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说德云】跟杨九郎搭的时候还好点——从《心病》的视角看《一天零一页》(上)
这一篇从《心病》的角度看《一天零一页》(上),《一天零一页》(下)的文还要再等等。
写作的过程是输入、思考、输出。
输入容易,思考很难。
把文做出高低区分的是思考,不是文笔。

我一直说《心病》是个很难吃的文,因为它不符合观众的期待。
观众期待的是作者写张云雷怎么怎么优秀,杨九郎怎么怎么深情,两个人怎么怎么对眼,爱恨情仇起伏跌宕荡气回肠各种深情的句子热血的举动一波连一波。至于老郭,有人希望他是全能的护犊子爸爸(是张云雷的,不是杨九郎的),有人认为他是封建班主,压榨徒弟,黑暗大boss,应该打倒他!
故事嘛,当然是矛盾冲突越激烈越好,情感波动越激荡越好,人物关系越复杂越好。
我能那么写,但我没那么写,因为真实的人生不是那样。
真实的人生“知人知面不知心”,是做选择时根本不知道你的选择会给你带来什么。
村上春树在《1Q84》中说: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正确的选择,我们只不过是要努力奋斗,使当初的选择变得正确。
九辫践行了这一点。
张云雷刚回德云社时,虽然看起来老郭对他很器重,各种提携各种给资源,但是实际上,张云雷过得并不轻松。
这一点在《一天零一页》栾云平的那段话里得到了证实。

《德云斗笑社》里,“跟栾云平是边上边下成长起来”的岳云鹏说栾云平“位置太高了”,说栾云平话里带刺儿的时候太多,他说一句,别人要难受好几天。
岳云鹏用的是“位置”,这个位置显然指的并非名气大小,而是管理层级。为什么位置太高的栾云平说一句,别人要难受好几天?
如果代入位高权重的公司领导,不软不硬的批评职员一句,就很容易理解这个情景了。更何况张云雷这个员工,还是个元老。
这不是德云社的问题,这就是真实的、世俗的职场生活。即使解放前的相声演出班社也不能避免,依靠师承关系,但在很多方面要打破师承关系的情面,才能更好地管理。
张云雷现在的粉丝带着感情滤镜去看张云雷,觉得他应该得到师兄弟的关爱,但是事实上,在张云雷没红的时候,他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员工。
德云社里和老郭王惠两口子沾亲带故的亲戚多了去了,“王惠的表弟”这个头衔并不珍贵。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翻看王俣钦写的自传,看看这位血缘更明确、亲近的小舅子,也是目前德云社股东之一的人是怎么描叙自己想当初的。
与之相对应的,是杨九郎在老郭跟前的不一般。
可能很多读者在初看《心病》时,会认为这一点是我的设定,但是从去年的团综到龙字科抖音招生直播,正主抖出来那么多料,大家还觉得那是我的私设么?
《德云斗笑社》中,节目组问老郭多久能给字,然后拜师,然后上台?
老郭说得看他的能力,也看他的水平,一般来说三年、四年。进了德云社得先上大课,台上有样儿了,经过了考验,品格方方面面还行,才给字。“所以给字不是那么简单的。”
掰着指头算算,杨九郎从进德云社到给字,有一年吗?他是咋经过的考验,经过了什么考验啊?没他老郭就要饿死的考验吗?

再加上杨九郎进德云社前就认识冯照洋,考试前还有烧饼给辅导,这何止是走后门进来的,这是老郭亲自开门拉进来的啊。
果然,龙字科招生抖音直播,老郭嚷嚷:九郎啊?他是后门进来的!

一个是以为被偏疼结果没有被偏疼的云字科师哥,一个是以为普普通通结果另有乾坤的九字科师弟,咋就成了搭档?真如他俩所说,以前他俩不说话,一碗牛肉面就看对了眼?
《一天零一页》中,雷晓宇问张云雷:我记得你在微博上面,2013年的6月到7月,大概那段时间好像压力挺大的。你发了好几条微博说觉得太痛苦了,压力太大了,每天失眠,想要改变自己,但是好像又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似的。
张云雷回答说:对,那是我自己的问题,是我自己跟自己较劲的问题,跟任何人都没有关系。
真的跟任何人都没有关系吗?
我们来看看他痛苦的微博。
2013年6月,张云雷发了这么一条:

《心病》初稿写到这的时候,我试图描写张云雷的累和痛苦,但是,顶手。写作的时候顶手,说明逻辑不对。
仔细看这一条微博,怎么看怎么违和。
衣饰搭配精心,头发整整齐齐,黑茬茬地剃着发际线。虽然脸给手机挡了大半,可是这眼睛怎么看都不像是连续失眠三天的,精神得很,简直神采飞扬。
两个表情,一个眼泪汪汪可怜兮兮,一个捂嘴偷笑眼睛还往别处瞟。
累?痛苦?哪有?
还有这文字。要洗脑、睡一觉就什么都不记得了——这是想忘了什么?他又干啥彪呼呼让他想撤回的事儿了?
尤其是最后,落到了吃,要吃点好的,要补一补,还要圈个重点,说这才是关键。
怎么看怎么眼熟。
对此,杨九郎的回复是:

再联系前俩月的汇报吃饭,真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有一天,张云雷发了这么一条微博,从此以后,他再也没喊饿了、瘦了、憔悴了,失眠、好累、好痛苦。

这个自拍的构图,好!羞!耻!啊!
说好的洁癖呢?真有洁癖的人,哪个会戴别人的帽子?
这帽子上写的啥?HERO,英雄?我师父是我的英雄?“风儿轻水长流,九萌天边走,自古云雷爱英雄,一诺千金到尽头”?
hero就hero,自拍就自拍,带上杨九郎干嘛?
当师弟的稳稳地坐着头也不回,当师哥的站着还喜气洋洋,这是我认识的那个德云社吗?
坐着的坦然自若,是因为他就是这个地位。
站着的喜气洋洋,也是同样。
一个周瑜一个黄盖,你俩开心就好。

不管有没有洁癖、谁有洁癖吧,反正没多久,张云雷和杨九郎正式搭档了。
至于和杨九郎搭之前的那两年,那是“练功夫的过程”。

九辫的故事,露出来的远没有藏起来的多。
他俩说搭档以前,他俩不说话。
可能……吗?
且不说张云雷在回德云社之前杨九郎对他的惦念,只说张云雷回德云社以后到搭档之前,这叫不说话?





行吧,你们说相声的牛逼。不熟的关系是这样的,要是熟了,是不是发个合影还得打码?
跟杨九郎搭之前,张云雷各种痛苦,跟杨九郎搭上,张云雷“好点儿”了。

《一天零一页》这个采访看得很多粉丝心疼,然而在我看来,这个采访恰恰说明,张云雷好起来了,他比以前都好。
去年张云雷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到自己的自卑和胆小:“有时候在家里也是,在书房里面,来了好多人,师父说你坐这,我说别别别。然后等人家都走了之后,师父就问我: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不理(解),你告我为什么。我说我总感觉谁都比我地位高似的,我说这个可能我改不了,我从小就这样。”
去年我看了这个视频,和我闺蜜说:“张云雷好可怜啊,这么大的角儿了,还自卑。”闺蜜说他可怜个屁!他那是自卑吗?他那明明是显摆!显摆他师父疼他!
《一天零一页》里,张云雷最让我发笑的镜头就是雷晓宇问他怎么理解“一入江湖中,从此薄命人”,他一脸茫然:“我没有考虑那么深。”
快三十岁的大男人,却有着孩童一般的简单和天真。
不是他傻,不是他浅,而是所有琐碎的、繁杂的、甚至令人痛苦的事,他可以不懂、不想、不考虑,那些绕不开的烦恼没有给他造成伤害,有人替他分担的同时,他自己的内心也把那些“无聊”的事情屏蔽了。
对,那些在粉丝看来是惊涛骇浪的事儿,对他来说,只是无聊。

雷晓宇说喜剧“这个喜背后甚至是有很多惆怅或者伤感的东西”,张云雷没有接受“惆怅或伤感”,他的措辞是“无聊”,不是没事干的那种无聊,而是俯瞰无聊把戏的无聊。
经历过这许多事后,张云雷表现出了稳定的内心。
这个采访里尽管一直在说脆弱、自卑、不自信这些看似负面的情绪,而张云雷说出口时的神情,舒展坦然。
他是幸福的。
被宠爱的小孩才有资格说疼,被保护的孩子才会有一张娇憨的脸,自信的人才敢说自己自卑,坚强的人才会坦承自己脆弱。
在《一天零一页》的尾声,雷晓宇说:“人活在世上,活的是一个起伏,不是一个点。”
我们看九辫也当如此,拉长时间线,既看繁花似锦日,也看默默无闻时,把我们自己放小,不用自己的想象去覆盖,而用自己的视角去体察,尽量去看那个真实的人,而非我们自己幻想出来的那个image。

感谢安宁1019、16789322313_bili、云月2020、bili_46319820022、腰上有肉肉、今天阳光格外美好、羊羊蟹蟹与天蝎、小小小咩小少小、爱九辫的堂良家的老秦、小狐狸旅行在世界之外、起个名字真难-咩-、高家镇、锤基盾冬绿光、为有源头可青山、凤凰梅儿、lzariel、隐逸红尘之中、胖嘟嘟不哭、冬杪岁阑珊、DHlotus、蓝色天空里的牵挂、小慢慢屋、明天的太阳总是新的、静夜云开、古道fatimah、bili_70275845933给我充电!
感谢三连、点赞的朋友们!
这一篇囿于篇幅,只能说这么多(已经三千字了),还有很多感触,以后慢慢写,细细地抻开来说。
感谢你们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