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上海插班生考试一定要看这个!上岸学长分享考插经验

非常荣幸能够考上211大学,并为各位学弟学妹分享经验。
下面是我的分数:


对于高等数学的学习规划,我认为应该是这样的:
首先跟着老师把基础知识学一遍,同时弄明白典型的例题,非常非常重要的是,高等数学里涉及大量的公式定理,包括等价无穷小、泰勒公式、求导公式(尤其是高中没学过的,例如tanx,cotx,secx,cscx,各种反三角函数,反函数求导,函数的参数方程求导以及隐函数求导等)、积分公式、各种积分方法及应用场景、格林公式、高斯公式、三个微分中值定理、极值点和拐点的判定方法、微分方程的公式、空间解析几何的公式等等,这些公式是基础,需要很熟练的背诵下来,否则做题和学习会很痛苦。
其次是在学完基础知识后,要及时去做习题来巩固相关知识并积累解题经验。
再就是要经常回过头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因为这些知识你如果不用很容易遗忘的。
最后补充一点,在高等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要严格遵循老师的讲题思路,因为老师理解高数的本质,我们要学着去感受高数的本质逻辑,一定不能靠着自己已有的知识对高数耍些小聪明,因为这可能给你带来一时的便捷,但对于学习高数的长久过程是非常有害的。
以我个人为例,在高考结束的那个暑假,我跟着老师学习高数。最开始是函数与极限。由于函数在中学阶段已经学习过不少,极限高中时也有所接触,因此我在这一章的学习其实是漫不经心的。一开始还可以,我可以轻松地接受函数的相关知识,对于极限我也是凭感觉就能感觉出某个极限的结果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是非常不专心的,这导致当老师拿出几道稍有难度的例题时,我就没有任何思路。在学习导数的过程中,我也没有好好去记忆dy/dx=y’,也没有去体会y’*dx=dy,面对积分公式没有认真地去背诵,这些因素导致我学习到凑微分部分时几乎完全听不懂。此时我认识到自己的基础过于薄弱,认识到自己在先前的学习中耍了太多小聪明,于是我从头开始,每一节都仔仔细细地跟着老师学习,弄会课中的每一个细节,仔细背诵每一个公式,每学完一章,就做一做习题册来巩固相应的知识,就这样,在暑假期间,我稳步推进,逐渐学完二重积分的基础知识。开学后我仍有大量的空余时间,在这些时间里我抽空不断刷习题册,仔细对照习题册答案并学习相应的解题方法。后来,我报名了习题班,刷完题就听老师讲解这些题的思路,逐渐理清了各类题的解题方法。
对于大学英语的学习规划,我有如下的认识:
如果想要考华东理工大学,那么就尽早练习英语听力;如果不考华东理工大学,那就可以不管听力。对于语法内容,我认为要跟着老师仔仔细细地听讲、做笔记,回头记忆;对于词汇,我认为应该找一款合适自己的背单词APP,每天坚持背单词,不要中断,背单词时各种意思都看一看,并且要看英文释义。对于阅读,就跟着老师多刷题,在刷题的过程中也要学习并感受西方国家的一些主流的观点、热门的话题、某个字词在特定语境下的特定含义,了解这些东西对我们提高阅读逻辑非常重要。
对于大学物理,虽然我目前还几乎没有学习,但我仍有一些想法想跟学弟学妹们分享:
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学大学物理,因为如果学了大物,在报考学校的时候会有很多的选择,除了考数学英语的专业,例如东华的纺织和应用化学、华师大的大数据软件工程外,你还可以报名上海大学的微电子、华东理工大学的机械、交大同济的许多专业。如果没学物理,选择就会有一定的局限。
学物理确实会占用一定的精力,但学弟学妹们也要知道,考试学科包含物理的专业,报名人数也相对较少,竞争压力也相对较低。
下面是我备考过程中的一点学习资料和笔记:



复习资料方面,就我个人而言,我几乎全部都是使用沪上插班生的教材和习题,我个人认为沪上对知识点和习题整理得非常到位,除此之外英语我觉得星火英语的专四语法书、四六级及考研真题也非常好用。复习高等数学也可以考虑买历年考研数学一的真题、合工大的考研模拟卷等。
学习习惯与方法方面,我的想法是这样的:
我认为无论是寒暑假等假期,还是在校期间,我们都要努力学习,尽量不要偷懒。如果自学,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如果像我一样报了课程,那么一定要跟上课程的进度。
我是很喜欢去图书馆的,因为在那里学习效率高,不容易偷懒走神。寒暑假期间,我每天都去县里的城市书房学习,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在校期间我也几乎每天都去学校的图书馆,从早上九点左右,最晚到晚上十点左右。
在校上课时间利用好。以我为例,由于我在寒暑假期间已经把高等数学的很多内容学过了,远远超过学校教学进度,那么学校的高数课就成为了我的数学刷题与复习课,上高数课时我就没必要认真听老师讲了,我一般是复习学过的知识,背背公式,刷高数题(不过我能这么做可能也是因为我前期给高数老师留下了较好的印象,这使得我在上高数课时能够自由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学校肯定也会开不少学生们对其热情度普遍低的课(俗称水课),许多同学上这种课时会选择摆烂,刷剧的,打游戏的,看小说的,睡觉的......但是对于想考插班生的同学们来说,这又是大把的复习时间,一定要利用好!
在校期间我们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考插班生,但是学校课程也不能丢了,各门课程拿到高的绩点很重要,这不仅仅是因为考插班生时各学校对绩点有要求,也是为了万一将来没考上插班生,给自己留一条通往保研、评优的后路。首先是作业和出勤,这两样我们一定不要有缺漏,作业全部及时交,不能旷课!其次是课堂上的表现,有的课上回答问题是计入考核成绩的,在这种课上就要抓住时机回答问题,为自己争取平时分。最后是考试,对于像高数、线代、概率论这样的学科,功夫还是要下在平时,平时认真学习这些课程才能为考高分提供可靠的保障,而且这样的课一定要尽可能拿到高绩点,因为这几门课在平均绩点的计算中占的权值较大,一门课顶其他好几门课;对于程序设计这种期末大作业,不建议糊弄,因为完成后会有很高的成就感,也会极大地提升你在相关学科上的能力;对于一些期末考核形式是机考、题库固定且平时对学生开放的学科,平时上课其实不必很用功(上这种课我几乎没怎么听讲),只需在机考前的一两天在题库里面使劲刷题即可拿到一个比较优秀的成绩。对于不同的成绩与绩点对应的机制也要有不同的应对策略,有的学校分数与绩点彼此之间一一对应,分数越高绩点越高,这种情况下当然就是分数越高越好;有的学校一个分数段对应一个固定的绩点,这种情况下,例如我们想拿到满绩点4.0,我们只需确保分数能达到4.0绩点所对应分数段的最低分即可。
下面是我在备考插班生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暑假期间我花了一段时间来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的习惯,这使得我开学后对于所有我认为有价值的课程都能努力学习。例如我努力学习程序设计,这不仅仅让我在这个学科拿到满绩点,也让我在学校组织的编程竞赛中获一等奖500元,并参与到科研项目中;例如我的比较高的平均绩点,让我得以入选优秀团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获得一等奖学金1200元。
学习高数也给我带来了许多收获。除了高数课程的满绩点外,我也能够凭借备考插班生过程中积累的高数知识在校内数学竞赛中获奖,我能凭借计算积分的娴熟技巧被老师推荐参加数学建模大赛,我也凭靠会高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社恐的局限,扩大自己的社交圈。
平衡学校学习和考插学习方面,我是这样做的:
我没有参加任何社团、班委或者学生会。我认为对于重要的课(例如高数线代概率论,大物,程序设计等)一定要好好学,利用好课堂时间,抓住临近期末的时间,不过线代和概率考插不考的话其实也没必要下很大功夫;对于水课按照我上述的方法对待即可。每周可以适当留出一点放松的时间,其他的全部时间都投入到考插中去,不去做一些耽误时间还没什么意义的事情。
备考心态方面,我认为一定要保持一个积极且稳定的心态。其实我个人的心理素质很一般,情绪经常不稳定,时而平静时而消极,但是这对于备考是不利的,每当我心情不好时,我一般是学不进去的,我会外出散散步,给父母或者亲密的朋友打打电话聊聊天,我觉得这很有帮助。另外对自己要有信心,虽然备考插班生仿佛一个蒙着眼睛的赛跑,但是要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过,在考场上一定会很有优势,哪怕学习得不是很努力,也很有可能考上。
以我个人为例:其实我在备考过程中,越临近考试,我越是沮丧和泄气,学习动力也不是很足,当我走出东华大学考场的大门时,我觉得自己肯定没戏了,但是第二天我却惊奇地发现我入围面试,且初试分数比面试分数线高了足足35分。虽然数学和英语的成绩比预期低了不少,虽然我个人的能力确实不高,但是我的确是高分入围。
这就告诉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过也说明,如果感觉能力不足,要及时向老师咨询报考建议,报考一个适合自己的、稳妥的志愿。
总的来说,考插是一个长达11个月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我们自身要不断努力,也要依靠好的资源,还要在志愿填报中有一个正确的选择。最后预祝各位学弟学妹们高考金榜题名,考上理想的大学;如果来上海参加明年的插班生考试,也预祝学弟学妹们明年考插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