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宗朱佑樘

历史背景
鹤龄、延龄并注籍宫禁,纵家人为奸利,中外诸臣多以为言,帝以后故不问。】
【又科道累劾后家专权,命司礼监拒之,而不得其辞。白帝求旨。帝手批:朕只有这门亲,再不必来说。仍密敕后家邀科道为宴谢罪。各官并辞不赴,遂请旨召之。及赴命,乃光禄茶饭也。 】——《明良记》
因为妻子张皇后而爱屋及乌,很大程度上,朱佑樘真心将自己的岳父岳母当做了自己的父母敬重,将两个不成器内弟当做了自己的手足。
虽然张氏一门是小门小户,居家不谨,但朱佑樘确实在和这户人家相处中,感受到了亲情慰藉。才会为他们一次又一次逾制,尽可能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哪怕放下帝皇尊严,努力在大臣、甚至在太监面前为他们斡旋。
读相关史料时,时不时便为朱佑樘心疼,因为张皇后显然绝不具备通常史书中赞扬的贤后美德,于国家政务本无任何裨益,对天下百姓也不具备身为国母的责任感。张氏一门倚势凌弱的恶行并未止息,对此她却一味护短。反而是亲儿子武宗朱厚照即位后,收拾教训了两个舅舅一通,他们从此才老实低调了许多。
若真是身在那些宫斗激烈的寻常帝王后宫,如此情商,如此眼界,如此家教,铁定是第一轮便淘汰出局的。朱佑樘一生盛德所累,泰半是因这个不省心的妻子和她娘家所赐。
当时至后世百年,明代朝臣士大夫的相关记述,对这位皇后也颇多微辞,字里行间,无不透着觉得她配不上国朝第一明君楷模的意思。
然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或许朱佑樘偏偏就是喜欢她这种心无城府的真性情呢?
人并不是机器,一天到晚紧绷着,努力做符合儒家礼教标准的明君太累,也只有在这个没当他是帝王,只当他是自家男人,没事吵吵嘴、给娘家要些好处的的小妻子面前,才能得真正放松。
真给他一个如明德马后、文德长孙后那样的千古贤后,他恐怕反而消受不起,只能敬而礼之、相敬如宾了。
张皇后眼界有限,也完全没有切实履行皇后职责的自觉,朱佑樘却宁愿将约束家人不利的过错全都揽在自己身上,不忍心指责爱妻半点,努力为妻子担当和遮风挡雨。仅仅在骄纵外戚一事,自非明君所为,却是无容置疑的好男人,好丈夫。
弘治十八年,朱佑樘因北方旱灾而祈祷求雨时,偶感风寒,庸医误进药饵,竟致不治,时年仅三十六岁。
临终前,朱佑樘回顾自己一生政绩,唯「承祖宗大统,在位十八年,为祖宗守法度,不敢怠玩」这么短短几个字。而他最铭刻于心的,便是「选张氏为皇后,成化二十三年二月十日成婚;至弘治四年九月二十四日生东宫,今十五岁矣。」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来到自己身边的日子,记得清清楚楚。此外,自己何日出生,何日为太子,何日登基,反而不重要了。而临终牵挂不已,交代大臣们的,也唯有请他们辅导太子朱厚照做个好人。
一个幼年时,便见识了皇宫最冷漠最残酷的一面的孩童;一个直到六岁才被父亲承认、却又很快失去母亲的儿子;自己妻子的到来,儿子的出世,便是此生最大的慰藉。是以,他也将所能回报的一切都赠与了他们母子。
朱佑樘弥留时,叮嘱太子朱厚照
比起史书中一本正经的官方遗诏,一个父亲的真实遗言,谆谆叮嘱,俱在于此:
【朕承祖宗大统,在位十八年,今年三十六岁,乃得此疾,殆不能兴,故与先生们相见。朕自知之。亦有天命,不可强也。朕为祖宗守法度,不敢怠玩。凡天下事,先生们多费心,我知道。朕蒙皇考厚恩,选张氏为皇后,成化二十三年二月十日成婚。至弘治四年九月二十四日生东宫,今十五岁矣,尚未选婚。社稷事重,可亟令礼部举行。东宫聪明,但年幼好逸乐,先生们请他出来读些书,辅导他做个好人。】
有一部电视剧里的明孝宗弥留很有意思,编剧确实是也看过朱佑樘的真实遗言,而不是《明史》里的官话套话:
勾魂判官:弘治皇帝,再看一眼你的儿子吧。这一走,就再也见不着了。
朱佑樘: 不用挂心了,一切都安排妥当了。
勾魂判官:朱佑樘,你只活了三十六年,不觉得忒短了点么?你的儿子朱厚照,能不能治理好大明朝……
朱佑樘: 这也不重要。跨过这生死线,我明白了,江山是主,人是客。我的儿子朱厚照,他过得快不快活,才是最重要的。
勾魂判官:那我来告诉你,你的儿子会活得比历朝历代的君王都快活。
知子莫若父,朱厚照天性贪玩好逸乐,绝不可能是和自己一样的模范皇帝,朱佑樘难道不清楚么?然则这就和他对妻子的各种放纵,从来不要求她去做一个贤德皇后一样,对唯一爱子,让他快乐一生才是一个父亲的心愿。
所以:别当个滥杀暴君,做个好人就好。
明武宗朱厚照这个皇帝做得如何,史上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虽然性恣意,贪玩乐,却不暴虐,无酷杀,懂感恩,知礼敬,不负义,“好人”这两个字,还是配得上的。最大的遗憾,便是不曾给他父母留下血脉,同样英年早逝了。
历史上切实履行一夫一妻制、后宫无妃的皇帝,其实朱佑樘并不是第一个,毕竟有西魏皇帝元钦和宋英宗赵曙两位前辈珠玉在前。
但如果评选中国古代史“爱妻比赛”冠军,即使不局限于皇帝这个身份,纵观上述事迹,相信他也同样有极大可能当选。相信他也同样有极大可能当选。
ps:弘治时期,曾有封五夫人的记录,是以有人将之误解成朱佑樘的嫔妃。其实,这些人只是宫中的女官或乳母。五夫人之一荣善夫人项氏,墓志铭已出土,先后随侍过代宗朱祁钰生母吴贤妃、宪宗朱见深生母周皇贵妃。其弘治十年去世时,享年七十二岁,比朱佑樘大了整整四十四岁。
【夫人姓项氏,世为顺天之宛平人。生而聪慧婉淑,克精女红。宣徳癸丑,选入宫,侍贤妃,甚爱之。天顺间,宪宗在东宫,英庙为简老成谨厚有年徳者,拥护左右,众咸曰:莫如夫人宜及皇贵妃于安喜宫。迨今上嗣位,夫人年既高,时被恩礼,亦稍获优逸,而夙夜弗懈。凡在禁掖前后六十余年,白首寅畏,莫有见其过言失度。弘治丁巳(弘治十年)三月二十四日以寿终,上念其旧劳,特赠其号曰:荣善夫人。命太监李兴及右少监傅忠、左监丞袁锐董丧事。赐之祭者三,赐赙银帛诸物各若干,命所司治坟于宛平香山之原,盖异数也。夫人生宣徳丙午之八月,塟以卒之年五月某日,春秋七十有二。 】——《荣善夫人墓志铭》
明孝宗朱佑樘,绝不止是一个仁爱厚道的好人,一个夙夜图治令天下海晏河清的好皇帝,更是历朝帝王中近乎无与伦比的好丈夫,好父亲;甚至为了讨爱妻欢心,而不惜明知故犯,犯下一些明君本不当为的过失。
常有一些萝莉女生看多了穿越小说或是古装电视剧,便向往穿越到古代宫廷为后妃,得到帝皇一生宠爱,可惜她们很多人憧憬的男主角,真实历史中却皆非肯为了某个女子肯专情之人,甚至颇多仅以女子为玩物、为草芥之辈。
而如朱佑樘这样真正疼爱妻子的专情男人,却永远是冷门又冷门的历史人物。当然,也幸好如此,不用在影视剧中被一些三流编导所各种扭曲,他宝贝儿子可就没这么好命了。一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