一二级结构分 离障碍患者的EP发育和分化更好,尽管他们可能仍然比DID患 者的EP发育更差。OSDD-1患者的EP范围从C-PTSD和BPD中发 现的创伤性容器到具有某种分化概念的片段,再到具有自我 概念的完全发育的子人格。OSDD-1患者的EP可能处理日常生 活的某些方面,如探索或玩耍。他们通常认为自己是孩子。 它们既可以通过被动影响显现,也可以在安全环境中或被触 发时通过完全切换显现。OSDD-1患者的部分可能相互否认, 否认对方的记忆,或否认身体形态或现状的某些方面。ANP不 仅对EP有回避反应,而且容易对EP做出羞耻、责备或仇恨的 反应,EP可能会相互回避。

个人EP可能更关注通过战斗、逃跑、冰冻或屈服进行防御, 关注特定的情绪或特定类型的依恋。EP以分层的方式出现是 很常见的,一个或多个EP对于创伤的表现,可能像前一个EP 和他们的创伤被处理和整合一样。多个EP通常根据他们经历 的创伤类型进行分组,有些EP甚至经历了不同的方面(图像 、声音、情绪),或者为包含与相同创伤和创伤记忆相关的 不同防御行为而生。一些创伤可能既与记录创伤的感觉和情 感因素的体验部分有关,又和从体内或体外经历中目睹创伤 的观察部分有关。观察部分可能表现为无感情和超然,并与 内部自助者(ISH)的概念相关联。

三级解离结构模型一览

【标题4】三级结构分离

三级结构分离的原因与二级结构分离的原因非常相似。也就 是说,从小开始、持续很长时间、由家庭成员或监护人实施 或涉及到更极端的紊乱依恋的创伤可能导致二级或三级结构 分离,而三级结构分离则是由更极端或更持久的创伤造成的 ,或产生于一个心理防御能力较弱的人,或者一个天生更容 易分离的人。三级结构分离理论上等同于分离性身份识别障 碍(DID),但实际上,患有其他特定分离性障碍-1 (OSDD-1)的人可能符合标准,而患有DID的少数人可能不仅 仅是因为他们的部分数量。

三级结构分离是指个体内存在多个看起来正常的部分(ANP) 和多个情绪部分(EP)。三级结构分离的ANP处理日常生活的 不同方面(尽管可能重叠)。例如,一个ANP可能是主人格并 且负责上学、人际关系和工作。另一个ANP可能更擅长人际关 系,因此在这方面可以有意或无意地帮助第一个ANP(一些人 认为ANP在彼此切换时总是丢失时间,并且不知道他们不是彼 此;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确实是这样),而另一个ANP可能 会在学校的一门特定学科或者工作的特定方面提供帮助。另 一个ANP可能处理系统的出身家庭或帮助照顾受抚养的儿童。 患有DID的个体并没有一个能准确反映他们作为一个完整人格 的ANP。DID患者在意识到他们的病情之前,他们的ANP对他们 的EP高度恐惧,尽管一些ANP可能会在了解EP是什么后寻找威 胁性较小的EP。因为子人格可以高度发展,并且在他们之间 有很强的分离隔墙,ANP通常可以安全地与特定EP交互,而不 必经历创伤记忆、感知或冲动的渗透。

ANP用于避免EP激活的策略包括失忆症、失去痛觉、限制ANP 的情绪范围或使其情绪强度麻木。这些回避行为加上EP的频 繁侵入会消耗心理能量,导致抑郁、焦虑或长期的绝望、羞 耻、内疚或愤怒情绪。特别是绝望的ANP可能会进行自我伤害 或使用精神药物,试图强行将自己束缚在当下,阻止EP入侵 。情感上不连贯的ANP很可能难以与他人建立有意义的关系, 并且对自己的身体和情感需求把握不佳。然而,大多数ANP需 要表现出高度的功能性,可能会觉得避免所有潜在的触发情 况和行为,包括与依附和信任他人有关的情况和行为更简单 ,并投入工作或其他非反射性活动。

