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画风的京都式日常

2011年4月番「日常」,光盘销量5704,在京阿尼的名作之壁上显得有些不起眼——就如同这个故事发生的舞台时定市一样。
以作者荒井圭一的老家群马县伊勢崎市为原型的时定市,是一座有着一望无垠的农田的静谧小镇。它自然比不上京都(玉子市场),宇治(吹响!上低音号),高山(「冰菓」中的神山市)一样出名。不过,一旦与之对上了电波,体会到这部作品中京阿尼式的精神内核,那么这部「日常」,便能称得上是实至名归的神作。


故事从一个极富动感与生活气息的场景开始:一只猫叼走了早饭要吃的青花鱼,背上带有发条的神秘少女急忙去追赶——东云家看上去,似乎又是宁静的一天。然而霎时间,飞沙走石、毁天灭地,一片炫目的白光中出现了「日常」的标题。这一极富冲击力与戏剧感的开头仿佛海顿的「惊愕交响曲」一般,预示着这部作品的(一点也不)日常。

日々私たちが過ごしている日常は、実は、奇跡の連続なのかもしれない
什么是日常?
——东云家今天是和平的一天
什么是奇迹?
——东云家今天是和平的一天,然后就核爆了。


「日常」这部作品的内核,被第四集出现的那句名台词所完美的概况:“我们所经历的每个平凡的日常,也许就是连续发生着的奇迹。”日常与奇迹,也正如那个开头所预示的一样,水乳交融般体现在这部作品中。

日常部分画面的平淡如水,细品起来却又别有韵味:简约的线条与低饱和度的色彩给人以岁月静好之感。细细观摩,又能发现天空中会飘过鲨鱼形状的云彩、东云研究所招牌上会有日晒雨淋的磨损、名乃浇花时花叶上欲落未落的水滴会在阳光下折射出粼粼碎光,与虚化的恰到好处的背景相辅相承......



京都动画不愧为细节狂魔,用一片匠心,让平凡而日常的画风中蕴含的平静与惬意,悄无声息的感染着观众,仿佛屏幕前的我们也置身在那片蓝天下,咂摸这份午后的慵懒与阳光的醇香。

奇迹的和弦与日式幽默
京阿尼的制作证明了,即使依靠并不是那么纤毫毕现的精致画面(京紫),只要演出与分镜到位,一样能有最极致的效果。监督石原立也对于节奏和分镜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在身体动作的表现上也是如此。



在第二十话的转场中,便体现了日常与奇迹的完美切换。祐子按动铅笔时戳到了手,此时痛觉被具象化为眼中射出的激光,打穿房顶、打破大气层,甚至打穿了木星与土星环......将痛感放大到宇宙的维度,夸张与无厘头在这一幕中达到极致——然而此时镜头突然一转,画面从火星平稳的过渡到指尖的血珠,颇有一种“芥子须弥”之感。在这极大与极小在起承转合间,释放出了无限的艺术张力。

「日常」的画面精细度与流畅度,也毫不逊色于其他一些战斗番,有时经费甚至会燃烧在一些光怪陆离的搞笑场景上(奇妙的帧数增加了!原作中的一个分镜变成了好几个镜头!)
以广为流传的鱼雷跳场景为例,第一次失败后的美绪,脑海中回想起了往日里与祐子一同练习时的点点滴滴,重燃斗志。

此时悠扬的配乐也恰到好处的奏响,视听结合,调动起了多种感观——屏幕前的我们,仿佛呼吸也和美绪同步了起来,与她一起迈向新的征途。起跑之后的动作无比流畅,祐子也贴心的降低了跳高杆的高度,这一次她会成功吗?


并没有,情节一次又一次的反转,给人以强烈的“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之感。在这部作品中,人可以吓到变色,吓到爆炸,吓到变回原画.....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糖,然而你根本不知道拿出来的下一块是不是糖——把最不正经的事以最正经的方式呈现,以极强的撕裂感凸显荒诞不经,这也许就是日式幽默的精髓吧。



如果你有一定的的日语基础,可以体会到那些洋溢着日本文化的笑点(神话传说、俳句、谐音梗),便能极大提升观看的体验。第八集中大量出现的谐音梗甚至又能够分为两层:一是这些谐音字本身;二是笨蛋祐子为了凑成谐音强行将毫无意义的词组合在一起的“徒劳”,与以及卖力耍宝却被“无情”忽略的可怜。电波对上了,就会笑到再起不能,情到深处,甚至会不由自主的想作一首俳句「最上川」。


石原さんの身体表現、石立さんの熱量表現、山田さんのフィルム表現、武本さんのテンポ表現、もっと元を辿るなら山本さんのリアリティーや木上さんの統率感。最後の2人はハッキリ検証してないけど。ちゃんと積み上がってるんだよ。だからブレないし強い。京都アニメーション。
石原立也的身体动作表现,石立太一对于“燃”的表现,山田尚子的胶卷质感表现,武本康弘的节奏表现,再追忆阿宽的亲切感和木上益治的领导感,虽然最后俩人说不太清楚。认真地累积,所以才能不断变强,这就是京都动画。
——高雄統子さんに関するツイートまとめ1:おくさんのリビングルーム:So-netブログ

过场动画中无言的温情

夕阳在远处的瓦灰色楼房与近处低矮的草坪上,碎成一片金光。浓酽的黄昏中,一对老夫妇走在河畔。无声的画面虽平淡,却又显得无比安详与温馨。


流光蹁跹,沧海桑田,当年绵延的青山早已被拔地而起的高楼替代,从前调皮捣蛋的孩子也变成了中年人,一个鞠躬的动作,折射出的却是数十年的沧桑经历,与对往昔似水年华的追忆。

彩蛋:关于东云名乃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环节)
在机器人领域,Boston dynamic公司研发的人形机器人Atlas2,其“三连跳”的测试可以说代表了当今运动控制的最高水准;而从op2名乃上学的场景中一系列跑、跳及转身的动作可以看出,nano的运动控制水准完全不逊于Atlas2。


人形机器人能够平稳行动的最大保障,便是其背后的运动控制算法。从机器人设计的角度看,每一种动作都对应着一个算法,不仅是跑、跳、蹲等单个动作,还要将一般的动作连续地、即使的实现,而完成这些更复杂的动作,则需要将各种算法进行协调:算法的快速迭代,保证了机器人的平衡,甚至优化了定位、导航的功能。可以说,这是一个层次上的技术跃进,使机器人拥有了一定程度的“智能”。将来当人工智能算法能够更广泛的、更深一层次的与机器人相结合时,机器人便能够再遇到新环境时,通过自主学习开发出新的对应动作。
Boston Dynamic有着美国军方的资金支持,那么东云研究所呢?在算法不断优化升级的今天,制约机器人运动性能提升的瓶颈,很大程度上在于硬件发展的相对缓慢:驱动器的能量密度、控制精度,都远远落后与控制算法的发展水平。然而博士居然能够用发条驱动的方式制造出这样一台高水准的智能机器人,让人不禁怀疑这其实是一个老谋深算的疯狂科学家(大雾)。



不过,当一切回归故事本身,祐子的这句话便是对京阿尼式的精神内核最好的诠释。每一天的日常可以无比细腻,也能够充满奇迹:八岁的博士可以掌握世界顶尖的科技水准,能够毁天灭地的机器人也可以是普通的女高中生,成为我们最好的朋友。当美好的一天过去之后,明天的奇迹也仍将继续下去。所以,请热爱生活吧,培育梦想,描绘梦想,传递梦想,实现梦想——就像我们热爱的京都动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