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

这本书读完,大概历时九天,比上一本缩短了太多太多,不说废话了。首先,总结一下:《追风筝的人》是一部关于背叛和救赎的小说,人物性格饱满,剧情设置得当,引人入胜。读的过程中,前部分会相对枯燥,随着剧情发展和历史背景不断被补充,爱不释手。本篇读书笔记会分三部分记录,一是剧情梳理,二是我的感悟和思考,三是比较值得铭记的句子段落摘抄。
第一部分 剧情梳理
我即阿米尔,是阿富汗富家少爷,而哈桑是家里仆人阿里的儿子,两人从小形影不离。在喀布尔,阿米尔是普什图人,哈桑是哈扎拉人,种族的不同造就了他们不同的身份地位,他们之间也因此发生了许多事情。小时候的阿米尔爱读书、喜欢写故事,写的故事甚至得到爸爸的朋友阿辛汗的赏识。哈桑的主要外貌兔唇、“塌鼻子”,受到普什图人们的歧视,能够在阿米尔家留下,也全赖于阿米尔爸爸和阿里小时候的关系很好。哈桑办事灵光,会打弹弓、会追风筝,看人特别是阿米尔看得很透。直到阿米尔12岁,两人的关系都很好,拥有共同美好的童年回忆。
斗风筝比赛是阿富汗古老的冬日习俗,阿米尔为了获得父亲的爱,最后在哈桑的鼓励下,参加了斗风筝比赛,并最终获得了第一名。然而,哈桑在追第二名风筝的路上,碰到种族歧视者阿塞夫,哈桑拒绝给阿塞夫胜利的象征——蓝色的风筝,接着受到暴力摧残,躲在暗处的阿米尔目睹了过程却不敢站出来。阿米尔从那刻开始,再也不敢直面哈桑,以疏远、冷暴力对待哈桑,也在精神上摧残他自己。阿米尔取得第一名后,如愿获得了父亲的爱和赞叹,而哈桑在养好伤后想方设法与阿米尔和好,却遭到了阿米尔的陷害。阿米尔不敢面对哈桑,设计将自己的手表和财物藏于哈桑的被窝,当众对质时,哈桑承认偷东西,此刻阿里也决心带着哈桑离开阿米尔家,即便在阿米尔父亲强力挽留下,依旧无力回天。
不久之后,俄军掌控了喀布尔,阿米尔和其父亲辗转巴基斯坦,最终逃到美国。两人一贫如洗,住在有很多阿富汗移民的地方,其父亲在市场摆摊、在加油站上班获得薪水,阿米尔则在上学、并开始系统学习创作。在和父亲一起摆摊的过程中,阿米尔认识了塔赫里将军的女儿索拉雅,两人互生情愫。接着,阿米尔父亲被诊断癌症,但他拒绝治疗,在弥留之际,阿米尔下定决心请求父亲为其提亲。父亲同意了,并以阿富汗的礼节与塔赫里将军会面,最终达成同意。阿米尔与索拉雅举办婚礼后,阿米尔父亲就走了。阿米尔成为了一名作家,赚得稿费买了房子,索拉雅当上老师,但两人在数年后依旧没有孕育出孩子,这给他们增添了不少烦恼。
一通电话,来自巴基斯坦的拉辛汗。阿米尔和索拉雅一通商量后,阿米尔去往巴基斯坦看望生病的拉辛汗,同时希望看看“成为好人的路”。白沙瓦,阿米尔和拉辛汗相互倾述,拉辛汗给阿米尔讲述了前些年的故事,哈桑其实是阿米尔同父异母的兄弟,哈桑娶了妻子,生有一个男孩,在阿米尔的旧居和阿辛汗一起生活。然而,就在前一个月,哈桑和其妻子遭到塔利班的屠杀,阿辛汗希望阿米尔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带到巴基斯坦生活,这是他“成为好人的路”。阿米尔在百般煎熬的思考后,冒着生命危险决心去一趟喀布尔,带回索拉博。
阿米尔认识了新的朋友法里德,法里德是前往喀布尔的司机,从刚开始的鄙夷到最后对阿米尔表达敬意。阿米尔看到了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喀布尔,满目疮痍,人间地狱,物是人非。通过恤孤院,阿米尔找到了以性虐待为目的拘禁索拉博的塔利班小头目——阿塞夫。阿塞夫和阿米尔小房间干架,阿米尔被痛揍,一如当年哈桑被阿塞夫暴打一般,但此刻索拉博拿起弹弓,像极了当年勇敢的哈桑,射了出去,击中了阿塞夫的眼睛。阿米尔和索拉博匆忙逃跑,阿米尔受伤,养了几个星期。
回到巴基斯坦的阿米尔,发现拉辛汗走了,并且留下信件告知他早就知道阿米尔和哈桑小时候追风筝时的矛盾,并告诉他他是个好孩子,不然不可能这么痛苦。阿米尔被治愈,决定收养索拉博。阿米尔和索拉博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索拉博从一开始的懦弱抗拒(被猥亵产生心理阴影),慢慢开始相信并接受阿米尔这位大伯。但阿米尔在收养索拉博的手续上出了问题,阿米尔不得不告诉索拉博需要在巴基斯坦的孤儿院住上一段时间,而这和阿米尔之前说的再也不让索拉博住孤儿院的承诺违背。当天,索拉博在浴室割脉自尽,恰好在阿米尔得知有新的解决方法之时。不幸中的万幸,索拉博被救了回来,但他眼里没有了光,再也不相信任何人,再也不说话了,即便他们一起搬到美国后很久一段时间。
直到某个契机,阿米尔陪着索拉博放风筝,用上了索拉博的爸爸哈桑教的技术,击败了一个风筝,干脆利落,索拉博的眼睛里再次闪过光芒,短暂却明亮。
