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红土地的志愿情丨志青春

2023-03-10 09:03 作者:中国青年志愿者  | 我要投稿


本期导读 用镜头记载大事小情,用声音传达所悟所思。百变的是音画,不变的是我们记录青春的初心。《志青春》栏目以朗读、视频的形式,讲述有温度、有情怀、有力量的志愿故事。志青春,愿常在。

作者:杨月榕,广东工业大学学生,支教志愿者。


初窥她的面纱

不知一只燕子在准备进入悠长的峡谷时

是否会感到害怕

反正

一个人准备做一件从未做过的事情时

心跳是加速的

下乡支教

在台下坐了十多年的人

反过来瞬间当了半个月的老师

我的年龄跟他们如此的接近

但距离上又是那么遥远……

在读大学之前

我是个信奉教条与标准的人

走大道和人多的地方

准错不了

我生怕自己的行为和众人的评判标准不符合

读书不敢读太大声

别人说的一句话我要考虑好几遍什么用意

甚至高中还有段时间

观察过别人走路的姿势和哈哈大笑时嘴张开的程度

上台讲话哆嗦的我

能行吗?

趁着三分热度和子夜入睡前的醉意

用抖动的手在微信联系了“三下乡”负责人

在没把恐惧想具体之前先进入恐惧

这样便能阻止因恐惧而放弃

次日进行了被“百般刁难”的试讲

正当感觉已经凉透了的时候

一条信息发来了(我面试通过了)

我的故事便从这里开始……


仔细想想一年来

作为主要在“三下乡”小组“蹦迪的精神小伙”

也就经历了三次试讲

两次雷州文化技能培训

一次雷州文化实地考查

一次主持

两次上街推广活动

被面试两次,面试别人四次

家访留守儿童两次

小组合作约十次

打电话给不同村委校长数十次

十五天下乡

收发文件N次,快乐N+1次……


然后我会发现

我从一个社恐变成了

无所畏惧的Superman(防弹厚脸皮)

在这里,我无须惧怕寒冷

因为他们用热情表达

在这里

我无须忧虑浮躁

因为他们用实干说话

我该怎么交代这段经历

我该怎么跟你交代这段经历?

纸短情长

那就长话短说

我们遇到了

饮水困难、买菜困难、前期没厨具

甚至没房间能够打地铺的尴尬……

不过人心齐,泰山移


饮水困难?

由于学校井下结构复杂

井水是带沙的黄水

所以我们只能去村民家抬水

学校的孩子们会争着用他们的小手拉着我们去他们家

一二三四五姐和小六带我们去他们家抬水

每次都逃不过“超载”的命运


买菜困难?

村委非常慷慨地借了一辆摩托车给我们

我以出勤11天的战绩

荣升为队中的带菜小哥

平均每日需带回20斤的物品

一趟8公里的乡路

我们成功打通通往繁荣的乌石港市场的通道


打地铺困难?

那就“朝饮甘露夜伴月”

直接睡天台,又凉快又能看星星

话说,我看了11晚星星(感谢晴天)

也感谢广工的兄弟们11天的天台陪伴

除此之外

不到7点的太阳与日落星空也十分迷人哦

如果你不会做菜,遇事挑剔

不懂得合作沟通,抗压差

觉得自己条件不如别人

吃一粒“三下乡大补丸”

症状全好了

当然

不是所有的支教点都有这么锻炼人的待遇

熊孩子的故事

下乡的第二天早晨六点

便有人疯狂拍打着教学楼门

并发出怪异的呼喊声

“呜哦,呜哦……

老师们快起来啦

天亮了

耶呼耶呼……”


我侧过背后带汗的身子

睁开被蚊子折磨到两点才睡的眼

天空是水浸灰伴着浅浅的玫红

虽然光在努力挣脱枷锁

但暗色依然在统治着世界

因为这是早晨六点

然而昨晚睡前亲自锁好的学校大门

居然被开了锁,推向两侧

我们希望在休息时有安全保障的世界

就这样被赤裸裸地通向了外界

我急忙去翻找我管钥匙的旅行包

大门的钥匙还在

但少了全村只有一把的村委物资室钥匙

这波神秘的操作让我坐在树下抱头沉思

大门钥匙还在,那门是谁打开的?

