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中国市场活不下去的汽车品牌——别克

2018年通用旗下别克品牌全球销量1343680辆,比2017年下跌7.2%。让人惊愕的是,2018年上汽通用别克销量达到1068119辆,占到别克全球总销量的79.5%。一个来自美国的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占到全球销量的近八成,莫非别克是“中华良心克”?

1854年,大卫•邓巴•别克在苏格兰阿布罗斯出生,两岁时便随家人迁往美国,定居在“汽车城”底特律。15岁时,别克进入亚历山大公司工作,这家公司主要生产管道设备。1882年,亚历山大公司破产,别克和好友兼合作伙伴威廉•舍伍德接手了这家公司,并将其更名为别克舍伍德制造公司。1897年,别克成立了别克自动化动力公司,主要生产发动机。
1902年,别克自动化动力公司被重组为别克制造公司。在别克的推动下,工程师尤金•理查德等人设计出了革命性的的顶置气门发动机。这是一台单缸水冷发动机,最大功率为6.6马力,重量为124kg。1905年1月,别克汽车参加了纽约车展,并接到1108辆汽车的订单。同年,别克B型车的改进版C型车正式量产,该车采用木质车身与象牙色轮毂,轴距增至2210mm,车重为839kg。

当时别克大股东之一的威廉·杜兰特希望结束美国数百家汽车企业并存的局面,于是以别克汽车公司为基础,在1908年9月16日创建了通用汽车公司。很快通用又将奥兹莫比尔、庞蒂亚克、凯迪拉克等公司并入旗下。为了引起公众的关注,通用汽车还与白星航运公司合作建造了全球最大的远洋客轮泰坦尼克号。
别克进入中国,可能比你我想象的还要早。1924年,一辆别克四门轿车驶入了当时的紫禁城,由此开始了别克与中国的故事。1997年,上汽通用别克成立,别克在中国正式“安营扎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通用进行了破产重组,保留了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和GMC四个品牌,别克被留下来最重要原因就是它在中国市场的地位。

2003年,别克在中国市场推出了“凯越”,这一款挂着别克标志的汽车却是一台地地道道的韩系车。凯越原型车是韩国大宇的Nubira,凯越HRV的原型车是大宇的Lacetti。通用收购韩国大宇之后,在中国把一些大宇的车型挂上别克的标志来卖。
提到别克,总有一款车型绕不开,那就是GL8。别克GL8在国内一直是商务MPV销量的佼佼者,但这辆爆款MPV在美国却被禁售了。别克GL8在进入中国前,属于通用旗下“奥兹莫比尔”品牌,也就是进入中国的第一代GL8,是上世纪1996年设计生产的,但在2000年“奥兹莫比尔”倒闭,因此GL8也就不再更新,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新款GL8其实是“国产车”。

GL8被禁售的原因之一在于安全性。在美国的IIHS严苛的随机性碰撞测试中,美国版的别克GL8在正面25%偏置碰撞、座椅鞭打测试、40%偏置碰撞、侧碰等项目中,获得了“不安全”评级。同时美国的MPV市场大萎缩,使得美国版GL8即不愿意更新换代,也不愿意提升安全性,最后只能自暴自弃,退出市场。
美国的严苛法律让别克GL8不得不说拜拜,但在遥远的大洋彼岸,中国汽车市场方兴未艾,汽车法规也相对滞后,于是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别克GL8成了MPV界的“扛把子”。在美国安全性不过关的GL8 到了中国怎么样呢?答案依旧是NO。在C-IASI的碰撞测试中,别克GL8发生了A柱断裂的严重情况,侧气囊也未能及时弹出,顷刻之间,GL8的“高端”形象碎了一地。

虽然别克历史上有过诸多辉煌的时刻,但今日的别克,只能依靠中国市场勉强度日,谁都知道“不要把鸡蛋全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但别克显然找不到第二个篮子。而别克也显然没有用心对待中国市场,不然也就不会出现三缸的英朗和A柱撞断的GL8了。
进入2019年以来,别克销量一直“萎靡不振”。2月份上汽通用别克整体销量为38839辆,环比下降67%。销量暴跌的背景下,别克的终端优惠尽管十分给力,但依旧无法打动消费者,只能说是产品力不够强。依靠中国市场却又不够重视中国市场,忽视消费者需求,别克是想走铃木的老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