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荷兰郁金香(十七世纪比特币式的狂热) (上)追捧

2021-01-02 15:13 作者:虹彩舞夜  | 我要投稿


《郁金香热》【世界上最受人追捧的花朵及其掀起的非凡热潮的故事】 

  作者:【英国】迈克·达什 


历史上有过无数次的经济繁荣与衰落,而郁金香狂热则是这所有泡沫中的第一次。任何时候只要债券价格比实际价值高(比如靠网络挣钱的公司的股票),有关金融的评论就会拿郁金香狂热来做比较。


比起如今平淡无奇的变异品种,当时的郁金香美得令人无法抗拒。它的花瓣上生长着复杂的纹路,颜色丰富而耀眼,其美丽程度不但史无前例,而且已经永远绝迹,后世再也见不到了。


①   『永远的奥古斯都』,即最美的荷兰郁金香。据称,这种极度稀有的鲜花世上仅存不超过十二株,一个花球转手的价钱就可以买两栋房子。


《永远的奥古斯都》



②   “范·德·艾克司令”,最昂贵的红色系郁金香品种之一。在1637年,一个“范·德·艾克司令”球根的价值可以高达一个阿姆斯特丹木匠全年工资的6.5倍。


《范·德·艾克司令》


③   “莱顿的红与黄”,它是黄色系郁金香里最受人喜爱的品种之一。黄色系郁金香是一种红黄相间的郁金香品种,受追捧程度逊于红色系郁金香。


《莱顿的红与黄》



④    紫色系郁金香“总督”,也是排名仅次于“范·德·艾克司令”的郁金香品种。在郁金香狂热达到最高峰时,一株“总督”的价值可超过4500荷兰盾。


《总督》




1


荷兰共和国在17世纪上半叶消费水平的一些典型例子。荷兰共和国的货币基本单位是荷兰盾。1荷兰盾=20个荷兰币。


①  8荷兰币:在1601年,一个技术娴熟的哈勒姆漂洗工一天的工资(相当于一年的工资=110荷兰盾)


②    18荷兰币:在1633年,一个阿姆斯特丹剪羊毛工人一天的工资(相当于一年的工资=250荷兰盾)


③   13荷兰盾:在1636年按照荷兰的重量单位,购买“一吨”鲱鱼的价钱


④  300荷兰盾:在1637年能够满足普通人一家的全年开销


⑤   750荷兰盾:1592年,克劳修斯(植物学家,也被称为“郁金香之父”)在莱顿大学一年的工资


⑥   3000荷兰盾:17世纪30年代,一个成功的大商人正常的收入


⑦   5200荷兰盾:经证实确定的,1637年购买球根的最高价格



2


历史上最令人匪夷所思也最令人难以遗忘的,是1633~1637年郁金香狂热的最高峰。


1637年早春的一天,一个叫弗朗索瓦·科斯特(François Koster)的商人以6650荷兰盾的天价购买了几十个郁金香球根。这笔交易后来被证实为这次狂热的最后一次体现。科斯特买下球根之后不到一个星期,郁金香的价格就毫无预兆地下跌了。几天之内,郁金香的价格狂跌至原来的1/10甚至更低。在郁金香上大笔投资的商人面临着血本无归的下场。弗朗索瓦·科斯特只付了820荷兰盾的定金,但无力支付5830荷兰盾的尾款,最终被愤怒的卖家无情地告上了法庭。


在那样一个战乱不断、物资稀缺的年代,人们怎么会为郁金香这种毫无实际意义的事物而疯狂?在那样一个视成功为美德,公开宣扬最严格的加尔文主义,连教堂风琴都被当作不实之物而禁用,对在婚礼宴席上跳舞也要皱眉鄙视的年代,人们怎么会容忍这种主要是由醉汉们在小酒馆的单间里进行的、贪婪奢侈的交易?交易的对象又为什么偏偏是郁金香,而不是其他什么传统意义上的商品?



