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42 爱情框架心理学 斯坦伯格

•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斯坦伯格关于爱情本质是爱情三角形理论:

亲密(行为层面):个体渴望和对方建立一种更有凝聚力的和谐关系。即是一种理性上的审视反思后,仍想和对方建立一种长期的和谐的绑定关系。
承诺(个体认知层面):“超我”的道德层面,即个体反思后承诺在社会交互中愿意放弃掉与其他异性资源上的关系。
承诺意味着放弃理性的盘算,走向我将无我的承诺
•罗洛梅:没有个性的和依赖于技术的性活动都只能把人变为千篇一律的机械。工具理性机械式的思维逻辑,远离了“存在”,人类个体要抛开社会意识形态来重新思考、反思爱情为何存在,形成个性化的观念。
在此社会追求爱情,不是为了私有制下对资源保障的契约——婚姻制度;不是为了生产力不足、特定历史时期下的风险考量而抱团取暖;不是为了动物的生理上的性需求和依恋本能。
•进而罗洛梅说:“爱情是连接存在和生成(becoming)的桥梁。爱情依赖于过去,但更应指向未来,指向双方在未来的更大的可能性。”
由此抛弃了固有的工具理性式的思维,走向了存在式的真正的人生,进而对于双方则有了更大的人生可能性,也就有了更大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