与二级结构分离一样,三级结构分离的EP处理创伤的不同方 面,可能包含不同的记忆、不同的学习反应、不同的内化信 息、不同的强烈情绪、不同的依恋模式或不同的个人特征。 三级结构解离的EP与OSDD-1中的EP最为相似。然而,这些EP 可能比通常在二级结构分离中发现的EP更复杂和发育良好, 尽管有些可能仍然只是容纳创伤的碎片。DID患者的EP可能会 认为自己属于不同的年龄段,并不全是被时间冻结的幼儿。 EP可能处理日常生活的某些方面,如探索、游戏或社交。有 些人可能与ANP非常相似,甚至对持有创伤材料会使他们在某 种程度上变得不发达、不理性或不成熟的暗示感到不满!

个人EP可能更关注通过战斗、逃跑、冰冻或屈服进行防御, 关注特定的情绪或特定类型的依恋。EP以分层的方式出现是 很常见的,一个或多个EP对于创伤的表现,可能像前一个EP 和他们的创伤被处理和整合一样。多个EP通常根据他们经历 的创伤类型进行分组,有些EP甚至经历了不同的方面(图像 、声音、情绪),或者为包含与相同创伤和创伤记忆相关的 不同防御行为而生。一些创伤可能既与记录创伤的感觉和情 感因素的体验部分有关,又和从体内或体外经历中目睹创伤 的观察部分有关。观察部分可能表现为无感情和超然,并与 内部自助者(ISH)的概念相关联。

EP和ANP都可以通过被动影响或完全切换来表现。根据系统的 共同意识程度,时间丢失和昏厥可能会或可能不会总是伴随 着完全切换。具有高度共意识的系统尤其可能会相互否认或 否认对方的记忆,尽管对于那些认为自己的昏厥归咎于假定 的医疗状况、医源性或社会认知影响或天生记忆力差的人来 说,也会发生相互否认,否认彼此的记忆在所有系统中都很 常见。另一方面,ANP和EP都可能倾向于否认身体当前的身体 形态或状况,或者可能对系统的工作、配偶、子女或居住地 点不满。ANP和EP都可能相互回避,或回避他们不认同的内部 团体,并可能对这些不利的子人格或团体做出羞耻、责备或 仇恨的反应。然而,内部友谊和联盟也很常见,有些系统甚 至可能基于感知的家庭单元进行分组。

子人格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彼此,或者他们是一个整体的 一部分。子人格可以体验到自己是完全独特的个体,也可以 将他们系统中的其他子人格视为完全独立的个体,或者以“ 我而不是我”的感觉体验他们。他们可能在智能上拥有系统 共享的历史、当前的生活和情况,但他们可能感觉不到自己 对彼此有任何控制权,并且讨厌被人让他们觉得自己能够这 样做。至关重要的是,系统要对其所有成员负责,并且大多 数成员都努力做到这一点,但无害但仅仅基于偏好的行为可 能会被不涉及的子人格完全否定。例如,如果一个素食者子 人格被告知,因为他们的主人格和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喜欢 吃肉,他们可能会对被指责允许自己的一部分参与他们不赞 成的行为感到愤怒或厌恶。虽然子人格可能承认他们有着共 同的大脑和身体,但他们可能会坚持认为他们的独特性不亚 于一个人的克隆人最终会成为的个体的样子。有些子人格是 如此独立、分化和发展良好(有时被称为解放和细化)确实 让有DID的人、他们的亲人、临床医生甚至哲学家提出了一些 合理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构成了一个人。然而,许多专业人 士认为这种质疑会适得其反。

