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民做客央视一套 讲述爷爷赵先有烈士抗美援朝的故事
赵新民做客央视一套 讲述爷爷赵先有烈士抗美援朝的故事
文/忠诚
在10月23日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向老一辈革命家、志愿军将士、英勇牺牲的烈士们以及所有为这场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致敬。他说,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铭记是最好的告慰。当“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声再次回响,很多人的脑海里自然会浮现出1964年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经典场景:战士王成对着步话机大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他手握爆破筒冲向敌人的形象,像一尊雕塑般,永远矗立在观众的记忆深处。
视频: 赵先有烈士的孙子赵新民先生眼含热泪讲述了爷爷的故事
https://tv.cctv.com/2020/11/07/VIDEpokAQhKcskOnwPaxYcWQ201107.shtml
走近“王成式的战斗英雄” 在精神接力中,爷孙三代完成超越时空的团圆


1991年,巴金先生为志愿军战士赵先有写下“王成式的战斗英雄”的题字,而赵先有烈士就是高喊着“向我开炮”,用24岁的年轻生命,换来了67高地攻防战胜利的战士。

赵先有入伍的时候年仅19岁,和妻子刚结婚6个月。分别之时,怀着孩子的妻子对他说:“你就走吧,家里有我,早日立功受奖,我们等着你回来。”
赵新民说:我爷爷的团长张振川曾亲口向我讲述过我爷爷牺牲的过程。

1952年10月,敌人用飞机、大炮、坦克向67高地进攻,战况惨烈,担任65军194师582团2营6连副指导员的赵先有带领连队坚守了三天两夜,打退敌人的十七次进攻,后来,敌人一批一批地涌上67高地,赵先有用步话机向团指挥所喊出了“向我开炮”这样的呐喊。

《故事里的中国》节目中,赵先有烈士的孙子赵新民先生眼含热泪讲述了爷爷的故事,“直到1954年村里边举办了一次非常隆重的追悼大会,我父亲才知道,原来是自己的父亲去世了。” 赵新民回忆自己六岁时和奶奶一起给爷爷扫墓,“奶奶从我爷爷的墓碑下边,捧了两捧土放在手绢里边,她跟我说这捧土,等我以后去世了,埋到我的墓里边,然后我也实现了我对我奶奶的诺言。”


赵先有生前所在的连队后来被称作“王成连”,连队门口有一尊雕像,雕像下面刻着巴金先生的题字。赵新民在节目中展示了两张照片,一张是身着军装的父亲在雕像前敬礼,一张是身着军装的自己在同一个角度以同一种身姿在雕像前敬礼。他说:“我受爷爷和父亲的影响也来到了‘王成连’,可能我和父亲是一种默契吧,现在把这两张照片放在一起,我感觉更像是我们三代人超越时空的一种团圆。”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已经播出的这期节目,是让人泪水决堤的一期,到底什么样的人能称作英雄?中华儿女又何以一次次成为挺身而出的英雄?就让《故事里的中国》继续讲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