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 私桩共享更适合农村
针对乡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发展”堵点“,中国充电服务第一股能链智电(NASDAQ:NAAS)副总裁于翔表示,在乡村安装公共充电桩存在三大难点,也有对应的“解决之策”。
一是怎么保证有合格的建设用地?需要配套支持政策,会议也提及这一点,”要进一步优化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的政策,鼓励企业丰富新能源汽车供应,同时加强安全监管,促进农村新能源汽车市场健康发展。“建设公共充电桩和场站需要办理土地相应手续,而乡村土地多为集体土地,需要政策支持,将集体用地纳入到充电桩建设的范围当中。
二是用电难。乡村建设充电桩,特别是大功率快充桩需要一定的电力容量支持,乡镇的公共变压器往往无法满足需求,那就需要企业进行大批量投建,会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可以优先考虑使用功率小的直流快充或交流慢充桩,满足新能源汽车基本的使用需求。
三是服务难。充电设施建设后的维保、人才供给是服务保障的关键。会议指出,”要引导企业下沉销售服务网络,鼓励高职院校面向农村培养维保技术人员,满足不断增长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需求。”
中国农村有4万多个乡镇,分布较广,单村规模较小,可以通过市场化手段打造“村村通”模式,形成服务广大乡村市场的基础覆盖网络,比如能链智电可以提供从选址规划到建设工程总包,到运维的全链条服务,并将售后服务进行数字化,实现调动本地人力和吸纳就业。会议强调,“要创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确保‘有人建、有人管、能持续”。
对此,于翔称,“可以建立企业级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服务,满足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补能需求,形成数字化、城乡一体化的服务网络,同时还可以探索和推动私桩共享的创新模式,鼓励个人在房前屋后安装私家充电桩,以数字化方式共享给其他用户,形成一个共享补能网络。比如私人充电桩平均一周使用1-2次,私桩共享的话就可以额外服务10-15台车,将大大缓解乡村充电紧张的局面。
”另外,对于该政策的提出,中国石油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化能源前首席经济学家王能全表示,“无论是对于乡村建设、旅游新业态的繁荣,还是对新能源车及充电基础设施产业,都是利好消息,能大大推进电动化进程,让用户购买和使用新能源车没有后顾之忧,下一步要看工信部、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的配套政策,必然会加速四五线、乡镇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文章来自转载能链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