众所周知,DID患者在成年后可能会形成额外的EP和ANP,这 取决于他们的经验和需要。虽然新的真实或感知到的创伤最 有可能产生新的EP,但新的ANP可能会产生于分娩或照顾孩子 ,承担新的工作责任,或取代以前因过度劳累而无法继续管 理日常生活的主人格。当新的行动系统、强烈的情感、记忆 或感知无法融入个人整体或任何现有部分时,就会产生新的 部分。必须记住,任何部分都不能包含个人无法获得的任何 东西;举一个明确而极端的例子,如果系统没有经历过医疗 培训,则没有子人格可以成为医生!在更现实的层面上,如 果系统中尚未具备应对的技能和意愿,则无法产生能够自动 修复系统或处理系统当前所有问题的部分。

【标题5】结构分离与核心

一些人认为结构分离理论意味着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DID) 的诊断排除了核心或原始部分的可能性。这种无知通常意味 着试图迫使现实符合理论,而不是理论符合现实。无论如何 ,结构分离理论实际上并不意味着所有具有核心的DID系统要 么是错误的,要么实际上具有其他指定的分离性疾病亚型1( OSDD-1)。相反,我们必须检查存在于系列中的理论,来概 念化早期的整合失败如何仍然允许一个部分在其他部分之前 整合。

很明显,结构离解作用于光谱。对于从未经历过创伤或极端 压力的人来说,他们的个性是完整的。这些人有一个完整的 自我,可以处理需要他们处理的任何情况。因为在这些个体 中只有一个自我,所以术语“核心”或“原始”是不相关的 。只有当创伤确实发生时,自我的断片才迫使原始的和新的 部分区分开来。

当创伤导致情绪部分(EP)无法与个体整体整合以维持日常 功能时,即发生初级结构分离。个体在创伤前的部分现在是 看起来正常的部分(ANP)。它可能或多或少地与之前的个体 相似,但它包含了所有的材料——记忆、特征、偏好、情感 ——这些都是在创伤发生之前塑造了个体的。当然,这一部 分不再完全像以前那样。在拒绝EP的创伤材料——与创伤相 关的记忆、教训、感觉和情感——时,它缩小了自己的领域 。在努力避免激活EP和经历创伤侵入的过程中,ANP经历了分 离症状、失忆症、失去痛觉和情感麻木或情感范围缩小。ANP 会因为这些回避的尝试将自己消耗得筋疲力尽,并允许出现 抑郁症状、焦虑或长期的绝望感、内疚感、羞耻感或愤怒。 无论如何,ANP仍在努力向世界展示一张正常的面孔。它处理 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ANP远比EP内容充实,治疗的目的是让 ANP确认、处理和重新连接EP。EP只处理防御行动,如与战斗 、逃跑、冻结或屈服有关的行动,并且只包含创伤方面。它 没有意识到时间的流逝,情绪范围非常有限。它是ANP为了成 为一个整体而必须包含的一部分。在分离的EP和挣扎着像创 伤发生前一样继续的ANP之间,很明显,ANP是经历初级结构 分离的个体的核心。

