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行测学习经验分享(三)
今天是给有充足时间备考的人一些建议(复习时间三个月以上,每天学习时间8小时以上)。 之前我说过备考时间短的人建议直接把数量和图推放弃了,因为这两个模块想要短期提高基本上不可能,但是如果时间充足的话那就要优先学习这两个模块。学习它们并不是靠它们提分,而是保证不被它们拉分。但凡行测你想要考75分以上这两个模块就绝对不能放弃了。但是学习这两个模块千万不要死磕,只要把基础的知识点掌握,确保把容易题都做会就行了。10道题哪怕只能做对两道都可以,再结合一点技巧蒙一蒙,综合正确率50%就大功告成了。 其次需要重点攻克的就是资料分析,我反复强调资料是性价比最高的模块,一定要保证每道题1.5分钟以内,正确率95%以上。而要做到这一点,所有的知识点和公式首先要熟练掌握,看到题干就能立马反应出来这是考什么,该去找哪些数。其次就是熟练掌握常用的百化分和速算技巧,速算技巧千千万,你不可能掌握所有的方法,熟练掌握几个足够了(我录了一个视频,总结了一下自己用的方法,有兴趣的可以去破站搜索“去做一哈”)。在这个基础上还想提高速度就必须建立自己的做题体系,针对不同的题型总结自己的方法思路,比如看到基期差,首先是应该结合选项找到现期差,然后再运用盐水思想是不是直接选答案,如果可以那半分钟之内就可以搞定(这个方法在我的视频里也有)。 再然后就是要搞定判断推理了。判断里面的形式逻辑和加强削弱定义判断的关系也参考数量与其他模块的关系,即时间充足就先学好形式逻辑,时间紧张就放弃形式逻辑。重点要保障加强削弱和定义判断。而类比推理和图形判断必须要久久为功,只要掌握基础之后就坚持每天都做几题,这两个模块每天吃饭和上厕所的时候都可以刷个一二十题,我经常开会的时候自己悄悄刷类比和图推。 而言语判断大家都觉得是“玄学”,我觉得太多人可能是本末倒置了,要么开始依赖语感 要么就依赖技巧。其实“言语理解与判断”归根到底考察的是理解能力,大道至简、回归本源!中国人语言表达总共就只有几种结构,只要有意识地去训练,绝大部分题目根本就用不着技巧!其实言语理解和申论可以同时准备,平时多读人民日报评论,碰到好的文章要背诵,言语理解和申论绝对不是可以突击的,必须要持续积累,哪怕一周只背一篇,坚持两三个月就会有明显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