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酱酒热到底还能持续吗?如何避免被割韭菜?

2021-07-13 19:25 作者:老酒之家  | 我要投稿


酱酒热到底还能持续吗?现在参与还来得及吗?如何避免被割韭菜?

前一段时间,蹭着酱酒热度,解答上述问题的自媒体号很多,没一个讲到点子上的。看着着急,我们也只能来盘一盘了。

解读这几个问题前,先卖个关子,给大家看看上一轮酱酒热期间,我们行外的土豪朋友,真金白银去茅台镇的酒厂定制的产品,结果到现在也卖不掉,美其名曰做自己公司内部接待用酒了。

由此第一个问题来了,我们得先弄清楚酱酒热,到底是谁在热?

与其说是酱酒热,不如说是消费升级带起来的中高端酱酒热,包含三台一习、某要、某参等的中高端酱酒,供不应求、持续涨价。

想彻底弄清楚这个逻辑,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从2016年到2019年,整个白酒行业快速发展,盈利水平也首次进入了千亿时代。与此形成反差的是,这三年规模以上的白酒企业数量、行业产量及销量都在下降。2019年末,年销售额在2000万以上酒企数量,相比2018年减少347家,降幅达24%。随之直接造成的影响是,白酒行业整体产量和销量明显下滑,产量从2016年的1,358.4万吨,降至2019年的785.9万吨,销量从2016年的1,305.7万吨降至2019年的755.5万吨。

对应产销量的大幅下降,这三年行业利润却逆势增长,19家上市酒企在2019年的营收占行业收入总额的43.2%,利润占行业总利润的八成。其中酱香酒在整个白酒行业销售额占比接近20%,利润占比40%以上,而这些利润基本就集中在上述提到的头部酱酒品牌。

说到这,答案已经很清楚了。茅台和钓鱼台(情况特殊)就不说了,如果其它几个大品牌酱酒企业要能预测到今天这个局面,3、5年前就算砸锅卖铁举债也是敢于扩大基酒产能的。但时光无法倒流,直接造成了今天高端酱酒产能不足,价格来补的局面,市场热度持续高温。

受制于酱香型成酒天然的时间存放要求(3-5年),即便是当下各大品牌产能火力全开,在不降质的前提下,供应端的量能上来也得是三年以后的事情了。前提还得加上需求量没有继续扩大,看着我国这消费升级的速度,挺悬。所以优质酱酒火热,大概率会持续长周期。

理解了上面的逻辑,就自然引出了下边这个问题,大品牌拿代理做团购门槛高了、入局也晚了,是不是其它酱香酒还能赶个晚集?

关注我们的老铁们可能都注意到了,近期各平台泛滥的白酒带货直播,一众电视购物行业转过来的大师们,热炒酱酒12987和坤沙工艺,能把生产工艺传播成酒质好坏标准,真心牛X大了。这里我们需要先解决一个认知逻辑:不是12987和坤沙工艺的酱酒,肯定不是好酱酒,但即便是这个工艺的酱酒,也不等于好酱酒。

行家都懂,按这个工艺生产出来的酱酒,如果没有3-5年的存放时间(需要不小的资金实力)打底,加上高水平的勾调技艺匹配,甚至像茅台还得有十多年以上的勾调用的老酒存量。靠着主播的嘴就能秒变优质酱酒,这还真TM成了智商题!


所以结论很悲观:如果不具备能坚持一个长周期(5年起步)的资金实力,没有多年沉淀的酒行业人脉、渠道基础,没有酱酒好坏标准专业辨识能力的老铁们,管住手,守住钱,等待自己行业的春天,笑看酱酒风云就好。

最后来说说韭菜问题。

韭菜年年有,今年特别多!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谁也难不成冲动一把,被割上个把几回。部分时间充裕的老铁,蹲靠谱酒号(也有不少)直播,淘到宝的情况也经常能有。其实全凭个人开心,没什么大问题。

真正要注意的是财主朋友们,不能被非资深酱酒行业出身的什么媒体号、营销号,这类所谓茅台镇全都熟的人,带到镇上去大投入定制。运气不好那就真成了我们7、8年前镇酒热,去定制的土豪朋友那样,当年封坛、定制的所谓好酒,内部接待到现在都消耗不完,那可真就成了韭菜的王者了。

以上内容为老酒之家原创,版权归老酒之家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抄袭必究!


酱酒热到底还能持续吗?如何避免被割韭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