当创伤导致多个情绪部分(EP)时,每个部分处理创伤的不 同方面,无法与个体整体整合以维持其日常功能时,即发生 二级结构分离。个体在创伤前存在的部分或EP之间建立连接 的部分是看起来正常的部分(ANP)。二级结构分离可表现为 复杂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边缘型人格障碍(BPD)或 其他特定的分离障碍亚型1型。对于C-PTSD患者,EP和ANP几 乎与PTSD患者相同(也就是一级结构分离),除了EP数量的 数量和侵入的复杂性。对于那些患有BPD的患者,ANP可能包 含的成分要少得多,并且必须更多地(将整个个体的特征) 归因于其EP。然而,BPD患者的ANP显然仍然是核心。BPD患 者的创伤或无组织依恋可能始于很小的年龄,以至于我们无 法轻易追溯到个体只有一个完整自我的时刻,但很明显,个 体的ANP是努力将自身所有部分重新整合到自身中的一部分。 BPD患者的EP是幼稚的、范围有限的、静态的。与依恋和分离 、理想化和贬低相关的EP除了将它们结合在一起的ANP之外, 几乎没有什么共同之处。如果没有创伤,个人童年的依恋是 健康和安全的,那么ANP将与结果最接近。ANP将包含它在当 前所做的一切,以及中和的,常规化的它未能整合的众多EP 的方面。显然,C-PTSD和BPD的ANP都可以被认为是核心。这 同样适用于OSDD-1。尽管OSDD-1的EP有更多的分化,但它们 仍然以一个ANP为中心(理论上是这样;实际上,这是结构分 离理论本身出现问题的地方之一)。ANP是成年的部分,必须 尝试处理日常生活,同时平衡侵入的大量EP。当ANP整合不同 的EP和他们的记忆、情绪、依恋模式、感知和防御行为时, 是ANP变得更加完整。EP为了相互结合而努力,但当两部分之 间不再需要分离屏障时,可能会发生自发整合。ANP是核心的 部分,在没有创伤的情况下,他包含了现在被他否认的所有 方面。具有二级结构分离的个体显然具有核心。

重申一下,正常发育的个体没有部分。无正当理由,他们不 会以不同的自我状态参与生活。在患有PTSD或C-PTSD的人遭 遇创伤之前,他们没有单独的部分。这些个体发育正常,但 为了继续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被迫获得拒绝通过创伤经 历获得的材料的能力。ANP是拒绝创伤材料的部分,但这个 ANP最初只是创伤前存在的整个自我。由于它必须越来越多地 拒绝,或者说分离,以避免激活EP,从而经历可能对其功能 有害的创伤性侵入,因此它缩小了自己的范围,但ANP仍然是 创伤前完整且正在发展的部分。这是EP必须集成到的部分。 它是核心,或者说初始的部分。在BPD和OSDD-1等疾病的情况 下,可能不太清楚EP分离前是否有一个部分,一个自我在发 育,但仍然有一个中心部分,一个ANP(重申,这只是理论上 的,许多OSDD-1患者在实际上有多个部分符合ANP的定义), 这就是最终必须整合EP才能完整的原因。核心存在于一级和 二级结构分离中。

三级结构分离是核心或初始部分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地方。三 级结构分离,或DID(虽然在实际上,也包含OSDD-1的许多病 例,但不一定包含所有DID病例)发生在创伤导致多个情感部 分,每个部分处理创伤的不同方面,以及多个看起来正常的 部分,每个部分处理日常生活的不同方面,无法整合时。只 有当创伤破坏了发育中儿童的自然融合时,这才可能发生。 一旦一个身份被充分整合,它就不能被分割,也不能创建新 的ANP。许多人指出这是他们拒绝DID中存在核心或初始自我 的原因。他们将核心定义为在创伤迫使其解除对一个或多个 EP的控制以继续发挥功能之前能够完全发育的ANP。然而,核 心并不是这样定义的。如果一个ANP在创伤开始之前形成,或 者在创伤变得如此极端或普遍,以至于一个ANP无法独立处理 日常生活之前形成,那么这个ANP将是初始的部分,在创伤和 新的经验或期望之前开始形成的ANP缩小了它的范围。

在任何情况下整合都不会在创伤之前开始的假设是不切实际 的。融合不仅仅发生在孩子5岁或6岁的时候。这是一个逐渐 发展的过程,从孩子出生时开始,一直持续到成年早期。在 没有长期或反复创伤的情况下,6-9岁时的整合(取决于孩子 个人和谁在进行理论推导)自然就足够了,以防止产生多个 ANP。在这一点之后,额外的ANP只能在已经有DID并且已经有 过多个ANP的个体中形成。必须注意的是,即使DID必须在人 格达到充分整合的阶段之前形成,但没有研究表明,它必须 在整合过程开始之前形成;事实上,DID可以在此阶段的最后 时期形成,直接与这个观点冲突。

