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意大利M13式65毫米山炮,一战山地部队的重装备

2020-07-05 22:36 作者:丹书战史  | 我要投稿

一战前轻便的山炮已经被认为是山地部队的标配,许多军工强国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意大利也设计生产了不少优秀产品,其中就有M13式65毫米山炮。

M13式65毫米山炮

意大利本身就是多山地形,加上一战前紧张的气氛,欧洲大有爆发大战的迹象,意大利如果卷入战争,军队走出边境也会遇到阿尔卑斯山这个天然障碍,因此可以跟随部队灵活机动的山炮很重要。

1913年,意大利研制成功一种新式山炮,火炮口径65毫米,全重560公斤,身管长度1105毫米,发射4.3千克重的榴弹,炮口初速度345米每秒,最大射程6800米;火炮方向射界左右各4°,高低射界-10°~20°。

M13式65毫米山炮

火炮采用整体式炮架,钢制炮轮,可以用人力或畜力拖曳,在那个时候还不用考虑太多卡车拖曳。山地行军时可以拆解成5个大件运输,一般交给安装了专门携行具的骡马运输,依靠人力还是比较困难,好在以意大利的国力,给山地部队配备足够的骡马还不成问题。

一战爆发时,这些M13山炮被配发给意大利的山地部队,例如第二军团的部队,它们一开始和协约国作战,但是第二年,意大利就因为利益问题倒戈,调转枪口与同盟国作战,所以意大利的山地部队又和奥匈帝国军队对峙于阿尔卑斯山。

M13式65毫米山炮

这些火炮虽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和二战时期那些先进型号相差太大,但是在一战时期却很优秀,而且据士兵们反应,这些火炮在高海拔的严寒地区依然能可靠的运行,是值得信赖的火炮。在条件恶劣的阿尔卑斯山区,连找一块平整的地方安营扎寨都很困难,交战时如果哪方有一门火炮参战,将会对形势造成决定性影响。

M13式65毫米山炮

一战时一个标准的M13炮组为8人,条件允许时可以用骡马拆解运输,有些特殊地形也需要8人齐心协力前拉后推,好在火炮整体还不算特别重,人均负担约70公斤的重量,短距离移动还是勉强能够做到,另外每人还配发步枪用于自卫。

一战时M13表现突出,战后意大利开始普及该炮,在许多非山地部队中也装备,这倒是符合意大利机械化程度相对不高的特点,当成团属支援火炮还是勉强可用。

M13式65毫米山炮

虽然意大利在30年代研发了M34式75毫米山炮,计划用来取代原来的老式山炮,不过到二战时期换装还远没有完成,一些意大利部队仍然携带M13走上战场。因为火炮轻便,意大利军队还将火炮搬上卡车车厢,当成简易的自行火炮使用,人员和弹药都可以随车机动,也算是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了。

M13式65毫米山炮

在一战时期,M13这种火炮算得上是轻便山炮,兼顾了必要的火力和机动,但到了二战时期,山炮的射程、威力都有所提升,而且大部分的山炮都能拆解成更为细小的零部件,直接用人力背负行军,比M13要方便得多。不仅如此,二战时期开始大量出现的无后坐力炮、火箭炮,被证明是山地战的另一个新秀,如M13这样的老古董已经没有多少存在的价值了。


意大利M13式65毫米山炮,一战山地部队的重装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