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资料馆)MFA电影专硕 2022年考研真题独家解析
关注公众号:壹秋ART
获取更多影视考研咨询
专业一:702 电影史论
难度评级:四颗半星
难度解析: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资料馆)MFA电影专硕的702 电影史论题目稍有难度的,比如“革命历史题材正面人物形象变化”这类题目真的需要大家平常的积累与再思考,用坐标轴的思维进行学习。但是也有简单题目,比如论述伊朗电影民族风格/动画电影中国学派的特点等。几乎属于二二分,既能保证大家难道基础分,但是在基础中又可以通过初试进行择优,非常不错的一套卷子。
一、名词解释
1.《一江春水向东流》
2.奈飞
3.独立电影
4.院线制
解析:
名词解释考察的并不是很简单,电影史只考察了一道题,剩下三道题非常考察大家的积累,大家肯定听过了解过奈飞,很多同学也使用过,院线制大家在专题中也接触过,但是写成名词解释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今年着重要求学姐给大家总结类似名词解释,这样到了考场上,相信大家也会应对自如。
二、简答
1.如何理解黑色幽默?(大家可以补充到自己的思维导图中去)
2.动画电影中国学派的特点。
解析:
第一题:这道题有些难度,考察大家的积累。我们给大家讲过现代主义和后现代注注意时期在电影,文学,美术等各个领域的变革。而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重要的文学流派。后来逐渐发展到电影领域,那么大家在写这道题一定要结合这一时期的背景,从产生的原因着手,从本质看现象,然后再引申到特征。首先我们知道定义,黑色幽默是一种荒诞的、变态的、病态的文学流派,把痛苦与欢笑、荒谬的事实与平静得不相称的反应、残忍与柔情并列在一起的喜剧。黑色幽默的产生是与60年代美国的动荡不安相联系的,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繁荣于70年代。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荒谬可笑的事物和“喜剧性”的矛盾不是作家们凭主观意志所能创造的,它们是那种社会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虽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作家虽然也抨击了包括统治阶级在内的一切权威,但是他们强调社会环境是难以改变的,因而作品中往往流露出悲观绝望的情绪。
那么我们单独聚焦到当时美国国内的社会背景,20世纪中叶,美国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是黑色幽默产生、发展和兴盛的根源。当时美国在朝鲜战争结束后,一方面社会矛盾,劳资矛盾频繁,另一方面麦卡锡主义使整个社会形成了压抑窒息的氛围,以及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卷入越南战争,战事的失利和美军惨痛的伤亡,更使全国反战情绪高涨,局势比较动荡,社会状况比较混乱。西方民主的思想在现实面前受到一些人的怀疑,传统的道德观念遭到抛弃,生活与思想的真理受到了怀疑。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中小资产阶级出于对共产主义革命的先天恐惧心理,在无所适从的社会背景下,于是产生了对现实采取嘲笑抨击,揭露和讽刺,幻想和否定结合在一起的“黑色”的“幽默”。
我们推荐大家观看一下几部电影:《两杆大烟枪》《低俗小说》 《老无所依》 《疯狂的石头》 《疯狂的赛车》 《飞越疯人院》
(备注:即使大家不了解这个知识点,只听过这个名词,按照我们上课教给大家的方法,不熟悉的知识点如何定位,如何写出答案,这道题也是可以拿到基础分的,这道题也侧面印证了学习电影史需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
第二题:这题属于电影专题当中的题目,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我们上课一直强调两点:1各个学校的出题会相互借鉴,动画电影中国学派这道题在其余很多高校考研的试题当中也考过。2/经典的热门话题一定要熟悉,认真总结,比如工业美学,动画电影中国学派等。这道题在考场上如果遇到,属于送分题,大家平常认真总结复习过的话,几乎可以直接写出来。这道题的答题思路给大家如下参考:动画电影中国学派重视文化传承与创新(比如民族音乐,绘画等),其次呈现中国的特有意境之美(这个地方可以举出自己积累的例子),再者,用优秀的民族元素反映当代的精神价值。我们知道,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也指引了中国动画艺术的发展方向。大家从角色形象、镜头语言、场景设计等方面去着笔,聚焦传统艺术与当今审美结合为出发点,相信总结动画电影中国学派的特点不是很困难。
三、论述
1.论述伊朗电影民族风格
2.革命历史题材正面人物形象变化(这道题出的非常不错,推荐大家通过这道题学会举一反三)
解析:
第一题比较简单,属于我们电影史当中的题目,今年我们在电影导演专栏中也会着重讲,总之一句话,重点内容一定总结,思考,背诵,理解,深化,吸收。我们重点来说第二道题,在学习电影史的过程中,我们一直给大家提醒一个点,学习电影史不要只聚焦在某一个知识点上面,而是要通过由点到面,扩散开来,也就是说要有坐标轴的思想,横纵对比。比如革命历史题材正面人物形象变化,大家在看到这道题过程中,大部分同学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十七年时期”,革命历史题材正面人物形象大部分在十七年时期,都将其当中一个子论点放到了十七年电影的特征中去总结,那么,有心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想到,我们总结过中国电影现实主义题材道路,中国电影民族美学,中国电影制片厂等等这些专题,不知道大家是否可以思考,我们今年的学习中,是否可以总结女性形象在中国电影中的变迁等话题,做学习的有心人。这道题大家只需要熟知中国电影史,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时期,用小标题进行概括(注意,小标题要体现下文论证内容的主旨),然后展开论述即可。
最后老规矩,给大家再次强调电影史学习方法
我们首先首先要定位,知识点是在那一章节学到的,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哪些?接着在我们平常总结框架图的过程中,在众多的点当中,我们选择了哪四点(最好是不要超过四个点,每一个点要答深),当时起的小标题是什么(功夫在平时),小标题下面的知识点是什么?例子是什么?这些基本的答题思路写出来后,那么紧接着就是加分项。这些在我们学习电影史的过程中,是贯穿全程的。
横向对比,与此同时期发生了什么?