为了更清楚,对比两个理论上的孩子,孩子A和孩子B的情况 。孩子A从出生起就处于创伤环境中,但孩子B的创伤开始于4 岁。两个孩子天生都是易于分离的,而且都没有一个支持系 统来帮助他们处理创伤。两名儿童都面临着反复/长期的,有 关于人际的,而且从他们的角度来看,严重的创伤。两名儿 童都有潜力发展DID或已经符合DID标准。

因为孩子A的创伤始于出生,所以孩子A的个性从一开始就没 有机会融入一种自我意识。孩子A从未有过愿意或能够支持他 们将不同的自我状态整合在一起的父母,而且从来没有足够 的连续性或安全性使这一点变得可行。不仅从一开始就将多 个EP分开,以使创伤材料远离成长中的自我,而且对儿童A本 身的期望是如此不一致,以至于儿童甚至无法发展出一个ANP 。也许孩子需要保留一个ANP作为他们母亲的完美孩子,另一 个ANP以避免他们父亲的愤怒,并且当父母无法接近时,这两 个ANP都不适合照顾这个孩子,这意味着当孩子学习自我照顾 技能时,这些信息会自动融入第三个ANP。也许孩子必须能够 在没有任何警告的情况下接纳一位有时支持和鼓励,但也可 能疏远和冷漠的父母,迫使孩子a学会用不同的ANP来表现出 不同的反应模式。无论如何,对于孩子A来说,没有一个ANP 比其他人先出现。从来没有适合于一种自我意识形成的环境 。在儿童A的情况下,没有核心。

现在考虑儿童B的情况,因为儿童B的创伤在4岁开始或明显恶 化,除了源于创伤的多个EP外,儿童B在创伤之前有四年来做 形成一个稳定的自我意识或一个稳定的ANP的工作。孩子B仍 然没有,也从来没有过一个完整的自我意识,因为孩子B太小 ,还没有达到那个发展阶段,但已经取得了进展。在创伤开 始或恶化之前,他们有一个定义松散的自我意识,或者说一 个定义松散的ANP作为几个已经必要的EP的中心。然后,创伤 开始或变得难以忍受,突然之间,如果以前EP并不是必要的 ,现在就必要了,即使EP已经存在,也可能需要新的EP。

从这里开始,孩子B可以走两条路。在第一种情况下,他们只 能继续使用一个ANP,但可以使用多个EP。这是一个二级结构 分离的病例,可能表现为C-PTSD、BPD、OSDD-1,如果EP分 化得异常严重,也可能表现为DID。然而,在第二种情况下, 儿童无法继续作为一个ANP发挥作用。这可能有几个原因。也 许新的创伤或创伤的突然增加与儿童护理者变得不稳定和不 可预测相关,这就要求儿童能够在多个ANP之间快速切换,以 满足相互矛盾的期望。也许,作为ANP,孩子必须对一名看护 者相关的创伤保持无知,但必须承认这一点,在不能期望来 自另一名看护者的帮助的情况下。也许孩子被期望在学校表 现良好,没有任何创伤迹象变得明显可见,但必须准备好对 EP无法处理的家庭情况做出快速反应。也许孩子的新托儿所 需要一个充满爱心的孩子来消除工作人员的怀疑,而孩子的 父母则需要一个听话的孩子,知道如何让他们变得贫瘠。

不管是什么原因,孩子B现在的处境是,他们以前或多或少形 成的ANP不再足够。孩子B仍然4岁,并且仍然能够将与日常生 活相关的材料分割成一个新的ANP,因为他们的自我意识从来 没有完全整合的机会。他们从来没有一个坚实的自我意识或 完整的自我描述仅仅是因为他们太年轻了。现在,新的或额 外的创伤使他们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其结果是额外的ANP与已 经在努力形成的自我(ANP)一同加入生活。

