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写给乡村教育的一封情书|“笔尖力量”心理学公益实践(三)

2023-07-04 09:51 作者:北师大心理学部MAP  | 我要投稿

第三周主题:自审而后自主



        引导教师们回忆自己教学生涯中,有哪些经历是可以被期望效应解释。谈一谈,在未来,是否相信自己可以利用期望效应尝试解决类似的问题。回忆并分享在教学生涯有没有发生这样一件事,因为我们给予学生关注,进而使学生发生了变化。结合自身的教育经验,谈一谈自己与“关注”故事。

        本周知识分享是心理学中的一个著名实验,并由此讨论罗森塔尔效应。带领者郭老师用心理学知识来分析为什么我们的期望能起效,带领老师们一起学习了权威性谎言,期望效用理论。郭老师举例说明社会是人的镜子,并提示要注意平面镜和凹凸镜的区别。大家一起探讨了期望效应对于教育的启示和误区。



       经过以下教师的同意和授权,选取了以下写作内容与大家分享。让我们聆听乡村教育中那些因为被关注的故事,感受乡村教师在教育生涯中付出关注所拥有的力量,那份关注,或许火光微弱,但却可以照亮某个或某些学生成长的道路。


 分享 


我愿意留在这里


        提起关注的故事,真的很多!今天发烧40℃。我感觉自己的眼眶都发胀了!我努力思索,浮现到眼前的是2008年教过的一名男生!现在正在考研!这个孩子在小学时说话声音像小女孩儿!所以同学们会给他起一些不雅的外号。他很信任我!不知道为什么。没有理由 我关注着他的成长,他的心情以及他的学习,现在我们还保持联系。这也许就是关注的结果吧!


——宁河七里海镇任凤庄小学

杜玉娜


        自审是教学工作中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改进过程,能改善教师自身的素养,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另外,它也使教师在审视自己的同时,能用灵魂的双手擦亮韧性的眼睛,让人生更加清醒,让自我更加亮丽,审视自己才能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审视无知,发现自己的浅薄。

        作为教师,关注学生是常有的事,但唯独一次纯真的谈心,让她学习的主动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她年仅12岁,是我班五年级的一位小学生,名叫卢昱洁。由于父母离异,她沉默寡言,不喜欢与人交流,我知道她缺少母爱,所以我就时不时在课堂上用语言鼓励她大胆发言,哪怕只是一点点小进步,我都会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久而久之,她下课就敢于走近我,问一些课堂中留下的疑惑的问题,有时还说:“老师,您的衣服这儿弄上粉笔灰了。”边说边帮我拍一拍,甚至还将我忘记的教案主动送到我的办公室里来。有一年的教师节,她竟送我一盒好吃的“脆脆鲨”,我欣然地接受了,当她说完“老师,教师节快乐”时,我就从抽屉里拿出了一支钢笔,递给了她,并说:“谢谢你的祝福,以后好好学习,听奶奶的话,别让她太操心了。”她微笑着点点头说:“谢谢老师”。从此,她学习更加刻苦了,而且还成了我的小帮手,当班上一些调皮的男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时,我很生气,下课后她主动帮助他们。我也对自己教学行为不断的反思,用动机去鼓励他们,找到他们不做作业的原因,尊重他们并用爱去教育他们,经过她的帮助和我的努力,我们班上差学生的数量大大减少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师生关系融洽了。 

       自审,而后自主,我也发现自我,从认识自我中找到了自己,从而让自己在教育的天地里更加注重关注每一位学生。


——景泰县芦阳镇一条山小学

王建业



       参加北师大第三周心理辅导培训时,仁龙老师在辅导中讲到的“期望效应”-我眼中的学生环节中提到,只要我们对某件事怀有强烈的期望,事情所产生的结果就会产生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它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期待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这让我回忆起我二十多年前教过的一名学生。


       记得那是一个秋季学期,因为二年级的一位老师临时被调走,教务处让我上这个班的语文课,半期下来,我发现班上的王祥同学很聪明,而且思维、智力方面还不错,但每次检测都是五十多分,我暗暗观察,发现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这个孩子,因为他脸上全是蛇皮癣,学生们不愿意和他玩,更不和他交流,孩子也感到自卑,有时候还很孤独,听班主任说家长对他也很冷漠,于是我准备花点儿心思关注这个学生。


