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家世显赫,屡试不第,狂草明朝第一
祝允明,其家世是四大才子中最为显赫的,他的外祖父就是“夺门之变”中拥立英宗复辟用功的最大功臣之一徐有贞,因复辟有功,官至兵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封武功伯。当然,因祝允明长大成人时,他的外祖父徐有贞早就驾鹤归去,所以他并未因其外祖父的权势,从而得到一丝的好处。
祝允明从小就表现出异于常人的智慧和能力,他5岁时就能书一尺见方的大字;9岁便能作诗文,被称为“神童’;10岁就已博览群书。但是,因明中期之后的官场是极为的腐败,加之祝允明心气又高,不屑于去靠趋炎附势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他虽聪明,但在科举一事上,却是接连遭受重创。七次参加会试皆不第,直至儿子祝续都中了进士,他都依然不中。
编辑
七次不第的打击,让祝允明是彻底绝了科举入仕的念头,开始专心于书法。对于他的书法,那可是被人认可的大家,其书法集百家之所长,吸取唐虞世南、元赵孟书法之神,扬晋王羲之、王献之行书、唐怀素草书之势,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发展为自己的独特狂草,被誉为“明朝第一”,领一代风骚,所书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草书诗翰卷”等,皆为传世之精品。故自明代后,就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
嘉靖五年(1526年),祝枝山病逝,享年六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