请注意,定义点是孩子A和孩子B在任何时候都没有一个完整 的自我意识。不同的是,儿童A从一开始就有多个ANP在同时 形成,而儿童B有一个ANP在其他ANP成为必要之前正在形成。 孩子A可以说没有核心,也可以说有多个核心,这取决于人们 如何看待ANP的原始集合。儿童B可以说有一个核心,即他们 开始发育的第一个ANP。

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额外的ANP都有可能在孩子的一生中形成 。这是因为,一旦任何一个孩子开始反射性地对以产生一个 新部分的方式应对他们无法处理的新情况,那么当面临新的 重大压力源时,孩子很可能会继续使用这种策略(什么是“ 重大的”视孩子而定)。例如,孩子可能会创造一个或多个 新的部分来处理学校生活的开始、孩子家庭生活恶化或引入 新的虐待或虐待者时。当然,这并不能说是一个有意识的创 造,而是某个或某种创伤相关材料的整合失败,允许这些材 料在它们之间整合,直到最终的材料集合被分化到足以算作 碎片或完全发展的子人格。一旦孩子发展出了DID,如果存在 创建新变更所需的适当条件,则孩子能够在任何具有适当的 条件时间点出于必要“拆分”(未能整合材料或拒绝接受曾 经拥有的材料,将其收集为新的部分)出新的子人格。

产生新的子人格(包括新ANP)的能力并不是有无核心或初始 ANP的系统的唯一相似点。在许多方面,一个ANP是否在另一 个ANP形成之前就存在与系统的开发和展现无关。原始ANP可 能是也可能不是最发达的部分。在任何长时间内,它可能会 或可能不会保持系统的主人格或最主要的子人格的身份。在 某一点之后,原始ANP可能无法进一步发展,并且可能停止整 合任何新的经验或材料。所有这些都不会影响其他ANP的形成 或可能发展到的程度。即使原始ANP处理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方 面,因此限制了更专项化的ANP的潜在领域,最终结果与一个 非原始ANP成为系统大部分生活中最主要的子人格的情况没有 区别。这同样适用于将其多个原始ANP计算为多个核心的系统 。每个原始的ANP可能会或可能不会发展得异常完善,存在的 时间异常长,或者比新的ANP处理更多的日常生活,但这些可 能性都不会彻底改变系统的结构或功能。

DID允许许多变化,一个或多个核心或原始ANP的缺失、存在 或强度就是这样一个变量。

【标题6】结构离分离理论的几个问题

关于分离的研究远没有定论。结构分离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理 论,它揭示了分离状况之间的联系,并有助于解释这些状况 的形成和功能,但它并非没有问题、漏洞和矛盾。其中许多 都不是该理论的内在问题,而是在不一致地应用该理论时出 现的,而不是被理解为复杂的分离性疾病形成的首要解释。 科林·罗斯(Colin Ross)是最早的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 DID)研究者之一,他在2014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指出了其中 一些问题。

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尽管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 边缘型人格障碍(BPD),许多赞同结构分离理论的人已经开 始将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排除在其框架之外。研究已经表 明,DSM-5分类的所有分离性疾病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 DID作为最复杂的分离性疾病,确实涉及所有其他分离性疾病 的症状。相反,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不一定与任何分离特 征相关的人格障碍,虽然DID几乎总是与PTSD共病,但PTSD 并不总是与DSM-5分离性障碍相关。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可能的方法是将情绪部分(EP)识别为 专注于情绪、记忆、感觉或类似事物的任何分离材料的集合 。当一个人经历人格解体或现实解体时,他们可以被视为经 历了一个暂时的EP。在这种情况下,EP可以被视为包含了个 人在当下未能融入的任何东西。如果一个人在镜子中无法识 别自己,那么他们识别自己的能力就被分离,并可能被存储 在一个无法访问的EP中。如果一个人感觉不到与自己的思想 或情绪的联系,那么他们的思想和情绪在某种程度上是分离 的,不再与明显正常的部分(ANP)完全整合。如果一个人不 能识别周围的世界,那么让人进行现实检查的正常信号就没 有被整合,因此仍然处于分离状态,与一个临时的EP。

