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二元论与唯物主义

2023-01-23 13:53 作者:爱吃包子和豆浆的小白  | 我要投稿

一.二元论 二元论是哲学史上的一种折中主义思潮,典型代表是笛卡尔,理论依据是认为这个世界既不是物质的,也不是精神的,而是物质与精神的共同产物。它认识世界其实是从人的主观视角出发的。 为什么哲学搞不了二元论?为什么二元论都偏向于唯心主义? 因为就人类本身认识的局限性而言,思维的主观性本身就具有让人类产生唯心认知的导向。任何二元论的哲学,其最后都会认为这个世界是经验的世界,或者说这个世界存在物质,但是这个物质的实在性是需要经过人的认识检验的。也就是说,它实际上认为物质依赖于人的意识,不经过人的认识检验的都不叫做物质。所以彻底的二元论是不可能的。 心物一体是一种典型的二元论思想。它否认在我们认识之外的物质的存在,认为既然我们认识到的世界是有限的,那物质本身就是一个不确定的东西,必须要有心来佐证。 维特根斯坦认为,世界是由事实构成的,而不是事物。事实,简单而言其实就是由客观实在,即物质与人们的思维,即心的交汇产生的东西,它是一个属于认识的东西。 比如说发生了车祸,这是一个客观实在,但是你若不去了解它,你是不会知道具体有这么一件事的,你更多的是从统计数字上来了解每年有多少人死于车祸。所以事实是这个意思。 于是在这里我们或许要嘲笑一下他了,难道我们闭上眼,这场车祸就会消失吗? 不过或许也可以有另一种解释,就是维特根斯坦作为一名哲学家他主要研究的其实是人们的主观世界和认识,对于个人来说,我们不了解的东西确实不会在我们的脑海里占有太大的分量,也就是说,对于我们而言,它确实是“不存在的”。可是,作为一名唯物主义者,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因为我们选择的路从根本上就是与这种思想相抵触的。 将主观包装成客观的东西,再偷运一些唯心主义的观点,这就是典型的二元论。 而且著名的二元论哲学家笛卡尔做的可比它好多了,当有人质疑我们人类理性的存在是否真实,这个世界是否真实时,他作出了一句影响深远的回复:“我思,故我在。” 我还在思考,所以我就是存在的,那我的存在就不会是无法确定的。 二.在二元论面前坚持唯物主义 二元论作为一种历史性的思潮,它反映的是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真实性的一种思考。在科学不发达的近代,它表现为人们对广大未知世界的好奇而不敢妄下定论。而在现代,它表现为人们对于日渐发觉宇宙奥秘的自然科学的一种怀疑。这种怀疑上升到个人层面,就变成对自身存在的怀疑乃至否定,不认可自己存在的意义,乃至最后导向所谓的虚无主义。 其实,二元论与唯物主义最大的差别不在于对世界本源的认识不同,而在于辩证法的运用与否,二元论本身就是一个反辩证法的东西。更加灵活的使用辩证法,将对外部事物的不清晰地追究转回到对自身存在的肯定,或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虚无主义。 除非我们将世界的物质性作为我们哲学认知的前提,将辩证法运用于我们哲学的思考过程,否则就无法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 三.现代科学与唯物主义 现代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在推动哲学的发展,当然,也在挑战着哲学的底线。 平行宇宙,量子力学,微宇宙或称迷你宇宙(存在于现有宇宙之下,由人类制作出来的宇宙),等等都在对唯物主义发起挑战。 设想一下,若平行宇宙有一万个你,那这一万个你中,谁是真正的你呢? 然后我们再设想,假如宇宙本身就只是一个轮回,现在的你已经在以前出现了无数次,那现在的你又是什么呢? 接着我们再设想,假如我们人类能制造出一个产生生命的微宇宙,那是否我们这个宇宙也是这样创造出来的呢? 等等数不清的问题,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而由此引申出来的哲学,则又将以往已被击破的唯心主义哲学复活了。 既然平行宇宙存在,那千千万万个你就意味着千千万万个可能,而你只是其中的一个。 这是复活宿命论的一个论点,因为不管是哪一种可能,它们都同时在各个宇宙上演,而属于你的那条似乎就成了一种必然。 