3


值得注意的是,对郁金香的狂热刚好发生在荷兰黄金时代的最高峰,在那段短暂的时间里,荷兰联省共和国不仅掌握着全球范围的经济霸权(阿姆斯特丹之于17世纪的重要性就相当于伦敦之于19世纪),更创造了令人震惊的丰富文化。伦勃朗(Rembrandt)和维梅尔(Vermeer)都经历过那段时期,其他历史上最伟大的荷兰艺术家们也都曾以郁金香为题材作画。


郁金香从其被发现时起,就以其美丽的颜色和无尽的变化独树一帜。不止是土耳其人和荷兰人,各国的植物学家对于这一点也都是认可的。到1600年,整个欧洲都对郁金香赞赏有加。法国园艺家蒙斯特里尔(Monstereul)后来写道:就如人类能掌管世间万物,钻石能让所有宝石黯然失色,太阳能统治整个星系一样,郁金香也是所有花朵中最高级的品种。如果人类是上帝选中的生灵,那么郁金香绝对就是上帝选中的花朵。


郁金香从荷兰兴起后,一路向南发展到法国,皮卡第的土壤尤其适合培育球根。在1610年前后,巴黎贵族阶层兴起了一种向宫廷里的女士赠送鲜花的热潮。贵族之间互相攀比,都想找到最稀有最美丽的品种。送花的礼仪形成之初,人们赠送的都是玫瑰,这一传统沿用了几个世纪,玫瑰也一直是花园里最受欢迎的品种。


但是此时的法国贵族发现,郁金香足以超越玫瑰这个统治花园的女皇。郁金香的精致和优雅,更不用说它的新颖和稀少,很快就使它成为法国宫廷的新宠。郁金香的流行至少持续到了1615年,在年轻的国王路易十三的婚礼上,贵族女士们都穿着领口极低的礼服,把剪下来的鲜花别在乳沟处。据说当时最美丽的品种被看作像钻石一样珍贵。


为了一朵特别美丽的郁金香,请注意,这里说的不是球根,而只是这一朵剪下的鲜花,竟有人愿意支付相当于1000荷兰盾的价钱来购买。



4


在更早一些的时候,植物学还没有被视为一门值得单独研究的学科,而是被归为医学下面的一个分支,而且目的只是为了辨识药用植物和草本植物。为了跟从自己对植物学的兴趣,德·莱克吕兹不得不放弃法学而转投医学。这就是在1549年夏天里,他做出的决定,也是在此时,他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拉丁文的克劳修斯。


克劳修斯首先是一位科学家,所以当他听说郁金香本来的所有者把它配小菜吃掉了时,还是断定先把郁金香作为食品着手研究。它让一个叫米勒(Müler)的法兰克福药剂师把一些球根腌在糖里当果脯吃了,证明比兰花球根好吃得多。


以一个终身未娶,且多年来与家人都极少联系的人来说,克劳修斯的朋友数量相当惊人。他为人诚实,经常疾病缠身,郁郁寡欢,但他身上却有什么东西让人无法抗拒。这种魅力使他与不少背景迥然不同的先生女士都保持了终生的友谊。这其中肯定有他的语言天赋起的作用。克劳修斯至少会讲九种语言,包括法语、佛兰德语、意大利语、英语、西班牙语、德语和拉丁语。但归根结底,还是他对植物的热情和渊博的植物学知识让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期望读到他的下一封来信,并期盼着包裹中寄来的新的奇迹。



5

今天的维也纳是位于欧洲中心的文化名城。而在克劳修斯的时代,这里只是个边境城市。尽管它是神圣罗马帝国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同时还是皇室宫廷所在地。


克劳修斯在维也纳逗留了一段时间,他在这里还有一个私人花园,但是不断有人窃取他园中珍贵稀有的植物。克劳修斯饱受困扰,终于不再对此地抱有任何幻想。在那时候,真正稀有的植物可能全欧洲才能找到一两棵,而有组织的盗窃植物的窃贼们,就算没有特别研究,也绝对不是对植物一无所知的人。