应该注意的是,这种理论上的暂时分离在某些方面不同于人 格的结构性分离。例如,个人可能更脆弱,容易暂时分离, 因为正常的日常压力、焦虑或身体不适可能导致人格解体/现 实解体,并且不需要创伤。这种类型的分离也可能只持续几 分钟、几小时或几天,而不是几个月、几年或几十年,这表 明它可能更容易被暂时克服。最后,这种EP的特征不是独立 性或侵入性,而是ANP感知到EP所含材料的缺失。无论如何, 这一观点可能有助于保持对分离的理解的连贯性。

与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一样,分离性失忆症是另一种明显 的分离性疾病,它受到当前结构分离概念的影响。它不涉及 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明确的EP。事实上,有些人可能会说它 根本不涉及EP。分离性失忆症是指一段或多段创伤性记忆的 缺失。虽然这些记忆可能会发生分离性侵入,但也有可能患 有分离性失忆症的个体在记忆恢复之前从未经历过与创伤记 忆相关的任何侵入。这是一种关于“缺失”的障碍,而不是 一种关于“不同的部分出现”的障碍。尽管如此,分离性失 忆症在本质上必须是分离性的,因为它与分离性的所有其他 方面(包括也有争议的人格解体和现实解体)高度相关,符 合分离性的基本定义,即自我与自我的其他方面、周围环境 或现实感,一个人的自我描述,或一个人的内部过程之间的 分离。

这听起来可能完全是理论上的,但一些人已经开始区分分离 性失忆症和在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中发现的身份间失忆症, 尽管人们认为两者的潜在机制是相同的。只有失忆症形成和 表现的方式(即,分离的记忆是否清楚地包含在某个子人格 中)不同,而这并不是将症状或经历归类为医学或心理上不 同现象的历史或当前原因。

出于这些原因,最好将分离性失忆症视为一种一级结构分离 ,其中单个ANP无法访问包含所有创伤记忆的单个EP。分离性 失忆症与PTSD的区别可能在于EP掩埋的成功程度。如果EP是 如此分离,以至于它根本无法侵入,它可以表现为分离性失 忆症。如果有侵入,通常可以诊断PTSD。重叠是常见的,分 离性失忆症通常是PTSD的一个特征。

使分离性失忆症问题复杂化的是,分离性迷游症被归类为一 种分离性失忆症,但分离性迷游症作为一种全面的疾病可以 说涉及两个ANP和无EP。一种人格取代了另一种人格,两种人 格都不拥有属于另一种人格的任何东西。在某些情况下,第 二个ANP可能不如第一个发达,但不能准确地归类为EP。这种 结构不是目前结构分离理论所解释的。一种解决方案是假设 所有丢失的记忆都由一个EP保存,该EP也保存所有丢失的自 传信息。这可能迫使单一的ANP采取新的身份,以试图弄清楚 丢失了什么。这也可以被视为ANP试图避免与任何可能激活EP 从而导致入侵的事物所致。

提出的另一个问题是情感部分必须分化到何种程度的问题。 Nijenhuis是结构分离理论的最早的和当前的研究者之一,他 指出EP必须具有主观自我意识,以便区分涉及结构分离的条 件和不涉及结构分离的条件。虽然这种自我意识在大多数患 有其他特定的分离性疾病亚型1(OSDD-1)和DID的个体的EP 中明显存在,但无法证明PTSD、复杂PTSD(C-PTSD)或BPD 患者的EP中存在独特的自我意识。事实上,没有临床证据表 明PTSD、C-PTSD或BPD患者的EP可以以任何方式显著区分。 对于患有PTSD或C-PTSD的个体来说,在经历闪回时用不同的 名字甚至年龄来识别自己并不常见,更不用说表现出不同的 技能或特征了。完整的闪回甚至不是DSM-5中诊断PTSD的要求 !至于BPD,虽然身份混淆很常见,但实际的转换行为却不常 见。对于患有BPD的个体来说,EP显然更像是分离的方面,而 不是交替的自我。当一个或多个EP明显分化时,OSDD-1或 DID通常也被诊断。

