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巧用“因果”,拥抱“自由”

2023-05-09 21:41 作者:Ark刘洁  | 我要投稿

每个人都被自己的过去所塑造。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关于原生家庭问题的讨论。在宏观意义上才会有那么多群体文化对个体的影响。我们的过去和环境塑造了我们现有的思维模式,从而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方式。

现代社会经常讨论的议题是如何实现阶层跨越。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如何挣更多钱的问题。不同的阶层之间本质的差别其实在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和“过去”塑造了现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处在相对低位的人所见到的世界远比处在高位的人所见到的世界要小。因此在解决相同的问题时,处在相对高位的人会看到更多的解决方法。

而这种过去和环境与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因果逻辑。我们能通过提升自己的思维方式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来实现自我突破,首先就要意识到我们被过去和环境所决定。然后在此基础上可以切断我们和过去和未来的因果逻辑。进而使我们可以活在当下。找到那些你因为过去所遭受的不公平和苦难而形成的限制性信念,以及那些由于未来存在的巨大不确定性和未知而形成的恐惧,然后将自己从这些恐惧和限制性信念的自我束缚中解放出来,在此基础上才能探索更多的可能。我们必须认识到,尽管我们可能遭遇与从前的痛苦相似的境遇,尽管我们可能无法掌控未来,但是我们有能力使自己不再重复陷入这些痛苦的境遇中,我们可以获得幸福,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

看清这种因果逻辑是一种基本的假设之后,我们要给自己输入更多的样本让自己了解我们在当前的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出哪些更好的选择。这个时候就需要全面地探索世界。其实有条件的人在年轻的时候很多的精力就是用于做这件事。你跟这个世界上任何的人输出的东西打交道的过程其实就是在看人的过程,比如你看一本书看一场电影看一个电视剧或者其他更多形式的媒介内容,我们看的是这个故事中的人或故事背后的创作者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这些东西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素材,让我们认识到世界的宽广,认识到生活无限的可能性。更多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选择不同的实践从而亲身体察这个世界。在你体会或者观察这个世界的同时,会获得一些启发或者思考。

通过这些我们会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自己到底是谁,至少你会知道自己想要过怎么样的生活,而不必因过度的被外部世界裹挟而焦虑。人生的本质还是要向内求,如果只是一味地向外求,一味地看别人怎么样生活、对标“最优”的社会样本,最终只会陷入失去自我的迷茫,从而无法体会到真正的快乐。众生皆苦我们何必要自我为难呢。

反其道而行之,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因果逻辑”。

同样一件事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认知面向。回溯个人的经历,每一次巨大的伤痛都使我的精神和思想实现了巨大的飞跃。我一边感受着无比的肉体和精神的创伤,一边实现着飞速的自我成长。当我腿部骨折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行动时,上洗手间都变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体验,而那是我大学毕业工作一年之后考研的阶段,原本我应该和其他年轻人一样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勇向前,但是我却被突然的困在了这样一种情境中,我第一次体会到了残疾人的生活需要面临怎样的痛苦,反之我第一次发现当我们四肢健全一切正常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但是从前我绝对不会这么想。我只会看到我生活中缺失的金钱爱情或者其他。当我研究日本电影的时候,每天反复观看感受那些压抑的故事和人生,忘不了东京空袭里面为了躲避燃烧弹而淹死在人群中的小孩,几乎像是看到了生命如何一点一点的从躯体中抽离。忘不了冰冷热带鱼社本先生是如何被一步一步地裹挟进入犯罪的深渊,美好的期许被击碎堕入残酷的现实……看到形形色色的故事形形色色的人,忽然感受到了人生的悲悯。一次失败却让我记忆深刻的感情关系。在那段经历中我第一次体会到了悲伤到极限根本不会哭只是欲哭无泪的麻木着,甚至被伤到我的身体无法负荷强迫我睡觉,但是我又会无数的在梦中惊醒,听到心脏跳动的声音。连续一周没有吃饭。让我认识到了自身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上巨大的局限性,在我想要去爱别人的时候一定要首先爱自己,原来那种一切都以对方为中心甚至到超出自身负荷以致自己情绪失控的状态,仅仅是一种毫无用处的自我感动,还会破坏双方的关系让这段感情变得沉重。总之每一次看似特别糟糕的事情换一个角度看可能是我们解决自身课题的一条必经之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陷入那段情绪的时候,首先关注到的必然是自身的感受。但是过了那段经历,再去回溯过去的苦难,都会发现在那样一段过程中我们都学会了很多东西。这样的经验多了几次我便学会了任何一件事情我们可以选择看待它的角度。每经历一件事情我们都会被他塑造,但你是选择正向的上升还是选择负向的下坠,主动权是在我们自己手里。我们可以选择从正向的视角出发去看待每一件事情经过之后我们自身的收获,从而对你经历的事情和遇到的人心怀感恩。利用这样的心态去塑造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最终在做决策的时候能做出相对更优的选择。

通过对标我们内心所追求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从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上进行自我塑造,实现对原本自我的突破。当你破除掉原本的限制性信念,你就不会被自己过去的痛苦所胁迫;当你掌握了面对快速变化的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未来的方式、拥有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白我们任何的恐惧实则都是对死亡的恐惧,然而死亡却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终点”,你就不会被未来的不确定性所胁迫,从而实现真正的“自由”,选择我们自己想过的人生。


巧用“因果”,拥抱“自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