就像今天的古董窃贼一样,干这一行的人十有八九也是行家,清楚地知道自己要找的是什么(那些真不懂的人,也可以通过贿赂工资不高的花园仆人来获取有用的信息)。雇佣植物窃贼的人大多是贵族或富商,他们想让自己的花园惹人羡慕又不愿为寻找稀有品种而劳神费力。这群无耻之徒甚至都无意掩饰自己的卑鄙行径,可是也没有警察会调查此类案件,官员们也无意为了这类小偷小摸而得罪八面亨通的大人物们。至少有一次,一个维也纳贵族夫人就骄傲地向克劳修斯展示自己花圃中栽种的、从克劳修斯的花园中偷来的植物,而他能做的只有咬牙忍耐而已。



6


1592年1月,一个有封印的大包裹寄到了克劳修斯所居住的公寓。里面有一封他的朋友玛丽·德·布雷莫伊写给他的信,信中说莱顿大学医学系希望邀请克劳修斯来就职。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克劳修斯还是决定接受范·霍格兰德的邀请。 至此,这个为郁金香的流行做出了无人可及的贡献的人,踏上了他去往荷兰共和国的旅途。在那里,郁金香将真正成为闻名遐迩的植物。


莱顿在荷兰可以算个大城镇,而莱顿大学也是当地人的骄傲和自豪,但这个地方是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停滞后,刚刚开始兴盛和快速发展起来,而且有可能会成为基督教国家中首屈一指的纺织品贸易城市。在16世纪最后几年,莱顿已经变成欧洲最著名的城市之一了。


莱顿的名声是因它在荷兰革命中扮演的英雄角色建立起来的。荷兰革命称得上是这个世纪中最具决定性意义的事件之一。


在16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组成低地国家的所有17个省份,无论是位于南方的,也就是如今的比利时和卢森堡;或是位于北方的,也就是后来的联省和现在的荷兰,都属于西班牙国王的领土。


到16世纪70年代,反对西班牙统治的思想开始在荷兰大部分地区盛行,尤其是在瓦尔河和马斯河以北的七个省市,即荷兰省、泽兰省、海尔德兰省、乌特勒支省、格罗宁根省、上艾瑟尔省和弗里斯兰省。它们所在地区的地势易守难攻,所以到1572年公开的革命终于爆发时,连自诩无敌的西班牙军队也没能攻破这七个省市。


最早响应革命的人之中有一位沉默者威廉,他是奥朗日的王子,属于加尔文教派,后来成了革命中的灵魂人物。他宣称自己是荷兰省执政(stadholder),也是整个荷兰的保护者。很快他又成了大批军队的领袖,并且带领他们迎战必然出现的西班牙镇压。


西班牙人的镇压不到年底就开始了,他们采取的策略是以恐怖和暴力让荷兰人屈服。一些小城镇被摧毁,人民被屠杀,有时候甚至不留一个活口,所以不少原本宣誓效忠威廉王子的小城市屈服于西班牙人的暴行。很快就只剩下荷兰省和泽兰省仍坚持革命。西班牙人集结了一大批人马向北方最后的革命根据地推进,欲将革命的星火彻底扑灭。这次挡在他们北上道路中间的就是莱顿。


围攻莱顿是整个革命战争中战斗最艰难、损失最大也最具决定性意义的行动之一。如果莱顿被攻下,西班牙人可能会彻底消灭所有的荷兰革命者,重新掌握对北方各省的统治。那样的话,荷兰共和国的计划将胎死腹中,所有的贸易和商业活动仍然集中在南方,靠海外贸易产生的财富就永远不会流向荷兰,那么郁金香狂热也就根本不会出现了。


在经历了持续四个月的让人绝望的围攻之后,莱顿迎来了最终的胜利。当时城里的人已经弹尽粮绝,为了拯救这个城市,威廉决定做最后一搏。他下令拆除马斯河沿岸的河堤,让洪水淹没城镇周围的土地,逼走驻扎的敌军。虽然水位确实上涨了一些,但还是没能如他所愿解除重围。之后发生的事,被虔诚的荷兰人认作是万能的上帝显灵:风向突然改变了,在狂风暴雨的作用下,河水暴涨,波涛奔涌向前,西班牙军队被迫逃命,而海上乞丐却得以在前几天还是田地的地方乘风破浪,驾驶他们的船只解救了莱顿。