这使得很难说所有人格结构分离的个体都有自己的自我意识 的人格独立部分。另一方面,如果EP不需要主观的自我意识 ,一些人认为DSM-5的几乎所有障碍都可以说是分离状态。任 何涉及自我、异己思想、冲动、情感、感觉或感知的情况都 可以被认为是符合的。Ross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但它会破坏 现实中结构分离与创伤、分离症状和分离侵入之间的联系。 简言之,这将破坏整个理论。

因此,最好接受以下情况。EP是分离的材料集合,如情绪、 记忆、冲动、思维模式、对于身体的意识或类似的。EP与ANP 分离,当出现时,作为侵入体存在。当EP不存在时,ANP无法 访问EP包含的内容。EP在经历不同的情况后会变得更加精细 ,在儿童早期创伤中反复使用会导致最大的解放和精细化。 最解放的EP具有自主意识,最精巧的EP可能具有许多个人特 征。并不是所有的EP都得到了同等的解放或精细化,尤其是 在不同疾病的情况下:与PTSD、C-PTSD或BPD中的EP相比, DID中的EP可以更加解放和细化。不同疾病的EP可以优先持有 不同的物质:BPD患者的EP更可能包含依恋需求,而PTSD患者 更可能是纯粹的创伤记忆。并非所有内部断开都是EP;一个 人可能会感觉与强迫症相关的强迫行为脱节,但这并不意味 着强迫症的强迫行为来自EP。如果是EP,它一定不能用非分 离机制更好地解释。这样,结构分离仍然是一种更具选择性 、更有用的理论。

最后,人们可能会质疑一级、二级和三级结构分离之间的区别。考虑OSDD-1和DID之间的区别。这种区别仅仅与存在的部分的数量和类型有关(如结构分离理论所定义),还是与部分的分化程度和身份间失忆症的存在有关(如DSM-5所定义)?如果重要的是是否有一个或多个EP和一个或多个ANP,OSDD-1和DID并不完全符合理论中为其指定的类别。如果一个个体因其子人格之间缺乏失忆症或缺乏充分分化的变体而符合OSDD-1的临床标准,如果他们的子人格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ANP,则可以用结构分离理论来归类为DID。相反,如果一个因为两个或多个充分分化的子人格之间有失忆症而符合DID的标准的个体只有一个ANP,而不管其EP的数量为多少,这个个体可以根据结构分离理论判定为OSDD-1。然而,如果OSDD-1与DID的区别在于失忆症的存在与否,那么当PTSD、C-PTSD或BPD患者的EP完全控制个体时,导致ANP昏厥并失去时间时,便会出现问题。一种解决方案是仅通过ANP和EP的数量来定义结构分离,并接受OSDD-1和DID可以代表二级或三级结构分离,具体取决于个体。

总的来说,尽管结构分离理论是理解分离症状和障碍的重要一步,但它在理论环境之外还不能完全适用。目前,谨慎的做法可能是将其视为一种起源理论,而不是解释分离性障碍是如何实现功能的。

最后,如果各位仍然觉得费解也不用担心,我们会做一期总结向视频。在这篇文章末尾我可以明确地回答:人格解体是一级解离,而人格分裂是三级解离,二者虽有共同之处,但是也存在天壤之别。请各位不要望文生义。

衷心感谢莉莉这么多天努力在幕后提供的翻译支持。

硬核科普:结构解离模型(有关人格解体/多重人格以及一切解离症科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