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2022-11-08 20:46 作者:粉色大猫咪为你点赞  | 我要投稿


“世界上最糟糕的人”一词抛在脸上的时候,我会顺着想世界上最糟糕的人是谁?是我,大脑立马给出了答案。我“刻薄愚蠢、怯懦莽撞“,转念一想,这些形容只是我所想表达出的“我”,是自我意识过剩,是自恋情节。再仔细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的答案应当是我,”我“就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世界上最糟糕的人”这几个字,最精妙的词不在于“糟糕”而在于“最”这个字,它以一种独立于世的感觉先于“糟糕”二字,传达一种“我很独特”的信息,很自然的引起我的共鸣,于是马上给出我很糟糕的印证。

这大抵是存在主义的想法,我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即我很烂,但是我的烂在我看来是有意义的,因为我是世界上最烂的。(粉色大猫咪为你点赞. jpg)


“我”的糟糕在于我只是短暂的需要别人。对于千禧年出生的而且现在还活着的我来说,依靠别人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现时的我更多接收着来自他人的宽慰和支持,我的家人让我过的衣食无忧,我的朋友让我活的足够浪漫,我呢,我该怎么专注于具体的人。


一出生就伴随着网络展开人生的我,成长到现在,接触到的人早已不止于眼前。从前离别的朋友、毕业后的同学、电影课上的同好、带我玩牌的前辈、社团结识的伙伴、アルバイト的工友、峡谷战斗的战友;从前一起夜跑的人、一起熬自习室的人、不愿见面的人、彻夜通电的人、喝傻酒的人。

数出来的,这些零零散散的,这些今后我不再需要的大多数之中,总有几个损友、几个知己、几个亲密爱人。我臆想不在眼前也要常常联系时,发觉多数早已不再联系。或是不了了之,再也没有话可讲;或是一眼差距,事业有成而我工资微薄;又或是不再认同,我的文学他一点也不懂。


残酷一点,所谓感情或许只是互相索取的一种关系,互无所求的时候自然不会再紧密。贯穿一生的挚友知己也必定是在你有所求,我有所应的反复拉扯中将葡萄酿醇。那么这个过程中,交换的到底是什么,仅仅只有时间被消耗了吗。到此,我开始明白,时间就是最重要的。


真正的我反复无常,面对赛博空间涌来的巨量信息,和友人物理上的距离早已不是距离,真实的距离可以忽长忽短,亲密的关系如同一道“魔法”,在一定真实距离和一段时间内才能发挥效力,而问题是,”我的时间太短了“,只能在较为短暂的时间里和别人保持相近的真实距离。

贯穿一生的挚友知己,重点也不是挚友知己,而是“贯穿一生”。就如同在网络海量的信息中快速的获得乐趣,认真体验一件事,感受一个人的满足早已被冲刷的荡然无存。不再需要一个人的时候我会毫不犹豫的舍弃掉,我短暂的感动到头来回归自我,不再新鲜。



“我”糟糕在脑子想的永远比做的丰富。

小时候,我以为常去的书店可以看一辈子书;然后,我发现能看一辈子的是书不是书店,书店倒闭后变成了奶茶店;最后,我发现能陪我一辈子的可能不是书,是奶茶。开个玩笑,奶茶在这里只是讽刺,毕竟还是喝一辈子啤酒比较适合成熟的我。

这里的“啤酒”也是讽刺,知道我酒量的朋友应该看的出来。


我立志成为一名医生,切开人类的壳却看不到壳中之鬼,学医救不了我。社科或许更适合我,我想了解形单影只的灵魂以及律法规制的密林,法学很不错。某一天,偶然拍摄了不错的照片,我便自诩艺术家,开始欣赏外壳的美,认为那才是自然。而后,我总结我的无趣,我开始批判,我应该是个作家,正如此刻。

最后,在所有领域毫无建树的我被定义为“失败”,坦然的在他人的荣光下做世界上最糟糕的人,以满足那仅剩的“独特自我”。

“我的成长时期没有网络”,影片一句话指出了最关键的痛点。网络让所有事情都变的十分有趣,被信息喂养的我自顾的认为所见即所得,不再专注。

精力分散在每一件事情上,新事物的出现顶替掉了原本的乐趣,索然无味在每一件想做的事情上交替发生。看似潇洒自得,实际偏执激进。焦躁像一层粘膜从我的脚底裹上我的头顶,憋的满脸通红又发不出声来,浑身不自在。如果这个时候世界静止,我会跑,跑在风中,让风吹掉黏糊或是等皮肤吸收掉。管它呢,跑着去见想见的人,去索取,去给予。

静止

正如电影借Aksel的口说出的,艺术表达的不是艺术家自身。上文的“我”糅杂了电影的主角,但尚未为生计所愁的我的确也有在脑补这些第一世界问题。客观的说,指控自己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也太矫情了,将自己作为世界上最糟糕的人对待,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爱自己不失为合适的解答。

文章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电影着重讨论的另一项议题我没有提及,一个原因是确实推荐这部电影,希望大家去看。另外是因为我觉得一个长期看少年漫的人突然在少女漫画群里露头,表达自己对一部少女漫的看法,如果不是想靠卖少女漫赚钱的话,多少有点冒犯了。


好的,看到这里的人,我想对你们说:

记得点赞.jpg

End.


世界上最糟糕的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