既然世界是一个轮回,那就谈不上前进和上升的辩证发展观,(不过这点好像已经被新的观点所反对了,新旧宇宙之间的关系是越来越大,而不是永恒不变)。 既然人类可以造出微宇宙,那世界或许也是这样出来的,这就导向了有神论。 存在没有意义,世界是一个循环,神主宰一切,等等又都与现代虚无主义有关。有的是现象,有的是原因,还有的两者皆是。 那作为唯物主义者该如何回应这些东西呢?让我们先从海德格尔对虚无主义把脉作出的病因开始吧。 1.海德格尔对虚无主义把脉的结果 “只是去认识和把握存在者,而忘记了存在者本身的存在”,这是海德格尔把脉的结果,药方被它开到了《存在与时间》之中。 现代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在突破人们认知的上限。人们越是了解世界,就越是意识到自己的渺小。 2.虚无主义的真理观 尼采曾有过这么一句话,“若真理成为了生命的对立面,成为了拷打生命的皮鞭,那我们还需要去追求真理吗?” 这是一个悖论,但也有必要去思考它。 正如前面所说,若这个世界是由更高的一个宇宙的生物制造出来的微宇宙,那我们对于宇宙的探索或许就要倒退回牛顿时代,也就是探求上帝的时代。只不过此时的上帝已经不再是那个想像出来的样子了而是一个具有具体的形态的对象。 可以说,这个学说一旦成立,或许将成为对唯物主义的巨大嘲讽。不过嘲讽终究只是嘲讽,它不一定意味着信仰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再度崛起。 因为,对上帝仁爱定义本身就具有缺陷。 说上帝爱人,却不提上帝认为人有知识的原罪,不提上帝的真实目的是要让人变成愚昧无知的羔羊。而上帝的一旦成为实在,就意味着上帝成了我们可以认识的对象,那对上帝的光辉信仰就可能被打破。 或者是另一种可能,我们不得不为了保全我们自己的世界而去崇敬上帝。因而,对上帝的崇拜也将失去立身之本。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虚无主义的真理观是建立在对客观世界乃至精神世界的否定之上的。 3虚无主义与二元论 在过去,对于世界的存在本身,不同时代的人给出了不同的回答,但他们的回答无一例外的都是要追求世界的终极。 而现在,基于现代自然科学的进步,对宇宙,人生,存在的重新思考,或许会激发出新的二元论。 它或许会以这样的面貌出现: 由于我们无法知晓外部世界是否是“人造的”,我们便无法完全坚持这个世界是真实的观点,必须要以经验来佐证 因为这个世界只是无数个平行宇宙中的一个,对于其它宇宙来说仅仅是另一种可能,那我的人生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注定的,所以我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徒劳。 这个世界不过是一个轮回,而我们不过是大浪里的一粒沙。既不能完全确证这个世界的存在是有意义的,也不能完全确证这个世界有所谓的绝对精神。(不过要是继续深究,估计最终还是得把世界的本源托付给一个具有实体的“神”——科学家。) 4.唯物主义与二元论 我们虽然无法知晓外部世界是否是自然产生而非更高层面的创造,但是起码我们可以确定这个世界是真实的,因为它起码是物质的而不是精神的。 我们虽然无法得知是否有平行宇宙,又是否有着无数个其它的可能,但我们可以确证这个世界的我们的自我的存在。 虽然我们无法知晓这我们这一生是否是又一个轮回,而又上演了多少次,但至少我们可以确定,“我们要过好这一生,把握当下”。 结语 二元论作为在哲学思辨中产生的一种折中主义,反映的是人们对于客观世界实在性的一种带有局限性的认识。它发端于唯物主义,但最终又去往了唯心主义,是一种因对人类的认识能力和自然界的物质性的认识不彻底而产生的在认识论上和唯物论上都不彻底的哲学。不过,这种哲学,对于人们思考世界和认识世界,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且基于二元论的这种不彻底性,我们可以发现,其实人们平时更多持有的思想观念应该不是唯心主义,而是二元论。 至于唯物主义,它必然要经历自然科学的烈火的洗礼,然后才可以在新的时代焕发生机。

二元论与唯物主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