莱顿这次史诗般的抗争拯救了荷兰革命,第一阶段的起义以成功告终。七个由革命军控制的地区联合起来建立了荷兰联省共和国,奥朗日王子任荷兰执政暨最高指挥官。



7

在那场戏剧化的围攻二十多年之后,克劳修斯来到了莱顿。莱顿大学成立于1575年春天,到此时也不过十几年,它也是当时联省唯一的一所大学。对于这个同样成立不久的国家来说,建立一所核心学府是必须采取的措施之一。一方面,它是一个从文化层面上从西班牙统治下彻底独立的宣言;另一方面,这个国家也急需培养年轻人才以满足教堂和政府的需要。克劳修斯决定入职的这所大学,虽然名义上已建立二十几年,但事实上,是在年迈的植物学家终于到达荷兰共和国之时才刚刚踏上正轨。


在莱顿生活的最后几年里,克劳修斯的突出贡献不仅限于他把球根带到了这所大学,更重要的是他如何研究这种植物。克劳修斯依据颜色的搭配、花瓣、叶子的形状和位置将郁金香分成至少34个不同的类别。他还是第一个将郁金香分为早花类、中花类和晚花类的人。早花类的花期在3月,而晚花类则要到5月。


在科研作品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分界线,即将郁金香划分为“植物学郁金香”,也就是野生的郁金香,和“培育品种”,也就是人工培植的杂交品种。在克劳修斯的时代,联省种植的郁金香既有野生品种,又有不断出现的培育品种。早期培育品种的出现也都是两种植物学郁金香意外交叉的结果。事实上,荷兰郁金香实际上是由从克里特岛到库尔德斯坦的东方各地引进的郁金香杂交的。这就是郁金香的种类如此之多的秘密所在。



8


无论是植物学品种还是培育品种,郁金香既可以从种子发芽,也可以用球根培育。


用种子种植是一种偶然性很大的培育方式。从一朵花上采集的一小捏种子,种出来的植物可能展现很多种变化,所以完全无法预测开出的郁金香会是什么样子。色彩、纹路这些重要的细节都只能靠猜想,这对于想追求一致性的人来说是个令他们非常沮丧的过程。更何况把种子陪育成能开花的球根需要六七年时间,在一个平均预计寿命只有40年的时代,这实在是件耗时漫长的工作。


从种子发育的郁金香,一旦成熟开花,球根还会结出副产品,也称子球。这种迷你球根是母体的有效克隆,能够开出与母体一模一样的郁金香。子球可以直接用手从母球上掰下来,经过一两年就可以长成能开花的球根。无论是对于追求一致性的商业种植者,还是不愿等上7年才能看到它开花的园艺爱好者,子球繁殖远比种子培育好得多。不过,子球繁殖也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大多数郁金香球根每年只能结出两到三个子球,而且几年之后,母球枯萎就不能再结出子球了。


显而易见,一种新的郁金香要想有一定数量规模,没有十几年是不可能的。再加上在黄金时代的荷兰,花卉繁殖还是个不为人所理解的谜题,所以实际产出的球根数肯定比理论计算得更少。稀有的、令人垂涎的品种必然是常年供不应求的,即使是最聪明的球根种植者也无计可施。



9


最受欢迎的郁金香是那种花瓣如雕刻般匀称统一,有抓人眼球的花纹的。事实上,因为它们体现出的复杂性和狂放的颜色,荷兰黄金时代的培育品种在荷兰之外都备受赞誉和珍视。


到17世纪30年代中期,人们至少培育出13种不同的郁金香,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颜色搭配。最简单的品种是单色花(Couleren),其花朵呈单一的红色、黄色或白色;较为稀少的品种是多色花(Marquetrinen),这种郁金香开花时间较晚,每朵花上至少能呈现四种颜色。单色花应该是植物学郁金香,或者起码是非常接近植物学郁金香的培育品种。而多色花则肯定是非常复杂的杂交品种。后者多生长于佛兰德和法国,后来在郁金香狂热时期也没有再出现。