       周末,我带上蛇皮癣药去他家家访,和他父母作了交流,了解到他家条件不是很好,连孩子生了蛇皮癣都没找药方,甚至没带孩子去诊所看医生,于是我给其父母用了罗森塔尔效应的方法,语重心长告诉他父母:“根据我教育观察,此孩子从智商,毅力等方面来看,要好好儿培养,将来是有出息的,弄不好还有一份好的工作呢!”经我多方面的讲解、交流,其父母改变了对其孩子的冷漠态度,对培养孩子有了信心,还对我去他家送药以及对其孩子关心和帮助表示非常感谢。


       几周下来,我发现这学生,蛇皮癣好了,同学也主动和他玩了,性格也变得开朗了,学习成绩居然也有所上升,每次测验语文都能及格。到了三年级,该生爱看课外阅读,喜欢写日记、片段,还经常送来请我修改。课堂上最喜欢举手发言,我经常表扬他。在一次故事课上,班长在发言时还提到王祥,说是老师告诉他家长的,他要好好学习,老师说他将来是有出息的,是干大事的!我暗暗想,我用的罗森塔尔效应有效了!我一直带到他到小学毕业,该生各科学习都是名列前茅。大学一毕业就考在望谟县政府党政办工作。


       后来我慢慢反思,我发现罗森塔尔效应在教学中那些有潜力、聪明的学生,但是学习成绩不理想,成绩突然下降的学生是有帮助的。在教学中,对于兴趣转移的学生,要将他们的兴趣再转移到学习上来,必须着力关注学生,改进教法,激发兴趣,了解学生心理特性,努力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老师还要多关注他们家庭,生活环境等,对于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赫章县罗州镇松林小学

黄佑臣



        老师不经意的一句温暖话语,也许改变的就是孩子的一生。


        我们班有一对龙凤胎。因为女孩儿比男孩儿发育得要早,所以妹妹处处碾压哥哥很多。哥哥每天都是不高兴先生附体,噘着嘴,讨厌所有人。一年级入学的时候,数学老师曾评价哥哥的字就是瘸腿蜘蛛爬出来的,棍子棒子柴火棍子堆砌而成。身为语文老师的我也很困扰,语文,字写出来没有人认识,等同于什么都不会。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孩子妈妈口中得知,孩子最害怕的就是我。只要我说,字不好,重写,二话不说,撕了就写。我当时跟他妈妈说,我看到孩子真的在努力了。我不在乎孩子学得好不好,更在乎他的学习态度。咱们孩子学习态度,我是看在眼中的,他的进步也是肉眼可见的。没有人天生就优秀,只要努力了,在老师的眼中,每一天他都是最棒的。就这样一次不经意的对话,转天孩子就抱着作业本,让我看他的字怎么样。我当时就在班里面一通表扬,表扬孩子用心。从那天以后,我发现这个孩子,会笑了,不再每天阴云密布了,每次上课也积极举手了。他也有了自己的朋友,不再是形单影只的一个人,整个人明显阳光积极很多。


       还有一个小女孩儿,因为不写作业,抽烟喝酒处朋友,被各科老师讨厌。一次课后服务课间休息,她跑得太欢脱了,没刹住车,直接把我撞飞在楼道中。在其他同学的搀扶下,我才缓缓起来。我看到孩子脸都吓白了。在其他学生斥责声,谩骂声中,我看到那个孩子像一只鸵鸟,等待我的处罚。我让她搀我回了办公室,把其他同学赶出去,笑着说了一句,咱就不能悠着点儿跑,可疼死我了。她当场愣了。我说,只要你好好学习,按时完成作业,别再整没用的,给你撞明白,老师就值得。我不会告诉你的家长。那天真的是疼了一宿,第二天我就去医院检查。因为上午没去,给孩子吓坏了。下午去了,她就偷着看我。我当这事没发生过。其他学生问,老师还疼么。我说疼,那老师咋不休息,我说我休息谁教你们。我用余光看到那个孩子低头学习,偷看我们。从那天开始,她真的每天保质保量完成作业。试探性地问我问题,发现我还是待她如初,也的确并未跟他们家长提这件事。这个孩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进步。其他老师还笑我,没白撞,给孩子撞明白了。


