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疑 关于道德和法律的写作题他错在哪?

2017-08-28 07:40 作者:柳夫子讲道理  | 我要投稿

前几天某位同学和我说,她和其他人就一道写作题发生争执,她坚持我的观点,对方坚持某机构公#教育的观点。


他们两个争论的是 道德法律与文明社会-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 的写作题


(四)“给定资料7”中讲述了农妇刘女士和李老太太家人之间发生的一段感人故事,请你以这个故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 分) 

要求:1.结合“给定资料”,并注意联系当前社会实际和自身体会;......


某机构公#教育认为,这道题要写的仅仅是道德问题,所用的仅仅材料是7和9,是所谓的申论局部命题,文章的核心观点是道德建设,三个分论点是志愿精神,感恩,责任感。


在我看来,某机构公#教育的认识和解析是错的。


没有什么申论局部命题,这篇文章要讲的是道德和法律两种规范体系的矛盾关系


申论是用文字讲道理,道理来自材料,特别是对于写作题而言,你必须能够根据全部给定资料,概括论点,展开论证。


这套题几乎每道题都涉及法律和道德两种规范体系,怎么会写作题反而避而不谈法律,只谈道德?


而且故事本身就是一个法律问题,法律问题是整个故事,以及道德行为的基础。


依法刘女士必须要赔偿,和她是不是故意无关,至于李家人的做法,只因在当下碰瓷横行,令人感动,算是道德之举(本质上,也不过是依法之举,即没有碰瓷)副省级写作题 解析


所以,这道题要求你必须在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矛盾关系中阐述道理,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底限,道德是社会秩序的上限。


故事即体现了对现代法制的遵守,也体现了传统好人必须得到好报的价值观念,或者以德报怨的美德。


在这个逻辑关系内,你才能说明白这个故事体现的德法共治主张。你注意,全部资料和其他小题也都是在讲这种道德和法律相互交织的问题。


这种道德和法律的关系,是社会科学中永远讲不完的无聊话题。


同时,某机构公#教育提出


三个分论点志愿精神,感恩,责任感,匪夷所思


志愿精神是什么?故事和志愿精神有什么关系?是刘女士志愿要赔偿,还是李家人志愿放弃赔偿?怎么说都很奇怪。


更奇怪的是,感恩!我实在是想不出,到底是该感恩谁?是刘女士感恩李家人放弃赔偿么?


至于责任感,更是无稽之谈!刘女士的赔偿是法定义务,和责任感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三个分论点莫名其妙,这文章也就不用看了。其实


很多机构的教学都是先有结论,然后再选择性阅读和讲解


美其名曰的申论局部命题,其实不过是因为无法理解整个资料的内在逻辑线索。


错误地把文章逻辑局限于道德建设,再错上加措地搞出了三个心灵鸡汤式的分论点,有其必然性。


读不懂,就写不对,这种思路是没有给分价值的。


申论的论证逻辑,一定是环环相扣步步为营的,如果你感觉别扭,肯定有问题。


本篇文章系原创,首发于今日头条 柳夫子讲道理

柳夫子讲道理 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欢迎转发,转载需署名授权,已委托维权骑士,全网维权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疑 关于道德和法律的写作题他错在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