在荷兰共和国,这13个品种中,最受欢迎的是红色系(Rosen)、紫色系(Violetten)和黄色系(Bizarden)三种郁金香。


红色是数量最多的一种,主要是白色为底色,有红色或粉色纹路。在17世纪前三分之一的时间里,人们培育出并命名了大概400种红色系郁金香。每一种都有很大区别,有的花瓣颜色丰富生动,色彩面积很大,几乎遮蔽了白色底色;也有一些则只有丝丝缕缕的粉色或红宝石色花纹若隐若现。鉴赏家们仔细研究各种珍贵的郁金香品种,相比那些被红色浸透的郁金香,他们更偏爱那些只在花瓣上有极细微颜色痕迹的种类。同样的等级分化也适用于其他品种。


紫色系郁金香有大概70个品种,顾名思义,紫色系郁金香就是白色底色上有紫色或淡紫色纹路的郁金香;而黄色系郁金香就是黄色底色上有红色、紫色或棕色纹路的郁金香。


黄色系郁金香只有大概二十多种,也是相对最不受追捧的品种。与以上种类标准颜色搭配相反的品种也是存在的,但一般也归入该种类。比如莱肯(Lacken)郁金香就是紫色花瓣周围长有一圈较宽的白边的郁金香,它依然被归为紫色系郁金香;而一种红色花瓣带黄边的达肯(Ducken)郁金香则同样仍被归为黄色系郁金香。


要想真正理解后来发生的事,首先要知道郁金香培育品种与其他17世纪园艺家见过的花朵有多么不同。比起普通的花卉,郁金香花朵上的颜色格外浓郁和集中,单纯的红色可以变成明亮的艳红;暗淡的紫色则体现出一种近似于黑色的让人着迷的变化。此外,郁金香的颜色变化清晰分明,而不是像其他非单一色花朵一样,每个花瓣上的颜色界限是渐变浑浊的。


荷兰培育品种的颜色尤其特别。无论是红色系郁金香上的红色还是紫色系郁金香上的紫色,有的如羽毛,有的如火焰,时而出现在花瓣正中,时而围绕花瓣轮廓形成色边。这些丰富的颜色不仅出现在花瓣上,有时也会斑斑点点地长在花茎上,但是却从来不会出现在花冠内部,花冠内部只有白色(有的发一点淡淡的蓝)和黄色两种颜色,依不同品种而定。每朵花的纹路都是独一无二的。尽管属于同一品种的两株郁金香可能彼此相似,但绝不会是完全一样的。



10

荷兰人为郁金香疯狂的最初推动力,其实是源于荷兰革命期间,从荷兰南部涌入联省边境的大批难民。本来居住在西班牙控制地区的成千上万的新教徒为了保持自己的宗教信仰,不得不向北逃亡,以躲避时不时发生的宗教迫害。因为移民的涌入,有的荷兰城市规模甚至扩大了不止一倍:1581~1621年,有28000名难民来到莱顿,那里的人口从12000人升至45000人;在阿姆斯特丹,整个17世纪期间,绝大部分在这里结婚定居的男子都不是出生在这里的本地人。移民们不但辛勤劳动,而且手里有可用于投资的钱财,正是他们为荷兰的繁荣注入了大量的资本。


当然,郁金香不只在移民之间流行,很多荷兰人也越来越钟情于这种花朵。从南边的鹿特丹到北边的格罗宁根省,整个共和国的人都开始广泛种植郁金香。越来越多的鉴赏家们开始赞美郁金香的美丽,郁金香的数量也出现明显增长。与欧洲其他国家不同的是,联省的郁金香鉴赏家们并非贵族出身,他们更多属于共和国的新兴统治阶级:一群被称为“执政者”的有钱有势的普通市民。


然而,真正的原因其实是:郁金香的新地位是一种财富和品位的象征。大概从1590年起,联省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为欧洲最富裕的国家。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巨额的财富涌入这个国家,商人们个个富得流油,这使他们有资本在美好事物上任意挥霍自己的钱财。