昨晚是不是把唯一的物资室钥匙弄丢了?


正百思不得其解之时

一双蓝色拖鞋出现在我眼前

红绳系着的铜色钥匙在我眼前摇晃

“看我有什么?”

是一个熟悉的声音

一抬头,发现是小A

我接过钥匙,由欣喜转愤怒

质问道:“你怎么拿的钥匙!”


“嘿嘿,在你们还睡觉的时候我爬墙进来

偷走了老师的钥匙

我把大门打开了然后还回去

不过我觉得这把钥匙好看拿走了

嘿嘿,嘿嘿嘿嘿……”

小A得意地说

我让小A出去校外

现在还没到开门时间

并扬言再敢随便拿别人东西和爬墙就给你好看

但他还是三天两头继续爬

我们也只能继续赶……


后来小A的表现越来越让人难以理解,

他总是重复着一句话“哦嚯,耶”

并且时常自言自语

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

他时常跟我们念叨

“老师,如果你走了

我就去乌石港读书了

乌石港,在那边

骑车得好一会儿。”

他指了指南边


原来

乌石港小学是小A读小学的地方

四年前的一天

小A的爷爷去世

他叔叔把他接回家后

他再也没回过那里

那时他六年级

事实上

小A并没有能力认识字

也不会一加一等于几

他的家人为了稳定他的情绪告诉他还会回乌石读书

据说

小A小时候是个聪明人

因为玩耍时掉进水里被淹傻了

后来小A的父亲去世

小A的母亲改嫁

剩下他自己和妹妹跟随爷爷奶奶

如今只剩下了奶奶……


我的回忆中不只有着小A

还有因为母亲病重

没能在台下看他而放弃参加文艺汇演的小B

看快手是为了能和在外地打工的父亲互动的小C

时常拍打自己的文身

透着希望的神情仰头傻笑的小D

苦恼于学校糟糕的学习环境

觉得当兵是一条出路的小E


我很担心

孩子们长期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出不去

这个小村子里面推崇的东西他们会觉得很酷很炫

若我们不能尽早矫正他们的价值观

他们以后的状况将会难以想象


在岭下小学读书的大多是留守儿童

短期支教或许对孩子人生轨迹的作用真的不大

我们更大的作用是陪伴并开导他们

也许

他记住了

你分享的故事或是说过的某一句话

从而试图离开这理所当然的小环境

主动向更广大的世界

发出声音和做出行动

写在最后的话

感谢一年来做志愿者的日子

遇到了那么多可爱的人

让我从以前的遇事徘徊

变成敢于取舍和担当

一年的志愿者经历

让我作为一个大学生

能够重新去审视自己目前所拥有的一切

原来一切都是那么来之不易

我们每个人都有动手能力

创造力和沟通力

只需要我们先迈出第一步

其次,我们是幸运的

至少作为一个已经踏入大学校园的人

不受环境过多的限制

而拥有着独立思考的能力

能根据现况做出自我决策

这是幸运的

再者

家乡需要更多年轻的血液回去建设

雷州文化需要得到继承和发扬

我们要让南渡河的水更清

东西洋的稻田更绿

雷州人彼此之间更多的信任与称赞……

以上,献给一年来的自己

还有在观望是否参与志愿的你

以及已经在志愿路上尽情挥洒的我们

相信我们未来的生活依然可期……

End



出品:志青春工作室

来源:《中国青年作家报》(2023年02月21日12版)、微信公众号“雷州市大学生志愿者联合会”

编辑:宁   静(复旦大学)、赵祥宇(菲律宾亚洲圣三一大学)

朗读者:史嘉敏(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插画:《中国青年作家报》、千库网

责编:王倩倩

校审:盖奕洁


红土地的志愿情丨志青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