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天
人与人相似,而情感真的不通,我为此感到从未有过的遗憾。
在我看完《绝美之城》的那晚,大约半夜,我才发现我的一位朋友给我发来了有关于他精神状态极差的倾诉。
我看完后为之一振,即使我还没有从电影情景中走出来,那是一部充满着人文主义关怀的电影,当我读着他的文字的时候,教堂中女高音的旋律还依然在我脑中回荡,在那一刻,看着如此悲伤和绝望的文字,我却感到了一种极大的精神满足,请诸位不要理解轻浮,这根本不是幸灾乐祸,而是一种承载着真诚的怜悯,厚重的无能为力,硕大的遗憾而带来的冲击感。我知道我的文字是无法描述此版心境。而我感觉我从未如此的贴近过“人”这中东西,我脑中不断地闪过电影中的片段,傍晚深蓝的天空和大海,穿着白色连衣裙的眼神,黄色的草坪灯,肃穆的白色雕塑上满是淡黄的污垢,残缺的古罗马斗兽场前那一排排安静无人的街道,和现代化的路灯,偶尔过往的车子中,有着迷离,癫狂的眼神,所有人在此刻从未有过的产生对于上帝的忠诚,恰恰是此时我们怀着从未有过的歇斯底里的绝望。那几段文字我不断地读,这并不是措辞优美,内涵深厚的文学巨作,却比我看过的任何一本书带来的冲击更大,因为这足够贴近”人“本身,那些忧郁,苦难,如同还有着余温的铁,如此的真实,如此的令人惊心动魄,就如冬天的晚上打开窗户,吹进来的那些刺骨的风,而我只想投身进去,彻彻底底纯纯粹粹的感受着那种猛烈的冲击。这样的情绪如同巨大的原石,被磨得浑圆而光滑,这块石头就伫立在高高的山顶,而我渴望他能够向我滚下。而这些,恰恰就是不可传递,难以表达的。
暑假即将了结,我以此作为八百二十天中的暑期的最后一天,所有的一切瞬间都是绝美,而所有的绝美都代表着死亡和消失,所有的绝美都只能用记忆和哀叹承载,如此这般美丽,有如此这般容易消散,那有如何?假如把所有的绝美都拖得和一辈子一样长,那么我们感受到的依然是平庸,浮华的日子,这没办法,我们是人,因此,我们对此无能为力。
八百二十个绝美这个数字庞大到让我的恐惧无处躲藏,只剩下期望,也许这也使我唯一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