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洛阳游 二千年的史学疑案
索易带你刨根问鼎,聊聊洛阳那些事。每天行走在数千年历史的河洛大地,不经意间,一块砖,一片瓦,一棵树,一座桥,或者一条街道,都是一段历史,一个优美的故事。为此,我用文字和照片留住每一个瞬间。深度游洛阳之系列照片、视频和文字,均为本人原创。欢迎浏览、提供线索并提出建议!本篇为深度洛阳游的第148篇。
002年,洛阳市中心发现了东周时期的重量级遗存,洛阳考古专家发掘了1000多座东周墓葬、49座车马坑,其中最大的车马坑,长42.6米,宽7.4米,其中出土一个6匹马驾一车的遗迹,其车马呈纵向两列的排放,宛如出行阵列的浩浩荡荡的葬礼盛况场面。当“天子驾六”车马坑重现天日时,二千年的史学疑案有了答案。
古代天子驾六、还是驾四一直争论不休,一直没有定论,成为史学疑案。为此,在公元2世纪,东汉时期发生了一场大论战。许慎的“天子驾六”说遭到大多数反对。南北朝时,为《后汉书》作注的刘昭,很明显地反对许慎的“天子驾六”说。这场关于夏商周三代的古制天子“驾六”还是“驾四”的史学疑案,一直争论不休,无从获解,“天子驾六”一直没有发现实物,得不到证实。洛阳出土的天子驾六证明,周朝对驾车做出了极严格的等级规定: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一旦僭越礼制,是会被杀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