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专栏---《还原道德经》原文(取自知乎---龙潭今语)
有壮虫成,先天地生。夺揫独立,不垓后矣,为天下母。弗知谁子,象帝之先。未知其名,哉之曰道。虞,强为之名。曰大,大曰寰,寰曰德,德曰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焉,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大矣,不肖。夫唯大,故不肖。若肖,柩矣其细也。道氾氾乎,其可左右。万物恃以生而不辞,衣被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成功遂事而不明有,万物归之而不知主,可名于大。
视之而不见,名之曰微;听之而不闻,名之曰希;搏之而不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杲,其下不乌。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乎恍乎,中有象乎。恍乎惚乎,中有物乎。窈乎冥乎,中有情乎。其情甚真,其中有信。
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渊乎似万物之宗。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湛乎似又存。绵绵乎其若存,用之不堇。
至虚,亘也。守冲,笃也。万物方作居,以须复也。天道圆圆,各复其堇。
道可道,非亘道。 名可名,非亘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亘无,欲以观其眇。亘有,欲以观其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有玄,众眇之门。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巧若拙,大盛若黜,大植若屈。源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之在天下,犹小溪之与江海。势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固道之出言,啖何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而不可既也?大方无隅,大器曼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褒,善贻且善成。
闬其穴,赛其门。和其奕,同其誾。挫其奰,解其忿。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道生之,德畜之;而物形之,气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自然也。道生之畜之,长之述之,亭之毒之,盖之覆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长而弗宰。是谓玄德。
玄德深不可志,是以为之颂:掖乎其若冬涉川,犹乎其若畏四戾,敢乎其若客,眺乎其若皋,纯乎其若朴,坉乎其若浊。笃能浊以滴者将舍清。笃能庇以往者将舍生。燥克凔,凊克燃,清清为天下定。
道亘无名,仆唯妻。天地弗能臣,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俞甘露。人莫之命,夫自均焉。贻折,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贻痺。
道亘无为,万物将自化。化而鹆作,夫亦将知,知足以滴。夫将贞之以无名之仆,万物将自定。万物作而弗殆,为而弗志,盛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天下谐,谓俄。扶俄有三宝,恃而保治。一曰滋,二曰佥,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滋,故能用;佥,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事长。今舍其滋且用,舍其佥且广,舍其后且先,则死矣。夫滋,以弹则克,以守则固。天将聿之,焉以滋垣之。用于敢则杀,用于不敢则枯。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夫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其唯道乎!天之所压,孰知其固?天之道,不弹而善克;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弹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道,万物之注。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拱璧以先四马,不如挫而进此。固之所以贵此?可不谓求以得或罪以免与?故为天下贵。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亚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盈,音声之相和,先后之相随。故物或行或随, 或炅或淬,或培或堕。
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撚埴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伙?肯与肓孰病?名者实之宾,甚爱必大费,拘赃必侈肓。人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宠,为下也。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惊。何谓贵大患若身?虞所以有大患者,为虞有身。及虞无身,又何患?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重为轻根,清为懆君。虽有环冠,燕处则昭诺。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懆则失君。故必贵矣夫以贱为本,必高矣夫以下为基。数至誉无誉,不欲禄禄若玉,落落若石。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故大道废,焉有仁义。六亲不和,焉有孝慈。邦家昏乱,焉有正臣。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
桎而盈之,丕不若已。湍而群之,不可长保。金玉盈室,莫之能守。贵福乔,自遗咎。攻述身退,天之道。
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覆为奇,善覆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矣。若民且不畏死,若何以杀惧之?若民且畏死,夫为奇者吾得而杀之,而孰敢矣?若民且必畏死,则有司杀者,夫代司杀是代大匠斲,而代大匠斲则希不伤其手矣。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固从使。夫道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得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笃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邦之利器不可以视人。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夫人之生动谐之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盖闻善摄生者,陵行不避兕虎,入军不被兵革。兕无所揣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焉!
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有争。居众之所亚,故几于道矣。心善渊,居善地,予善天,正善信,事善能,动善时。不争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夫唯不争,故无尤。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不自视故明,不自见故章,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善为士者不武,善阐者不怒,善胜者不举,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庸人,是谓配天,故至极也。故之,所谓曲全者岂语哉?成全归之。
损之而益,益之而损。古人之所教有义,夫教人。祸莫大于无敌,无敌斤亡吾保。故强梁者不得死,吾将以为教父。夫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铦恭为上,弗美也;美之,是乐杀人。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故称兵相惹,则哀者胜矣。
夫天道无亲,亘与善人。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弗发,果而弗矫,果而弗矝,是谓果而不强其事好。长固之善,为士者必非弱。保此道者,不裕尚盈。以道差人宇者,不欲以兵强于天下。用供有语语,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胻,攘无臂,势无兵。乃无敌矣。
善者不多,多者不善。闭其门,塞其兑,终身不务。启其兑,塞其事,终身不劳。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恭常。知常,明。不知常,妄。妄作,凶。善行者无徹迹,善言者无假舌,善数者不用筹策。善闭者无关楗而不可启,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其安易桎,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践。为之于其无有,拘之于其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作于壘土,百仭之高起于平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以其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僵肕;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兵强则不胜,木强则供。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之。物壮而耆,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故强大居下,柔弱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