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这个文集到此就算结束了。
最开始,这是一个纯粹的文字实验场所,我想试试用最无意义的文字来写一些完全不存在的东西。就如同我与某位友人所说:一些无聊的东西堆砌起来,一些虚假的东西完全没有逻辑的连接,如果文字能使其存在,那表现出来的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呢?
答案是好的,于是便有了第一篇梦境。迷幻和不真实是它的主题,所有的意向发散完全没有逻辑,或是借用某些疯狂的逻辑(比如咖啡和山羊,星球和氧气)。我很开心看到它们在一起表现的很好,即使世界不承认它们的关系,在这篇文章中它们是合乎情理的。从这篇文章开始,后续的旅途、疲倦、歌颂生命均是以不合逻辑的搭配为主线,并逐渐增加其逻辑的部分,最后以金伦加海沟边的三姐妹为结尾,算是将一个纯混乱幻想到逻辑幻想的轴连接起来。
同样是基于与友人的交谈,我意识到纯粹的混乱之外还有纯粹的秩序。于是我以一贯的颓废和冰凉的气氛,写了第二篇梦境,并让其与第一篇对应,成为不是梦境的梦境。这梦境平铺直叙无比无聊,所有的细节像是拉长的‘duo——’一样,一个个摆在读者面前。我希望能让读者专注的读下去并感到无聊,这很困难。所以我很感谢每一个看过这篇文章的读者。和这篇一样,后面还有即便如此(这是neta一下即便如此小镇依然在转,新房昭之风格万岁)这篇以毫无收获的自我问答为主线的文章,虽然可读性强,但‘无聊’这个预期的主线方向却慢慢减少。
对此我很悲伤。
我发现流水账真的写不出来,于是第三类文章是随性文。比如看着窗外的雨给湿度计写一个内心独白式的故事,借用海伯利安的背景帮那位可怜的瑞秋的男朋友写一份情书,针对最近的疫情编造一个类似于第一视角沉浸式体验记录的短篇,以及因为多次审核未通过,一怒之下写下带着浓烈情感的破碎言语,最后还有一篇弯弯绕绕,模仿翻译体诗歌来写的垃圾诗篇。
总之,这十三篇文章写的非常愉快,愉快到超过之前写过的任何长篇短篇或作文,以至于我似乎有点迷上了这种不拘泥题材不拘泥方向甚至不拘泥于内容纯粹放飞自我式的写作。
但我好歹还得给自己一点面子,文字是要让别人看的,比如上面那一段四十一的字的长句子就极大的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当然,上面那四段分段无力的长段落也是。
所以,本合集到此结束,长梦将辞,有缘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