       不经意间流露的爱与温暖,也许改变的就是孩子的一生。对学生满怀爱与期待,让孩子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高景小学

张玉双


“关注”一小步,成功一大步


      自从当了班主任后,我的办公室多了很多小东西,针线,碘伏,棉签,创可贴,等等。


       那时候,班上有个男同学,因为父母离婚后,父亲给找了后母。父亲外出务工,把这位同学带去了后母家那边,因为后母那边有同龄的兄弟,矛盾一直很多,转学一年后不得不转学到爷爷家这边来读书。可能因为爷爷奶奶带得比较娇惯,他身上有很多坏习惯,说谎话,不听课都是小儿科,有时候还会欺负小同学。


       有一次,又有学生来告状说他又调皮了,我就去找他了解情况。在我问话期间,发现他有些心不在焉,老是偷偷地瞟自己的手,我拉过他的手看,发现他的中指指节破了一小块皮。我马上把他带到了我的办公桌旁,找出碘伏棉签。一边和他说着道理,一边给他消了消毒,然后找了个创可贴给他贴上。等我弄好抬起头来发现他愣愣地看着我。接着我趁机给他讲了些做人的道德准则,这一次他一改以往的散漫,一直注视着我,认真地听着。


       从那以后,他听课认真了很多,尽管还是调皮,但也不会伤害到其他人了。如果我请他做什么事,跑得也好积极。同事们都在感叹,说他的变化太大了。


       直到现在,我的办公桌里还是放着那些小东西。有时候,学生们不小心弄到些小伤口,都会来我这里消毒领创可贴贴上,如果衣服不小心扯开小口,也可以来我这里拿针线补补……


        我还清楚地记得郭老师说的那句话,“有爱的学生是来学校学习的,缺爱的学生是来学校寻爱的”,有时候我们给到那些特殊学生一点点的关注和爱,真的会改变他们的一生呢!


——赫章县罗州镇松林小学

黄上群



结语


       本期活动举办之时,正好赶上了疫情政策的放开,团体内的老师有的已经中招,当天晚上杜玉娜老师高烧四十度,本来已经请假了,结果团体开始之时,她出现在了活动中,跟大家一样在电脑前坐了将近两个小时,参与了所有的环节。时至今日,活动已经过去了一个月左右,大家还是没有割断链接,还在因为一些小事而感动着,有些细枝末节却充满力量的记忆或许已经转变为了长时记忆,长久地留在了我们的脑海里。非常感谢老师们的支持和坚持,不论各位老师身在何处,都希望大家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平安喜乐,万事顺遂!


项目背景"课程+"
        此次公益实践项目是北师大心理学部《心理学与教育产品设计》课程项目的延伸。该课程是北师大心理学部刘春荣老师主讲的MAP专业选修课程,基于应用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围绕教育产品设计的基本规律和教学应用进行介绍和实践。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一个核心,将理论实践教学、体验式教学以及案例教学结合,同时拓展课程+项目,发挥心理学的公益力量。


       本活动的团体内教师是经由北京慈弘基金会进行招募。北京慈弘慈善基金会以“支持乡村教育发展,促进未成人保护事业,为理性公益搭建专业化服务平台”为使命,以“悦读成长计划”“乡村师生赋能计划”“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讲堂”“幸福成长计划”等公益项目,服务乡村学生及乡村教师、孤残儿童,为学生及教师和儿童的发展提供多方位支持;科学动员各类社会资源,服务乡村振兴,促进教育公益组织专业化发展,以期为理性公益搭建一个值得信赖的平台。


信息 | 姚伟伟

 图片 | 姚伟伟

编辑  |  Aqua


写给乡村教育的一封情书|“笔尖力量”心理学公益实践(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