第二部分 感悟和思考
本文是以阿米尔第一人称来讲述的关于背叛和救赎的故事,生动勾勒出亲情、友情和爱情的轮廓,让我们得以一窥这位阿富汗少年成长的故事。
在读的过程中,脑海里总会想起一句话“人类的赞歌是勇气的赞歌”,这句话出自《JOJO的奇妙冒险》,虽然本人只看了第一二部,但经常看到有弹幕刷到这句话。说回阿米尔,如果阿米尔能够在哈桑受到时,勇敢地站出来,该多好,命运又将会如何呢,拥有这样的勇气将值得歌颂和赞美。我一边抱怨阿米尔的无能、懦弱,一边想象着如果是我,我能做到站出来吗?我在面临那种情况,我可能也只会选择逃避,不敢面对。但我希望,在以后某个关键时刻,需要我的时候,我会勇敢去面对挑战。
后来,阿米尔在选择自己的职业道路上,坚定;面对索拉雅的爱情,勇敢表达;冒着生命危险,去了喀布尔、去了白沙瓦;最后,在所有人放弃索拉博的时候,依旧试图打开他的内心,百折不挠。这是巨大的跨越,人生的成长,勇敢地赞歌。对此,我只能羡慕,告诉自己有什么想做的事,勇敢地去做吧。
阿米尔和哈桑之间的友情,除了教会我勇气,更多的是要学会表达和分享,不要让误会成为两人之间的高墙,宁可说错不可不说。阿米尔和阿辛汗之间的友情亦值得称赞,阿辛汗对小时候的阿米尔尊重,并鼓励他走向创作,最为重要的是确实为其找到了“成为好人的路”,让阿米尔完成自我救赎。关于阿米尔和索拉雅之间的爱情,索拉雅在阿米尔父亲提亲后,就主动暴露了缺陷。对阿米尔来说,让他感到了被信任,对索拉雅的爱更上一层楼。而之后,阿米尔在去喀布尔后,对索拉雅也打了一通电话,脱下了自己所有的伪装,告诉了她藏在内心几十年的暗疾。两人再无猜忌,爱情再次变得伟大,让他们自己更加完整。阿米尔在童年时期,没有一丝母爱,父爱亦是缺失的,本书中他和父亲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两人的性格差异巨大,处境却相同,为了一个谎言,最终都走在了救赎的道路上。阿米尔父亲的慈善行为,对阿里的和哈桑无微不至,最后为阿米尔提亲皆是救赎,阿米尔也走上了“成为好人的路”。
本文的名字是“追风筝的人”,读的过程中,一开始我认为是这个人是哈桑,是那个为了阿米尔赢得胜利,不惧危险勇敢的追风筝的人;后来,我觉得是阿米尔自己,一直在追寻救赎的路上奔跑,实现内心的安宁。现在回头想想,“追风筝的人”其实可以是任何人,关键是我自己要找到“风筝”,并勇敢地追下去,不负韶光。《追风筝的人》是值得读的,我想,我以后有机会再读一遍。
第三部分 句子摘抄
为你,千千万万遍。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常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
罪行只有一种,只有一种。那就是盗窃,其他罪行都是盗窃的变种。当你杀害一个人,你偷走一条性命,你偷走他妻子身为人妇的权利,夺走他子女的父亲,当你说谎,你偷走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当你诈骗,你偷走公平的权利。
时间很贪婪——有时候,它会独自吞噬所有的细节。
儿时的美好与友情,因为一个懦弱的疏忽而毁于一旦,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愿意不顾一切的去找回那个曾经的自己吗?
得到了再失去,总是比从来就没有得到更伤人。
没有良心,没有美德的人不会痛苦。
我很高兴终于有人识破我的真面目,我装得太累了。
我不在乎别人的过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我自己也有过去。
每个人的命运都像风筝一样,它往更高更远的天空,但却受着那根细细丝线的牵引而无法摆脱。但也正因有这根丝线的牵引,它才不至于消失在天际或跌落尘埃,而是在空中划出优美的人生轨迹。当这根丝线被割断,就要鼓起勇气去追寻那飘落在远方的风筝,这样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
曾经那个愿为我千千万万次捡风筝的人已经逝去,人生中错过了就不会再得到,也许我们会忏悔,会救赎,但这些似乎都已经晚了。每当放飞风筝的那一刻,我们应该问问自己我们是否真的珍惜过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我们没有必要知道断线的风筝会飞到哪里去,甚至连它的影子都不值得去追随。只要你能为它而付出真心,它一定就在你所追寻的方向!
来吧,这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