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第一章
党史第一章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1919年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
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的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共有12人,代表了全国50余名党员。另有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以及陈独秀派遣的包惠僧——亦出席了会议。党的一大的中心任务,是讨论正式组党的问题。会议确定以中国共产党作为党名,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神经中枢。党的一大的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党的二大于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举行,党的二大制定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大会通过的宣言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现阶段的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党的二大指出,为了实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必须组成“民主的联合战线”,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统一战线问题。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这是党的历史上的第一部党章。
党的三大于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举行。党的三大作出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行国共合作的决定。同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正确估计了孙中山的革命立场和国民党进行改革的可能性。李大钊由此成为了最早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李大钊被孙中山指定为大会主席成员。对三民主义作出新解释。会后孙中山提出“耕者有其田”。国民党一大的政治纲领同共产党在民主阶段的政治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是一致的,成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国民党一大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没有提出工人阶级应当争取对民主革命的领导问题,提过但未意识到)1924,6国民党一大决定创办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1924,10冯玉祥推翻曹锟、吴佩孚控制北京,天津一代,电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
党的四大于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党的四大对中国社会各主要阶级的政治态度作了分析,指出:“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由此,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四大还提出了工农联盟的问题,认为必须发动农民参加革命斗争,才能取得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和革命成功。1925,3年孙中山病逝,坚持反共的国民党右派重新活跃起来,国共统一战线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全国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始于1925,5上海工人反对外国资本家的罢工---五卅运动。 在上海日本资本家枪杀工人,开枪打死游行的学生引起罢工罢课,罢市。在广州和香港25万人参加的省港大罢工。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它的直接打击目标是帝国主义支持下北洋军阀(主要有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叶挺在北伐中骁勇善战。还有工农群众运动高涨(湖北湖南江西)1927,3羽翼渐满的蒋介石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鼓动和支持,他的反共运动日益公开化,在大革命紧要关头,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犯了妥协退让的错误。4,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使大革命从高潮走向失败的转折点。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清共”。4,18日蒋介石成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政府”。此后形成了以张作霖为首的北京政府、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政府、继续保持国共合作的武汉南京政府。
党的五大于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举行,党的五大是在大革命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召开的,虽然再次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但对于如何改造国民政府,改造国民党,掌握政权、党权,建立和扩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等紧要问题,均未作出切实的回答。一些问题陷入了空谈,一些问题继续了过去的右倾错误。五大的历史遗憾在于:它虽然已经意识到右倾错误的危害,却拿不出纠正这种错误的具体办法。这次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纪律检查监督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会后首次把民主集中制写入党章。捕杀共产党人和群众的马日事件,笼罩着白色恐怖。7,15日汪精卫以“分共”名义对共产党员大逮捕屠杀。国共合作宣告失败。大革命宣布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