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史上最全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新手必备!

2021-07-23 15:58 作者:土豆聊软件测试  | 我要投稿

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全)

等价类划分方法:

一.方法简介1.定义 是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子集),然后从每一个子集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该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2.划分等价类: 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并合理地假定:测试某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一类其它值的测试,因此,可以把全部输入数据合理划分为若干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入条件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等价类划分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3.划分等价类的标准:  1)完备测试、避免冗余;  2)划分等价类重要的是:集合的划分,划分为互不相交的一组子集,而子集的并是整个集合;  3)并是整个集合:完备性;  4)子集互不相交:保证一种形式的无冗余性;  5)同一类中标识(选择)一个测试用例,同一等价类中,往往处理相同,相同处理映射到"相同的执行路径"。

4.划分等价类的方法

5.设计测试用例

二.实战演习

边界值分析方法:

一.方法简介1.定义:边界值分析法就是对输入或输出的边界值进行测试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通常边界值分析法是作为对等价类划分法的补充,这种情况下,其测试用例来自等价类的边界。

2.与等价划分的区别  1)边界值分析不是从某等价类中随便挑一个作为代表,而是使这个等价类的每个边界都要作为测试条件。  2)边界值分析不仅考虑输入条件,还要考虑输出空间产生的测试情况。

3.边界值分析方法的考虑: 长期的测试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而不是发生在输入输出范围的内部。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错误。 使用边界值分析方法设计测试用例,首先应确定边界情况。通常输入和输出等价类的边界,就是应着重测试的边界情况。应当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或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而不是选取等价类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为测试数据。


错误推测方法

一. 方法简介

1. 定义: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 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2. 错误推测方法的基本思想:

列举出程序中所有可能有的错误和容易发生错误的特殊情况,根据他们选择测试用例。


因果图方法

一. 方法简介

1.定义:是一种利用图解法分析输入的各种组合情况,从而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

3.因果图介绍

判定表驱动分析方法

一. 方法简介

1.定义:判定表是分析和表达多逻辑条件下执行不同操作的情况的工具。

2.判定表的优点

能够将复杂的问题按照各种可能的情况全部列举出来,简明并避免遗漏。因此,利用判定表能够设计出完整的测试用例集合。

在一些数据处理问题当中,某些操作的实施依赖于多个逻辑条件的组合,即:针对不同逻辑条件的组合值,分别执行不同的操作。判定表很适合于处理这类问题。

3.“阅读指南”判定表


正交实验设计方法

一.方法简介

利用因果图来设计测试用例时, 作为输入条件的原因与输出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有时很难从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中得到。往往因果关系非常庞大,以至于据此因果图而得到的测试用例数目多的惊人,给软件测试带来沉重的负担,为了有效地,合理地减少测试的工时与费用,可利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

正交实验设计方法:依据Galois理论,从大量的(实验)数据(测试例)中挑选适量的,有代表性的点(例),从而合理地安排实验(测试)的一种科学实验设计方法.类似的方法有:聚类分析方法,因子方法方法等.


功能图分析方法

一.方法简介

一个程序的功能说明通常由动态说明和静态说明组成.动态说明描述了输入数据的次序或转移的次序.静态说明描述了输入条件与输出条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对于较复杂的程序,由于存在大量的组合情况,因此,仅用静态说明组成的规格说明对于测试来说往往是不够的.必须用动态说明来补充功能说明.功能图方法是用功能图FD形式化地表示程序的功能说明,并机械地生成功能图的测试用例. 功能图模型由状态迁移图和逻辑功能模型构成.状态迁移图用于表示输入数据序列以及相应的输出数据.在状态迁移图中,由输入数据和当前状态决定输出数据和后续状态.逻辑功能模型用于表示在状态中输入条件和输出条件之间的对应关系.逻辑功能模型只适合于描述静态说明,输出数据仅由输入数据决定.测试用例则是由测试中经过的一系列状态和在每个状态中必须依靠输入/输出数据满足的一对条件组成.功能图方法其实是是一种黑盒白盒混合用例设计方法。


场景设计方发

一.方法简介

现在的软件几乎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流程的,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而同一事件不同的触发顺序和处理结果就形成事件流。这种在软件设计方面的思想也可以引入到软件测试中,可以比较生动地描绘出事件触发时的情景,有利于测试设计者设计测试用例,同时使测试用例更容易理解和执行。

基本流和备选流:如下图所示,图中经过用例的每条路径都用基本流和备选流来表示,直黑线表示基本流,是经过用例的最简单的路径。备选流用不同的色彩表示,一个备选流可能从基本流开始,在某个特定条件下执行,然后重新加入基本流中(如备选流1和3);也可能起源于另一个备选流(如备选流2),或者终止用例而不再重新加入到某个流(如备选流2和4)。

测试用例设计综合策略

1. Myers提出了使用各种测试方法的综合策略:

1)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使用边界值分析方法,经验表明用这种方法设计出测试用例发现程序错误的能力最强。

2)必要时用等价类划分方法补充一些测试用例。

3)用错误推测法再追加一些测试用例。

4)对照程序逻辑,检查已设计出的测试用例的逻辑覆盖程度,如果没有达到要求的覆盖标准,应当再补充足够的测试用例。

5)如果程序的功能说明中含有输入条件的组合情况,则一开始就可选用因果图法。

2.测试用例的设计步骤

1)构造根据设计规格得出的基本功能测试用例;

2)边界值测试用例;

3)状态转换测试用例;

4)错误猜测测试用例;

5)异常测试用例;

6)性能测试用例;

7)压力测试用例。

3.优化测试用例的方法

1)利用设计测试用例的8种方法不断的对测试用例进行分解与合并;

2)采用遗传算法理论进化测试用例;

3)在测试时利用发散思维构造测试用例。

篇幅有限,只节选了重点部分,见谅噢~需要原文档可以找我~


史上最全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新手必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