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和97年金融风暴有什么关系?

上次我们说到了1997年的金融风暴,风暴又是如何来的呢?
首先掀起1997年的前面还有一次这位国际炒家的手笔,就是1992年英格兰银行汇率之争的失败。也为这位国际炒家带来了一定的追随炒家和底蕴,让他有了对东南亚国家出手的资本。
首先在东南亚被狙击的就是泰铢,在当时的泰国还是仅次亚洲四小龙的亚洲四小虎国家之一,经济都是在九十年代开放金融管制后迅速增长,经济迅速增长和放开的金融体系让泰国存在太多泡沫市场。当时的泰国实行的是固定汇率,紧跟美元汇率,如果汇率变动,就需要泰国用外汇储备来改变泰铢汇率。

那么这就再得说回美元了,1995年美联储进行了持续加息潮,泰国也跟着升值,但是升值货币就会打击出口,原本为主力的出口也制造业就跟随困难,泰国也大量的借债(和上次讲的韩国很像)但是因为外资进入的主要还是泡沫市场,国际贸易出现逆差,而且借入的也都是短期借款。但是泰国还是继续实施着固定汇率,这就使得银行银行的坏账进一步增加。
索大鳄也就是国际炒家这个时间准备做空泰铢,第一次是从银行借出大量泰铢,而后疯狂抛售泰铢,这就使泰铢汇率大幅度贬值,但是在泰国发现后,就禁止银行像国际游资借出泰铢,还提高了银行间的拆借利率,让国际炒家的成本提高。
同时用外汇储备大量的购买市面上的泰铢,使泰铢又稳定回了固定汇率。但是因为之前说的因为美联储的加息导致泰国的外汇储备已经减少,还有多家银行的坏账,这次的收购市面上的泰铢也用了大量的泰铢。这让国际炒家再第一次的做空中小亏而归,但是也位第二次的做空打下了基础。

这次通过联合其他量子基金通过各种方式购买泰铢,抛出兑换成美元。那么这次就开始了煽动舆论,对国际和泰国发动泰铢要贬值的消息,因为泰铢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也就是说投资者去购买泰铢是因为泰铢在美元加息时也能升值,投资者能从中赚到钱。但是舆论煽动和同时抛售泰铢和做空泰国的泡沫市场,让大量投资者开始抛售泰铢和股市楼市。
泰国虽然能不断用外汇储备购入泰铢,但是奈何没有国际抄家的外汇储备多,在耗空了外汇储备后,大量泰铢还是在市面上疯狂抛售,泰国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改为浮动汇率。这让泰铢大幅暴跌,国际炒家也在从中赚了近四十亿美元。
那这个钱是怎么赚的?举个例子:你去借了100块钱泰铢,然后你换成了50美元,然后你去煽动舆论让泰铢贬值了,但是美元没贬值,现在你可以用30美元直接换100泰铢了,那留下的20美元就是这个赚的钱。

这个国际炒家用这个手法随后又用在了当时的香港、韩国等东南亚经济发展迅速的区域,但是香港由我国的支持,国际炒家最终败走香港。其他国家却没有逃过这次的金融风暴。使东南亚部分国家经济衰退近30年。
以上为个人看法,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如有不对,纯属失误,欢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