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种基于传统圆筒形尾喷口的隐身改进方案(2)

2021-06-14 15:29 作者:女工部长丨张学姐  | 我要投稿


如图,主要改进在于使用外4片、内4片对称分布的大型锯齿收敛片,收缩原理与普通圆筒形喷口类似。每个收敛片的形状为复合弧度,图中展示的弧度为:靠近发动机的连接端为60度圆弧(最大张开时半径),远离发动机的末端为90度圆弧(最小收缩时半径),收敛片弧度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重新设计。

收敛片两端都有锯齿,靠近发动机的一端锯齿与发动机舱末端的锯齿平行,远离发动机的锯齿分为大小两组,角度均为70度或120度(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避开60度锯齿对雷达波正面入射造成原路回波的情况。

内外收敛片结构均为三层夹心式:内层为高强度、耐热形变材料,中层为绝热材料,外层为吸波材料,尽可能兼顾红外和雷达隐身。此种喷口收敛片少、接缝少,隐身性能相对于普通的多片式锯齿喷口应当有所提高,同时易于改装到圆筒形喷口的战斗机上(如歼20、FC31等),也避免了矩形喷口和多边形喷口推力损失较大的问题。

这种喷口结构本身不能实现推力矢量,如需推力矢量,需要在喷口前面加装喷管偏转结构。理论上这种喷口也能适用于3D全向矢量推力,但因为需要在喷口前加装偏转结构,而三维全向矢量推力的偏转结构十分复杂,可能跟喷口结构无法兼容,或造成结构冗余发散、重量增加较多,所以最好用二维矢量推力。

纯手绘,高糊,大家见谅

一种基于传统圆筒形尾喷口的隐身改进方案(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