在前一个世纪,共和国最大的城市阿姆斯特丹并不具有很大的重要性,因为荷兰南方的安特卫普才是当时最大的港口,也是全欧洲最富有的城市。从波罗的海、西班牙和美洲运来的大批货物都要从这里通过,再转往神圣罗马帝国和欧洲北部其他国家。但是弗拉辛在革命之初被海上乞丐夺取,荷兰人于是堵住了斯海尔德河的河口,也就切断了安特卫普的入海口,自然就阻断了这个城市的贸易。对于这个佛兰德省的城市而言,这无疑是晴天霹雳,大部分的贸易往来向北转移到了荷兰省,阿姆斯特丹也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与此同时,荷兰还开通了与东印度的贸易联系,由此打破了之前由西班牙人垄断的商贸活动。对17世纪的欧洲人而言,印度称得上是不可限量的财富之源。那里盛产各种奢侈品、香料、陶瓷等别处没有的货物。在东方购买这些货物的价格相对便宜,体积不大也不笨重,绝对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一货船的香料,比同样吨位的木材、谷物或者食盐这类以往荷兰人一直倒卖的货物的价值贵上好几倍,而且只要能平安返航,就不愁卖不出好价钱。阿姆斯特丹的商人管这些新商品叫“富贸易”是完全有理由的,来自印度的一船货物就能产生大概400%的利润。


涌入共和国的过剩财富影响了成千上万荷兰人的生活。


在今天,有钱人喜欢把钱花在高档服装、私人飞机和豪华轿车上。但是即使是在荷兰黄金时代最高峰,到联省共和国的人也会发现,你实在很难一眼看出谁是平头百姓,谁又是执政者或富商。即便是最有钱的人也只是遵从当时朴素的衣着习惯,带着巨大的宽边帽子,穿紧身的裤子和厚重的短外套。外套里面可能会穿件紧身上衣和马甲,也全都是黑色的。领口和袖口装饰着蓬松的白色飞边。脚上穿着及膝的长袜和紧窄的黑色鞋子。他们的妻子和女儿们同样穿着颜色单调的紧身上衣和及地的长裙,通常会带个蕾丝的围裙。到了冬天,为了抵抗低地国家无孔不入的严寒,人们会在最外面披上一件皮毛镶边的长袍外衣,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习惯上,有钱人反而尽量避免可以显示其富有身份的东西。女人们甚至不愿露出自己的头发,而是喜欢戴个又紧又小的白色帽子把头发都盖住。男人们的发型则是一种类似骑士风格的、长及肩膀的卷发,留着唇髯,下巴上的胡子修剪成小小的三角形。整体上而言,这个国家的穿衣风格是绝对的清教徒式。


尽管服饰是这么朴素,荷兰的执政者和富商们也不是对炫富的诱惑完全免疫的。赚进商人和他们的股东口袋里的大把大把的钱财已经要撑爆保险箱,亟须找到一个被挥霍的出口。所以,有的人把钱花在美食和好酒上,或是用来购买乡下送进城的农产品。这可以让社会底层的人民也能赚到点钱,这个国家的生活水平就普遍提高了。但更多的钱财当然还是用来储蓄或者再投资了。毫无疑问,富贸易为各种形式的奢侈消费提供了动力,从豪宅到名画再到郁金香,经济发展是1600~1670年荷兰黄金时代的根本原因。


荷兰人在此时还产生了一种修建房屋的兴趣。郁金香得以持续流行的原因之一就是荷兰富商和贵族们开始热衷于在乡下建豪宅,这其实也是一种炫耀他们迅速增长的财富的方式。社会历史学家认为,这种修建房屋的热情其实是联省统治阶级思想变化的表现。在荷兰黄金时代,曾经理智、敬神的荷兰人;一个鄙视卖弄炫耀行为、对在教堂开个最微不足道的笑话的牧师都要罚款的、彻底的加尔文主义社会,开始慢慢喜欢上了炫耀和展示。


建造华丽乡村别墅的风潮必然导致乡村别墅花园里大规模种植花卉。到1620年,郁金香已经成了荷兰精英阶层最喜爱的花卉品种,更是共和国最有权势的人们的热情所在。正如莫里斯王子的故事显示的那般,此时的郁金香还远没有广泛流传到联省共和国每个平民都可以赏玩的程度。即便是此时,郁金香仍然是一种相对稀少的品种,有些最受追捧的品种是花钱都买不到的。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我们将真正体会到这种稀少代表着什么。





荷兰郁金香(十七世纪比特币式的狂热) (上)追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