纵向对比,对后世的影响是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
1/框架图不是知识点,大段文字的照搬,而是要融入自己的思考
2/答题思路不是堆砌知识点,而是有自己的选择
3/补充自己积累的例子(先考虑质量,然后再考虑数量)
4/知识点不要孤立的学习,要有坐标轴的思想,学会定位+对比学习。
专业二:802艺术创作
难度评级:三颗星
难度解析:整体而言802艺术创作今年的题目都非常基础,考察的知识点均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只是可能稍加不注意复习相关的论点例证。这再一次提醒同学们,复习要全面,基础知识要打好。
一、简答题(20*3=60分)
1、三一律在电影中的应用与突破
解析:
三一律作为传统戏剧的特点,早期也被用于电影的叙事中,而在电影逐渐独立的过程中,三一律在电影中的运用一度被抛弃,而在新世纪以来,三一律在电影叙事中又频频回归,同时出现了一定的突破。例如电影《十二怒汉》全片只有一个场景,故事事件发生相对集中,情节线索也高度集中,这便是现代电影中对“三一律”的运用。同时一些电影也不再严格局限早期戏剧“三一律”的时间发生在一昼夜、故事发生在一地点、情节保持一致性,而是稍微扩大了故事发生的地点,这便是突破。
2、运动镜头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
这个题目非常简单,属于视听语言中最基础的知识点。基础运用镜头有“推拉摇移跟升降”七类,而在讲解七类运动镜头时,也将其运用的场景和作用均列举出来了,属于送分题。
3、大众电影百花奖的背景和作用
解析:
这个题目需要同学们对电影节有较为广泛的了解才可以。而国内外较为著名的电影节应该是资料馆同学们平时应该注意的内容。
大众电影百花奖(Hundred Flowers Award)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的电影奖项。创办于1962年,是中国大陆电影界的观众奖。与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并称中国电影三大奖。与中国电影金鸡奖合称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
百花奖设最佳故事片奖、优秀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最佳男女主角奖、最佳男女配角奖、最佳新人奖,均由观众投票产生。
在写完背景后,同学们应该思考的是其作用,这是大众电影百花奖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推动中国电影业的繁荣发展。那么我们应该知道,大众电影按百花奖的作用就是:“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推动中国电影业的繁荣发展。”
4、AI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和作用
解析:
这个题目属于电影科技专题板块,也是非常简单的一道题。AI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作用非常广:1、AI电影修复;2、AI数据分析,建立数据库,筛选出热门类型电影与观众喜好并预测票房成绩;3、AI剪辑,AI技术可用于挑选可用素材,缩短剪辑时间。
二、论述题(30*3=90分)
1、老楼装电梯,刚开始谈好了,一个月之后,突然有人反悔,以此材料为题,写一个故事。
解析:
这是一个分值较小的创作题,同学们可以选择写一个“三一律”的短片故事,也可以写一个场景较为多变的故事,但是由于整个试卷的题量比较多,所以建议同学们不要把情节设计得过于复杂,最好不要超过5个情节点,而故事在这5个情节点中有一到两处处反转来体现戏剧性以及人物张力即可。
2、昆汀或者文德斯的导演风格。
解析:
这个题其实已经非常友好了,二选一回答即可。即使有同学对于文德斯的导演风格不熟悉,但是昆汀作为当代电影史中大书特书的人物,同学们应该是不陌生的。况且笔者专门给同学们做了《低俗小说》的拉片,并同样分析了昆汀的黑色幽默、后现代主义风格,同学们回答这道题应该是游刃有余的。



3、从产业协同的角度分析国产主流电影受欢迎的原因。
解析:
这个题目属于电影专题中专门论述新主流电影的板块,也是笔者上课时给同学们画重点的题目。题目要求从“产业协同的角度”来分析,那肯定要包含宣发和观众定位两个部分,所以同学们不能仅仅只写作电影本身的优秀,例如:平民化叙事、类型化叙事等,还要从多媒体平台宣发、全年龄观众定位等方面作为论点来回答这个问题。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资料馆)
电影专硕备考建议
1.基础一定要打好,中外电影史,中外电影理论、创作理论、视听语言、电影专题是一定要在打基础的时间段掌握的,要不然无法应对两个专业的题目。
2.在基础打牢后,要有意识地区分和积累电影节、新兴电影科技等名词,同时应该多读相关论文,学会纵横对比中国电影史上的许多知识点,例如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变迁,以及今年“革命形象变迁”这一题目,这样才能在考场上自如地采纳优秀论文中的观点与例证答题。
3.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在平时培养起积累故事核/影片分析的习惯,将身边的新闻、经典影片、有新意的故事,当年热播的和影史上经典的影片分析,成为自己的素材,这样在笔试上,都能够让自己快速构思出一个逻辑链条完整的故事/影片分析。
4.保持节奏,跟上壹秋ART大部队的复习进度,不拖沓,及时完成相关练习,便能够轻松在考场上写作高分论述与创作。
5.在练习题目和模考期间,除了本校本专业的题目外,多积累其他学校的相关题目,笔者会整理出相似度很高的其他学校题目上课评讲和让大家练习,特别是在模考期间,一定要看出给其他高校的题目,都思考并阅读了试题解析的同学一定能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