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到70岁这十年,经常梦到故去之人,有这几个暗示

在这个世上,有一样东西既虚幻,又真实,那就是“梦境”。
梦境虚幻,在于人们醒来之后,梦境就消失不见了,就跟没有出现过一样。梦境真实,在于梦境当中的内容和背景,都跟我们所遇到的人与物有关。
不然,人们也不会感慨,人生似梦,梦如人生。人这一生所经历的,不过是大梦一场。在梦境中所经历的一切,都跟人生差不多。
就拿“梦故人”来说,我们梦到早已归去的故人,这既是虚幻的,也是真实的。既然梦境如此矛盾,那它为什么会出现呢?跟潜意识和欲望有关。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梦境就是潜意识对于欲望的满足。
一个人,在60岁到70岁这段时间,经常梦到故去之人,有这几个暗示。

一、念旧之心,越来越重。
人越老,就越念旧。退休之后,人们不再涉足江湖,也上了年纪,就会经常回忆以往的人与事儿。
只要我们留意家中的老人,就会发现,他们对当下的事儿,没啥记性,却对以往的事儿,记得特别清楚。正因如此,老人的念旧之心会特别重。
不是昨天想起故去的亲朋好友,就是今天提起他们,那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梦境中见到他们,就很正常了。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在一个星期当中,你对某些人与事儿印象深刻,这些人与事儿就会出现在你的梦境当中。
有些老人,早上才提起某个已经死去多年的亲戚,晚上就梦到他们了。对此,老人会特别恐惧,是不是他们,找上自己了呢?
事实上,这不过是潜意识对于欲望的满足而已,没必要觉得可怕。

二、途经过故居,就会梦到故去之人。
无论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特别害怕这么一个地方——多年没有人住的老宅。
绝大多数编剧都利用人们恐惧的心理,将深山老宅作为背景,去拍摄影视剧。所以,人们一听到老宅和故居,就会心生恐惧。
至于为什么会恐惧,跟这一个现象有关:有些人在老宅当中待了一段时间,晚上就会经常做噩梦,不是梦到不好的事儿,就是梦到已经故去的人。
不少神神叨叨的人会说,肯定有脏东西附着在了他们的身上。这,其实是“迷信”的说法,信不得,我们也没必要自己吓自己。
之所以途经老宅,就会梦到故去的人,就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当中,有着过往和今天的记忆。过往,老宅中有谁,我们都记得。现在,老宅变成了什么样子,我们也记得。
晚上,随着我们逐渐入睡,大脑的潜意识和记忆碎片,就会创造出跟老宅和故人有关的梦境。这,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三、临近某些关键的日子,就会梦到故人。
临近父母的忌日,人们多半会梦到父母。临近传统的清明节,我们也会梦到一些早已离去的亲朋好友。
在关键的日子,梦到故去的亲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
一部分人认为,是因为后代的子孙没有烧纸钱,所以他们进入到梦境当中,来催我们烧纸钱。一部分人认为,是因为他们有事告诉我们,所以我们才会梦到他们。
这就跟民间“祭拜”的习俗和传统有关了。观念传统的人们认为,要想先人入土为安,就需要每年去祭拜,才能让先人保佑家庭风生水起,子孙平安。
破除这种观念,其实很简单。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由无数微小的粒子所构成。火化之后,就会再次化为粒子,分散于宇宙的各个角落当中。
人,只要没了,就真的消失不见了。至于梦到他们,只是关键的日子临近,我们回想起他们,大脑就构造出如此梦境罢了。

四、卧病在床,会经常梦故人。
各国的科学家,都做过一个“濒死实验”。大致内容是,观察人们在濒临死亡的过程中,所遭遇的一切事儿。
后来,科学家们得出了四个结论。
第一个结论:躯体不再有生机,灵魂从躯体当中飘出。第二个结论:逐渐进入到一个黑洞当中,一直往前走,发现黑洞的尽头有光芒。
第三个结论:在满是光芒的隧道两侧,都站着穿着光鲜靓丽的故人。第四个结论:黑洞的光芒逐渐消失,人们跟整个宇宙融为一体。
那些卧病在床,身体状况愈发不好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梦到这些穿着光鲜靓丽的故人。仿佛就跟,故人来接这些卧病在床的人,回家一样。
其实,在走向尽头的过程中,人们会看到过往一幕又一幕的景象,这是大脑深处的记忆构造的画面,就像放影片一样,让人们回顾这一生的经历。如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